事项:
公布2019年年报及2020年一季报。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1亿元,同比增长12.66%,归母净利润4123万元,同比增长1.96%,EPS为0.36元,拟每10股派现0.55元,转增4股。2020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11万元,同比下降14.39%,归母净利润62万元,同比下降90.35%。
平安观点:
收入增长低于预期,订单潜力应未有效释放:公司全年实现营收4.41 亿元,同比增长12.66%,成长表现不及我们预期,尤其Q4 单季营收同比下滑影响重大。以近两年所披露的大单中标情况判断,2018-2019 年公司订单总额相比此前应大幅增长。或许因2019 年部分合同签订较晚,且大单执行周期更长,收入确认相应延后。业务模式看,公司以大型医院的整体解决方案为主业,近年来自新建医院的订单比例又显著提升,此类项目金额高,进度易受客户因素影响,波动本就较大;加之大型医院IT 顶层设计需要高层次人才,公司2019 年员工总数仅从549 人增至591 人,产能不足或也是收入增幅未能匹配订单的重要缘由。
利润表现不尽人意,但现金流改善明显:主要受收入增幅偏低影响,公司全年归母净利润仅为4123 万元,与上年大致持平。在成本费用端,因低毛利的场景化应用业务占比略有提升且其毛利率下滑,综合毛利率小幅下降0.57 ppt;费用控制总体尚可,销售与研发费用率均略有下降,但受股权激励成本及管理人才引入影响,管理费用率上升3 ppt;解放军总医院项目约5000 万元应收款所对应的坏账计提仍是信用减值的重要来源,但该项目近期已完成初验并进入结算阶段,或可在年内收回。公司2019 年经营性净现金流4142 万元,与净利润基本一致,相比上年明显改善。此外,人均创收小幅提升3.3 万元至74.6 万元亦是积极因素。
疫情短期影响显著,若定增落地有助于业务扩张:2020 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同比下滑14.39%,归母净利润仅小幅盈利62 万元,财报明显受到疫情冲击。随着疫情冲击缓解,医院IT 建设将逐步恢复,甚至反而加强,加之公司业务主要聚焦于财务实力强劲的大型三甲,我们预计全年影响不会太大。近日,公司拟定增募集不超过5 亿元,用于智慧医院一体化建设项目和补流,项目主要目标是针对单年度预算不足的医院,建设一体化的新一代智慧医院IT 系统,并靠后端运营回收投入、获取盈利。我们认为,该项目若能顺利实施,对于公司规模扩张将产生实质性帮助。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结合公司财报及公开可见的订单信息,我们对2020-2022 年盈利预测进行调整,预计营收分别为5.58、6.86、8.38 亿元(2020-2021 年前值为8.16、10.80 亿元),同比增长26.5%、23.0%、22.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9、1.04、1.33 亿元,同比增长68.1%、49.4%、28.2%。;相应EPS 为0.59、0.88、1.13 元(2020-2021 年前值为-0.37、-0.52 元),对应4 月30 日收盘价(27.26 元)P/E 为46.1x、30.8x、24.1x。
目前,公司主要以面向大型三甲的整体解决方案为主业,在军队医院具有优势,在区域医卫领域也已形成诸如杭州舒心平台的成功案例,其客群主体及业务定位与多数友商形成差异化,且规模上仍属年轻的小公司,成长空间充裕。若公司产品化程度大幅提升、区域平台案例得以广泛复制、军队医院IT 建设恢复,公司扩张速度有望大幅提升,我们认为是一家拥有潜力的医疗IT 企业。不过,由于2019 年财报不及预期,订单落地进度难以预计,我们下调公司评级由“强烈推荐”至“推荐”。
风险提示:
1) 项目推广状况不佳。公司在医院领域已推出新一代的一体化系统,在区域平台领域也已有多个落地案例,但若项目推广状况不佳,增长难达预期。
2) 人才资源不足。公司强调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且业务主要面向需求复杂的大型机构,对人才素质要求较高,合格的人才供给不足将限制业务扩张。
3) 收入利润高波动风险。公司业务模式以整体解决方案为主,项目订单金额普遍高于同业,但现阶段企业规模仍偏小,其收入确认时点对财务指标影响较大。
4) 历史坏账风险。近年公司业绩受历史项目应收款的坏账计提影响较大,如仍未能回款,则相应的坏账计提仍将继续对账面利润形成一定侵蚀。
5) 疫情不利影响。新冠疫情对项目实施、招投标活动等已形成冲击,或许还会拖累部分医疗机构的IT 预算,这可能影响医疗IT 企业的全年订单和收入。
事項:
公佈2019年年報及2020年一季報。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41億元,同比增長12.66%,歸母淨利潤4123萬元,同比增長1.96%,EPS為0.36元,擬每10股派現0.55元,轉增4股。2020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511萬元,同比下降14.39%,歸母淨利潤62萬元,同比下降90.35%。
平安觀點:
收入增長低於預期,訂單潛力應未有效釋放:公司全年實現營收4.41 億元,同比增長12.66%,成長表現不及我們預期,尤其Q4 單季營收同比下滑影響重大。以近兩年所披露的大單中標情況判斷,2018-2019 年公司訂單總額相比此前應大幅增長。或許因2019 年部分合同簽訂較晚,且大單執行週期更長,收入確認相應延後。業務模式看,公司以大型醫院的整體解決方案為主業,近年來自新建醫院的訂單比例又顯著提升,此類項目金額高,進度易受客户因素影響,波動本就較大;加之大型醫院IT 頂層設計需要高層次人才,公司2019 年員工總數僅從549 人增至591 人,產能不足或也是收入增幅未能匹配訂單的重要緣由。
利潤表現不盡人意,但現金流改善明顯:主要受收入增幅偏低影響,公司全年歸母淨利潤僅為4123 萬元,與上年大致持平。在成本費用端,因低毛利的場景化應用業務佔比略有提升且其毛利率下滑,綜合毛利率小幅下降0.57 ppt;費用控制總體尚可,銷售與研發費用率均略有下降,但受股權激勵成本及管理人才引入影響,管理費用率上升3 ppt;解放軍總醫院項目約5000 萬元應收款所對應的壞賬計提仍是信用減值的重要來源,但該項目近期已完成初驗並進入結算階段,或可在年內收回。公司2019 年經營性淨現金流4142 萬元,與淨利潤基本一致,相比上年明顯改善。此外,人均創收小幅提升3.3 萬元至74.6 萬元亦是積極因素。
疫情短期影響顯著,若定增落地有助於業務擴張:2020 年一季度,公司營收同比下滑14.39%,歸母淨利潤僅小幅盈利62 萬元,財報明顯受到疫情衝擊。隨着疫情衝擊緩解,醫院IT 建設將逐步恢復,甚至反而加強,加之公司業務主要聚焦於財務實力強勁的大型三甲,我們預計全年影響不會太大。近日,公司擬定增募集不超過5 億元,用於智慧醫院一體化建設項目和補流,項目主要目標是針對單年度預算不足的醫院,建設一體化的新一代智慧醫院IT 系統,並靠後端運營回收投入、獲取盈利。我們認為,該項目若能順利實施,對於公司規模擴張將產生實質性幫助。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結合公司財報及公開可見的訂單信息,我們對2020-2022 年盈利預測進行調整,預計營收分別為5.58、6.86、8.38 億元(2020-2021 年前值為8.16、10.80 億元),同比增長26.5%、23.0%、22.2%,歸母淨利潤分別為0.69、1.04、1.33 億元,同比增長68.1%、49.4%、28.2%。;相應EPS 為0.59、0.88、1.13 元(2020-2021 年前值為-0.37、-0.52 元),對應4 月30 日收盤價(27.26 元)P/E 為46.1x、30.8x、24.1x。
目前,公司主要以面向大型三甲的整體解決方案為主業,在軍隊醫院具有優勢,在區域醫衞領域也已形成諸如杭州舒心平臺的成功案例,其客羣主體及業務定位與多數友商形成差異化,且規模上仍屬年輕的小公司,成長空間充裕。若公司產品化程度大幅提升、區域平臺案例得以廣泛複製、軍隊醫院IT 建設恢復,公司擴張速度有望大幅提升,我們認為是一家擁有潛力的醫療IT 企業。不過,由於2019 年財報不及預期,訂單落地進度難以預計,我們下調公司評級由“強烈推薦”至“推薦”。
風險提示:
1) 項目推廣狀況不佳。公司在醫院領域已推出新一代的一體化系統,在區域平臺領域也已有多個落地案例,但若項目推廣狀況不佳,增長難達預期。
2) 人才資源不足。公司強調整體解決方案的提供,且業務主要面向需求複雜的大型機構,對人才素質要求較高,合格的人才供給不足將限制業務擴張。
3) 收入利潤高波動風險。公司業務模式以整體解決方案為主,項目訂單金額普遍高於同業,但現階段企業規模仍偏小,其收入確認時點對財務指標影響較大。
4) 歷史壞賬風險。近年公司業績受歷史項目應收款的壞賬計提影響較大,如仍未能回款,則相應的壞賬計提仍將繼續對賬面利潤形成一定侵蝕。
5) 疫情不利影響。新冠疫情對項目實施、招投標活動等已形成衝擊,或許還會拖累部分醫療機構的IT 預算,這可能影響醫療IT 企業的全年訂單和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