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协同通信(1613.HK)电话会议摘要:卫星租赁业务和终端产品的性价比高

協同通信(1613.HK)電話會議摘要:衛星租賃業務和終端產品的性價比高

國元(香港) ·  2014/02/27 00:00  · 研報

1、公司簡介及公司的執行董事、主席及行政總裁介紹:公司於2001年創立,剛開始主要從事“無線尋呼”、“數位集羣通信系統”、“應急通訊系統”,逐漸演變到“地面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的開發、成產和銷售,以及協同1 號衛星(IPSTAR)頻寬租賃與衛星網路運營服務。公司員工有300多人,其中150爲研發人員,公司的研發還通過和高校、科研院所、海外機構等合作進行。客戶主要包括:政府行政部門、國家執法機構、交通、能源、冶煉、化工等大型企業。 王浙安先生爲集團創辦人、執行董事、主席及行政總裁,在專用通信行業有30年的工作經驗,主要負責集團的整體企業策略、管理及營運。王先生被評爲“2009中國優秀新企業家”之一,並於2010年12月獲提名爲中國衛星用戶協會常務理事。

2、公司與Thaicom公司的合作項目:公司以8000萬美元總代價買斷IPSTAR衛星資源在中國(包括香港及澳門)使用權(不少於9年半),並更名爲協同一號衛星;衛星服務包括帶寬容量服務,爲支持寬帶互聯網連接傳輸及其他應用方案的關口站設備控制及使用權。公司在同等條件下有優先權協助Thaicom公司在泰國建設首個移動衛星通信網絡。在Thaicom發射第二顆同軌位衛星時,在滿足一定條件下有優先選擇新衛星的生產廠家及發射公司的權利。

3、公司協同一號衛星的數據如何連接因特網,衛星數據的網絡帶寬是多少,以及公司的衛星通信牌照如何獲取:協同一號衛星的數據是通過中國電信的光纖網絡連接到因特網,而且數據傳輸協議是採用IP 協議,可以與因特網無縫對接。協同一號衛星處於赤道和東經195度,採用了點播數的技術,按照傳統衛星採用的轉發器技術折算以後的網絡帶寬是每秒45GB。公司藉助中國電信旗下的中國電信衛星通訊有限公司的衛星營運牌照進行運營,中國市場目前只發了三個衛星營運的牌照,另外兩個牌照分別是中衛集團控股的亞太衛星(1045.HK)和中信集團控股的亞洲衛星(1135.HK)在運營。

4、公司與中信國通訂立認購協議:公司於2013年9月30日同意發行而中信國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已同意認購600,000,000份認股權證,認購價爲0.4港元。此認股權證期限爲2年,若中信國通踐行此次認購以後,將持有公司8.6%的股份,成爲公司的長期戰略性股東。

5、衛星頻寬租賃業務情況:公司目前是中國唯一從事衛星通信運營的民營企業,目前中國總共有3家從事衛星通信運營的公司,中國衛星集團(對應上市公司亞太衛星(1045.HK)),中信集團(對應上市公司亞洲衛星(1135.HK))以及中國電信(對應協同通信(1613.HK))。亞洲衛星(1135.HK)及亞太衛星(1045.HK)公司自身擁有衛星所有權,包括運營、維護及折舊攤銷成本合計約12,000美元/MBps/年,對應30,000美元/MBps/年的售價,毛利率約爲60%。目前公司所購買的頻寬分別比亞洲衛星(1135.HK)和亞太衛星(1045.HK)多40%和36%。目前衛星租賃業務市場價格約爲30,000美元/MBps/年,公司的售價爲25,000美元/MBps/年,目前已經銷售了總頻寬的12.5%,預計3年將所有的頻寬均對外租賃。

6、衛星頻寬租賃業務的成本費用情況:公司先前購買協同一號衛星採用分期付款的形式,每年支付給Thaicom公司800萬美元,摺合成本700美元/MBps/年,約佔銷售收入8%,公司每年還需向Thaicom支付銷售收入3%的衛星運營管理費用,以及每年向中國電信支付銷售收入14%的衛星營運牌照租賃費用,總計成本約佔收入25%,毛利率約爲75%。

7、終端通訊產品“動中通”的業務情況:目前世界上衛星通訊的終端接收技術最先進的是第四代技術,即接收終端可以三維旋轉而不影響信號傳輸,只有美國擁有該技術。公司的“動中通”產品爲第三代技術,屬於海外對中國禁售項目,採用電掃描方式,接收終端在二維平面移動而不影響信號傳輸,公司從以色列的Gilat公司獲得了該項技術,已將其納入自有技術中,並獲得專利,因此目前國內只有協同通信一家能夠實現,該技術可使得類似功能的產品從160cm的天線長度降低到40cm,產品重量從200kg降低到20kg,並且可實現4M帶寬的傳輸,因此可用於民航、高鐵和漁政(如中國漁業的管理和救援等)。

8、“動中通”產品的售價情況:用於漁政的民用產品帶寬256k,售價18,000人民幣/套,用於商用如高鐵、民航等產品帶寬4M,售價250,000人民幣/套。

9、公司的“動中通”產品的產能情況:公司未來不考慮擴產現有“動中通”產品的產能,現有產能足夠應對需求,公司僅對核心部件進行生產,其他部分採取OEM的方式外包給其他廠商。

10、公司先前成立了一家關於北斗系統的通信網絡子公司,具體的股東結構,以及子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公司爲了將衛星和地面的網絡資源分開運營,把移動網絡結合北斗技術的項目獨立出來,可以爲更多的物流車、貨輪、遊輪、汽車等提供方便以及更好的提升服務質量。該子公司的股東結構中公司佔股爲 51%(即:大股東王浙安所佔超過20%),公司對該子公司高度重視,並計劃投入相當的資源和資金。公司考慮到現在移動電話已經很普及,預見未來移動衛星、移動互聯網等利用北斗衛星的應用將會成爲非常有前景的市場,因此公司對該子公司有充分的信心。

11、北斗衛星業務:北斗衛星系統經過地面高精度定位增強網支持以後,才能實現誤差在0.1米以內的精確定位。目前北斗系統的地面民用定位業務是由上海北斗衛星導航平台有限公司,該司的主要股東是中國明石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55%)和上海市航天局(45%),而明石投資通過可轉債預計持有公司約16.5%的股份,成爲公司的第二大股東。公司表示未來計劃收購上海北斗衛星導航平台有限公司,收購方式需要通過發行新股融資的方式,具體金額尚未確定。

泰國科技部將投資20 億人民幣,同時利用中國北斗的技術建設移動衛星通訊網絡。未來公司與Thaicom合作,使用先進的衛星系統及終端技術與北斗衛星技術結合,打造新一代的移動衛星通訊網絡。對北斗需求和合作的國家和組織包括:巴基斯坦、蒙古、緬甸、澳大利亞、APSCO、中老緬泰四國聯委會、聯合國亞太經社委員會等。由於中國政府現僅與泰國及巴基斯坦政府簽署相關合作協議,而且獲得了泰國政府支持,因此公司會先集中發展泰國市場。公司預計將成爲該項目的衛星通信地面接收設備的供應商,訂單金額約爲10億人民幣,需三年完成。

12、總結及建議:公司截至2013年9月30日六個月之未經審覈綜合純利約爲3240萬港元,較去年同期增長約51%,主要原因是受惠於地面移動衛星傳輸系統銷售的增加。公司目前PE爲19倍左右,公司的衛星頻寬租賃業務和地面終端接收產品“動中通”的性價比高。公司擁有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構技術和能力,而且公司與上海北斗衛星導航平台正式簽署了“協同一號”衛星頻寬租賃銷售合作協定,進一步增強了公司在北斗發展方面的實力。建議關注。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