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续约全球龙头芬美意,莱茵生物未来5年是否稳了

續約全球龍頭芬美意,萊茵生物未來5年是否穩了

華爾街見聞 ·  2023/06/20 12:00

心裏的大石終於落下了。

6月19日,萊茵生物(002166.SZ)宣佈與全球四大香精香料企業之一的Firmenich S.A.(下稱“芬美意”)續簽甜味劑及相關產品的銷售合同,後者繼續擔任境外獨家分銷商。

根據協議,2024年至2028年期間,芬美意預計將向萊茵生物採購不低於6.8億美元的甜味劑及相關產品,最高採購金額可達到8.4億美元,較此前2018年二者3.45億美元的最低目標採購來說提升顯著。

這給市場打入了一劑強心針。6月19日萊茵生物收盤8元/股,漲幅高達10.04%。

不過信風(ID:TradeWind01)注意到,二者2018年所訂立的目標銷售金額僅完成了5成左右,這給此番銷售目標的實現留下了不確定性。

信風(ID:TradeWind01)就此致電萊茵生物此前目標完成的可能性,其表示2023年或可實現銷售目標。

“根據目前我們從公司銷售處瞭解到,目前暫時沒有出現甚麼問題,還是跟預期的計劃一樣。”萊茵生物6月19日向信風(ID:TradeWind01)確認。

雖然與芬美意的合作爲萊茵生物的業績上了一重“保險”,但在某種程度上也成爲了一道枷鎖。

根據雙方2018年簽訂的協議顯示,芬美意除了負責境外市場的甜味劑銷售外,還被允許在中國境內市場擁有自己的獨家保留客戶。

這意味着,萊茵生物在境內市場的開拓中存在一定的限制。

雖然此番新簽署的協議中萊茵生物可對保留客戶的名單進行優化,但仍有部分客戶掌握在芬美意手中。

在境內天然甜味劑市場發展的當下,這是否會成爲萊茵生物的掣肘,仍需要時間的核驗。

預期落差

萊茵生物與全球四大香精香料企業之一的芬美意結緣已久。

2018年9月,萊茵生物與芬美意達成了甜味劑領域的合作,授權後者作爲天然甜味劑及類似產品在中國境外市場的獨家分銷商。

彼時芬美意預計2018年9月至2023年期間,累計向萊茵生物採購產品的最低金額爲3.45億美元,最高或可達到4億美元。

實際執行情況來看,2019年至2022年萊茵生物向芬美意銷售的金額合計爲1.93億美元,累計佔合作銷售金額的比例僅爲5成左右。

信風(ID:TradeWind01)就此致電萊茵生物實際金額是否與此前的預期存在較大的差距。

“根據目前我們從公司銷售處瞭解到,目前暫時沒有出現甚麼問題,還是跟預期的計劃一樣。”萊茵生物向信風(ID:TradeWind01)確認。

事實上,芬美意已是萊茵生物的大客戶。2020年至2022年芬美意貢獻的收入佔比分別達到30.01%、37.18%、43.09%。

正因如此,市場對於萊茵生物能否與全球龍頭續約的問題頗爲關注,今年3月已有機構投資者對此發出疑問。

“芬美意的續約合同預計甚麼時候能落地?一般情況下續約合同能簽訂幾年?”今年3月某機構人士在線上電話會議中指出。

彼時萊茵生物表示已在穩步推進中。

“公司正穩步推進續約合同的談判進程,目前雙方續約的洽談是以延續前次合同同等合作期限爲洽談目標。”萊茵生物解釋稱。

如今,這一承諾終於兌現。

6月19日,萊茵生物宣佈雙方將續簽天然甜味劑及相關產品的銷售合同——芬美意仍繼續擔任境外市場的獨家分銷商。

但金額、研發方向等合作發生了變化。

根據協議,2024年至2028年期間,芬美意預計將向萊茵生物採購不低於6.8億美元的甜味劑及相關產品,最高合作金額或可達到8.4億美元。

大幅提高的合作金額提振了市場的信心。公告當天,萊茵生物收穫一個漲停板。

但鑑於前度合作的目標收入金額目前尚未完成,此番“保底”的6.8億美元是否能夠順利轉化爲萊茵生物的收入,仍具有不確定性。

除此之外,此次更新的條款顯示雙方還將在動物營養、人類健康、個人護理等、等領域合作。

“未來公司與帝斯曼-芬美意將在動物營養、人類健康、個人護理等多個領域以及合成生物學技術路線和產品方面,具有更廣闊的業務合作空間,並有望實現多業務板塊的強強聯合,有助於雙方更高效地共同實現長期戰略價值。”萊茵生物表示。

二者還針對中國市場建立了聯合技術團隊。

“雙方將共同組建一個聯合技術團隊,特別爲中國客戶和市場提供針對性的解決方案服務,該團隊應每季度向雙方合作執行委員會(指主合同已約定的由雙方各提名3人組成的委員會)報告。”協議指出。

萊茵生物向信風(ID:TradeWind01)解釋,聯合技術團隊主要在研發方面展開合作。

“保底”銷售的代價

近年來,隨着健康消費理念的增長,中國市場對於天然甜味劑的市場需求正在逐漸提高。

“健康需求有望拉動天然甜味劑持續成長,把握好格局與快成長雙主線。2018年我國甜味劑市場規模爲66.6億元,2016-2021年產量CAGR爲9.7%。”中金公司研報指出,“復盤美國經驗看,甜味劑有望通過搶佔蔗糖份額實現佔比提升,同時天然甜味劑因其健康安全優勢增速有望領先於人工甜味劑,其傳統蔗糖佔比由2014年63%降至2019年40%,同時甜味劑內部天然甜味劑佔比在2010-2019年間提高29ppt,結構性機會湧現。”

天然甜味劑亦是萊茵生物的核心收入來源,2022年創收8.89億元,佔總收入的比重高達63.45%。

目前萊茵生物的天然甜味劑產能、年度銷量居全球前三。

如此背景下,萊茵生物與芬美意深度綁定的B面,業績增長空間是否受限成爲市場的關注焦點。

2018年二者簽署的合作協議中,芬美意除了負責境外市場的甜味劑銷售外,還被允許在境內市場擁有自己的獨家保留客戶。

“對於保留客戶,萊茵同意在本合同期限內授權芬美意作爲產品的獨家分銷商。對於除保留客戶之外的境內市場,萊茵和芬美意均可推廣和銷售產品。”2018年的協議指出。

這在某種程度上或許限制了萊茵生物在中國市場的發展。

從最新的合作協議來看,萊茵生物確實想在中國市場渠道方面擁有更大的話語權。

此次簽署的條款顯示,萊茵生物將優化保留客戶的名單。

“爲進一步開拓國內市場,本協議中針對國內保護客戶名單的範圍和約束性進行了優化,更進一步的發揮公司的國內市場拓展能力。”萊茵生物表示。

萊茵生物向信風(ID:TradeWind01)確認,該條款主要放寬了其在中國市場拓展客戶的約束。

這意味着,萊茵生物未來有望分享中國市場天然甜味劑增長的紅利。

但與此同時,該條款中“優化”的表述或也說明萊茵生物仍然沒有完全“拿回”中國市場渠道完全自主權。

而這或許正是萊茵生物獲得“保底”銷售額的代價之一。

加碼合成生物

作爲植物提取行業第一股,萊茵生物的業績很大程度上受限於原材料價格。

“我們預計今年的原材料價格將基本維持穩定狀態,但相較於幾年前肯定是逐步上漲。”萊茵生物今年4月答投資者問時曾指出。

例如萊茵生物的核心品類羅漢果提取物是以羅漢果作爲主要原材料,目前我國種植地主要位於廣西。雖然價格一直保持平穩,但2021年11月也曾一度飆升至1.6元/個,環比上漲了60%。

爲了控制上游成本,萊茵生物建立了“公司+基地+農戶”的合作模式。

一方面,萊茵生物與原材料產地的收購大戶建立合作,減少中間環節以壓縮成本;另一方面,還自建羅漢果、甜葉菊等天然無糖甜味劑產品原料的種植基地,保障原材料的供應

不過近年來興起的合成生物爲萊茵生物提供了更多的技術路線選擇。

所謂合成生物就是替代過去純自然提取的方式,利用基因測序、合成、編輯的技術方法,將生物分子改造、製成等具有特定功能的分子,從而降低對原材料的依賴。

2022年11月,萊茵生物斥資0.29億元收購了合成生物公司——江蘇施宇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施宇甜”)擁有甜菊糖微生物酶轉化工藝技術等全部知識產權。

公告顯示,施宇甜的工藝技術源自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目前其已具備量產能力。

同時,萊茵生物還成立了桂林萊茵合成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專門負責合成生物項目的落地。

信風(ID:TradeWind01)就此向萊茵生物求證目前合成生物項目進展情況,其表示預計今年6月、7月或可完成相關廠房建設。

“我們整個的合成生物生產技術、包括我們的設備,我們預期也是在今年可能六、七月基本上就進廠安裝了。”萊茵生物對信風(ID:TradeWind01)表示。

儘管合成生物在製藥、美妝護膚等各個領域應用廣泛,但萊茵生物向信風(ID:TradeWind01)表示目前仍主攻“老本行”——甜味劑。

“其實我們其實是有一些產品目前在這個產業化落地的過程當中,現在主要的還是甜味劑領域,但是這不包括未來。”萊茵生物對信風(ID:TradeWind01)表示。

合成生物的發展是否可以成爲萊茵生物擺脫原材料依賴的利刃,市場正在拭目以待。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