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道氏技术(300409)公司动态点评:新能源材料预期向好 公司2020年有望迎来业绩拐点

長城證券 ·  2020/05/06 00:00  · 研報

  事件:公司發佈2019 年年報和2020 年一季報,2019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9.86 億元,同比-15.73%;歸母淨利潤2400.10 萬元,同比-89.09%;扣非後歸母淨利潤622.74 萬元,同比-96.99%。其中Q4 單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45 億元,同比-41.45%,實現歸母淨利潤3666.37 萬元,同比+374.98%,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2173.87 萬元,同比+416.91%。2020 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4.56 億元,同比-40.60%,實現歸母淨利潤838.42萬元,同比+109.91%,實現扣非後歸母淨利潤551.66 萬元,同比+106.37%。 鈷產品跌價對19 年業績形成重大影響,20 年鈷業務有望邊際向好:2019年鈷產品價格快速下跌,導致公司存貨可變現淨值下降,本着謹慎性原則,公司在2019 年對存貨計提存貨跌價準備2.08 億元,對公司的利潤產生較大的影響。但展望2020 年公司鈷鹽業務,我們認爲19 年的鈷價格大幅下跌以及計提存貨減值等利空因素大概率不會再次發生。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1)價格層面。截至2020 年5 月6 日,鈷價格(長江有色市場)僅爲24.2 萬元/噸,鈷價格已處於歷史低點,鈷價繼續下跌的空間已十分有限。2)供需層面。嘉能可Mutanda 礦山於去年年底宣佈停產,預計持續時間爲兩年,該礦山鈷產量佔全球比例約20%,未來鈷供給將明顯收縮,爲鈷價提供了支撐。因而,站在當下時點,我們認爲今年鈷價整體走勢預計要好於去年,而2019 年的存貨計提減值也大概率不會再次發生,公司今年鈷業務有望邊際向好。 盈利能力穩步提升,現金流情況良好,看好公司2020 年發展:根據公司2019 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新能源材料分別實現生產量和銷售量3.43萬噸和3.33 萬噸,同比分別+3.05%和+7.65%。2019 年新能源行業整體發展形勢嚴峻,下游需求下滑,行業競爭激烈,公司新能源材料毛利率有所下滑。但面對壓力,公司積極應對市場和政策環境變化,經過不懈努力,公司2019 年歸母淨利潤扭虧爲盈,業績大幅改善。毛利率方面,2019 年下半年公司綜合毛利率36.59%,較2019 年上半年提高了 18.98 pct,產品盈利能力大幅回升。另外,今年一季度儘管受國內新冠疫情影響,但公司依然實現了毛利率23.87%的良好表現,考慮到當下國內新冠疫情影響逐步褪去,公司全年業績有望持續向好。另一方面,截至2019 年底,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10.41 億元,同比+75.57%,現金流大幅增長主要歸因於公司加強了對庫存和應收賬款規模的控制,現金週轉週期變短。我們認爲當前時點,公司盈利能力仍在穩步提升,而良好的現金流也爲公司今年的持續發展提供動力。 2020 年新能源車整體預期向好,定增預案疊加產能持續釋放,公司成長路徑逐步打開:2019 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全年銷量120.6 萬輛,同比減少4.0%,但12 月單月銷量達到16.3 萬輛,環比增長71.4%,爲2019 年全年單月銷量最高點。根據萬鋼,2019 年中央地方財政補貼合計退坡幅度超過70%,疊加國五燃油車去庫存,導致全年產銷負增長。但展望2020年,我們依舊看好新能源車的發展前景,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1)銷售層面。儘管一季度受國內疫情影響,新能車銷量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但當下疫情影響已逐步恢復,新能源車銷售端有望逐步恢復。2)政策層面。   今年4 月23 日,四部委發佈2020 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將新能源汽車補貼延長至2020 年底,對非公共交通領域用車按照20-22 年10%、20%、30%的幅度退補,對公共領域用車按照20-22 年0%、10%、20%的幅度退坡,新能車性價比進一步凸顯,如若將特斯拉上海工廠放量考慮在內,2020年新能車產銷量有望達到130 萬輛。3)滲透率層面。從遠期來看,根據工信部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顯示,到2025年新能車滲透率將達到25%,新能車潛在市場空間依然巨大。當前,公司新能源材料戰略佈局進展順利,2019 新增的1 萬噸三元前驅體產能已建設完成,1 萬噸導電劑產能在持續建設中,今年該部分新增產能有望持續放量推升業績。此外,今年2 月底,公司還發布定增預案公告,擬募資不超過17.2 億元,發展前驅體、導電劑、鈷中間品和陰極銅項目,公司目標在未來三年實現10 萬噸三元前驅體以及2 萬噸金屬噸鈷鹽產能。由此可見,無論是從短期還是中長期角度看,公司新能源材料業務的發展均具備良好的成長動力。 投資建議:公司定位於不斷成長的新材料企業,上市後,通過近三年時間的投資與併購,不斷拓展新能源材料業務,目前已完成了鈷資源、鈷鹽、三元前驅體、導電劑和電池級碳酸鋰等新能源材料一體化佈局。未來隨着新能源行業發展以及新建產能釋放,公司也會進入一個高速的成長期。預計公司2020-2022 年實現歸母淨利潤分別爲1.34 億元、2.41 億元和3.4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60.1%、79.6%和43.4%,對應PE 分別爲40.5、22.6和15.7 倍,維持“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產能投放不及預期;下游需求不及預期等。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