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步长制药的丑闻与美国名校的秘密

步長製藥的醜聞與美國名校的祕密

格隆汇 ·  2019/05/02 20:00

2019年5月2日,A股休市港股開盤,不過今天滿屏刷的卻是一家A股的公司,步長製藥(603858.SH)。

近日,美國史上最大招生醜聞使美國諸多社會名流遭曝光,而隨着事件的不斷升級、擴散,其牽涉範圍從美國本土擴大到國內。報道顯示,國內醫藥上市公司步長製藥(603858.SH)創始人趙濤捲入其中。

根據《洛杉磯時報》、《每日郵報》等外媒報道,趙濤夫妻通過一位摩根士丹利財務顧問的牽線上辛格(William Rick Singer),辛格正是近日震驚全美的高校招生舞弊醜聞的主要人物,他曾幫助趙濤女兒以帆船特長生的身份就讀斯坦福大學。

而2017年趙雨思曾在鬥魚直播的相關材料也被挖出,當時鬥魚對她的介紹是“橫掃美國高考,以ACT33分、託福111分的成績被斯坦福大學錄取”。

wm

根據報道,趙濤通過50萬美元用於賄選斯坦福大學帆船隊教練,將趙雨思當成帆船選手,並給學生創造了偽造的航海運動概況。目前該學生已被斯坦福大學開除。

wm

wm

公開資料顯示,趙濤為步長製藥公司董事長,現年53歲,新加坡籍,2001年起任公司董事長,現兼任步長(香港)董事、首誠國際(香港)董事和大得控股董事等職務。

步長製藥位於山東菏澤,以“中國神醫”出道:1992年,在新加坡的“中醫與鍼灸走向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上,趙濤進行了鍼灸治療的現場表演:20分鐘後他讓癱瘓6年的病人神奇站起來了。

此事轟動新加坡,趙濤獲得“中國神醫”的美譽。據説,在新加坡期間,趙濤用自己的高超醫術90天賺了90萬美元,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1993年8月,趙濤回國,和父親趙步長一起創業,就有了今天的步長製藥。

步長製藥公司屬於中成藥生產行業,主要從事中成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涉及心腦血管疾病中成藥領域,同時也覆蓋婦科用藥等其他領域。

2016年11月18日步長製藥在上交所上市,按當日的市值算,步長趙氏家族的財富超過了魏橋集團的張氏家族,成為山東首富。不過,從步長製藥的股價來看,這個首富應該來得快,去得也快。

wm

據其業績數據顯示,步長製藥2018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36.65億,淨利潤18.88億,同比增長15.29%;每股收益為2.13元。2019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8.83億,淨利潤2.84億。

趙濤曾經説:“對於孩子們,一定記住不能給錢,一定會是浪費。每個人都不會有任何股權的,只有讓他們自己去創業,自己打造一番事業。”

轉身,他為女兒趙雨思花了650萬美元,進入斯坦福大學。

一些富二代們也喜歡説自己是白手創業,就像趙掌門人諄諄教誨的那樣。同是白手創業,富二代們與普通人的起點,中間隔着650萬美元的名校通行證。

1

辛格的祕密

威廉·辛格創辦過三家專職學生私人輔導的公司,他對自己所做的生意定位非常明確:

“我們要做的,就是把全美國最富有家庭的孩子送進大學。”

2014年他出過一本書,叫《獲得你心儀大學的錄取(Getting In: Gaining Admission To Your College of Choice)》,在第一章寫道:“這本書裏滿是祕密。”

這本書究竟有什麼祕密呢?

眾所周知,進入美國名校有兩種途徑,一種途徑叫“走正門”,也就是你實力出眾,考進去,還有一種叫“走後門”,就是給學校捐款,比如特朗普帥氣的女婿賈裏德·庫什納,其老爹1998年向哈佛大學捐款250萬美元。

威廉·辛格找到了第三道門,叫“走邊門”。他向一名客户保證,捐款的話得比現在多出10倍的錢,自己的方法比走後門還有效,絕對百發百中。

確實百發百中,辛格幫助了超過750個家庭的孩子上大學,趙雨思只是其中一位,不過是出手最豪的一位,出手第二豪也來自中國,花了120萬美元。

如果不是2018年4月一件事,辛格或許就可以實現他的宏偉目標——把全美最富有家庭的孩子送進大學,而趙掌門人也可以好好度這個五一假。

2018年4月,FBI造訪了億元富翁莫里·託賓的家,FBI指控託賓操縱股價及證券詐騙罪行。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託賓舒適的億萬富翁生活就此結束。

然而習慣了舒適生活的託賓一想到自己往後人生將在監獄裏草草度過,便不寒而慄。就像辛格説的名校招生邊門一樣,美國的司法也有“邊門”可以走。

億萬富翁託賓飛到波士頓,求見聯邦檢查官。坦白從寬,但託賓想要的不止於此,他想要更大的寬恕。託賓給了檢查官更大的魚餌:他花了45萬美元將自己的女兒進入耶魯大學,索要者是耶魯大學的女子足球教練梅瑞迪斯(Rudolph Meredith)。

2018年4月12日,在FBI的指使下,託賓給梅瑞迪斯下套,帶着錄音機在一家波士頓的酒店裏會見了梅瑞迪斯。拿下梅瑞迪斯後,FBI順着這條線下去,終於釣出這起美國最大招生舞弊案的操盤手——威廉·辛格。

2019年3月,美國司法部起訴50人,其中既有輸送賄賂的家長,也有收取賄賂的大學體育教練和相關工作人員。這其中多是不差錢、有地位的社會名流,包括很多金融企業高管、律師行業翹楚以及好萊塢明星。

辛格的祕密就此浮出水面。

他的邊門就是瞄準了美國高校招生規則中的酌情空間。

一種是學習障礙,需要單獨監考(注:學習障礙是一種美國特色殘疾,在中國多數情況會被簡稱笨或者懶)。單獨監考之下,可操縱的空間就大了,向考官行鬱,請槍手等。

另一種是體育特長生,這跟我們的高考加分政策類似。美國社會非常看重各個學校隊在體育競技中的表現。體育競技市場的龐大規模導致校隊教練在美國高校裏擁有的權力非常大,比如獨攬“體育特長生”的招生大權。像趙雨思,她在鬥魚直播上宣稱自己是“美國高考狀元”,其實就是以帆船選手進入的,而她其實在帆船運動上並沒有任何經歷。

2

名校的收益

威廉·辛格發現了“邊門”,但他的邊門要運轉成功還需要魚貫而入的家長。焦慮的家長,不是中國特產,美國的家長同樣焦慮,焦慮自己的後代將被時代拋棄。

上世紀80年代之前的美國,是 “寬容養育”的黃金時代。那個時候,一張大學文憑並沒有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人們的收入差距。比較少的家長會花上18年時間,插手子女的學習,所以那個時代的孩子得到了很大的自由。

但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形勢急轉直下,導致形勢發生逆轉的種子其實在1958年秋到1959年初冬就已經埋下。

這兩年相交的幾個月裏,德州儀器的傑克·基爾比和費爾查爾德半導體公司的羅伯特·諾伊斯兩個美國人,分別獨自實現了相同的突破:硅片。

直到今天我們才看到這一革命的深遠社會影響。硅片的革命與前面幾次的工業革命有着本質的不同,那就是它擴展的不是體力,而是智力。

前面兩次工業革命的最大成就是福特的裝配線,裝配線消滅了藝人、技工和工匠的個人才能,卻也促進了奇怪的平均主義:非熟練的和沒有受過教育的人都可以到工廠工作。所以,二戰後到20世紀80年代,美國財富差距不斷縮小。

硅片的革命卻是相反,它更具個人主義色彩和反平均主義傾向:即它恢復了受過良好教育而擁有高技能的人士的價值。不僅如此,硅片延展了人類的智力,從而也擴大了人類管理上的地理範圍,這是全球化得以不斷擴張的基礎。

最終的結果是社會分工的日益專業,與之相伴的是大學生與高中生的收入差距急劇擴大。20世紀80年代開始,大學生和高中生的收入差距擴大到70%,教育回報率比1950年高出50%。

wm

wm

全球化這台巨獸碾過的不僅僅是美國鐵鏽地帶的藍領工人,即使像硅谷的程序員,他們的工作也可以隨時外包給印度的廉價程序員。要想不被時代拋棄,你只能沿着價值的階梯不斷往上爬。

丟飯碗、後代沉淪的焦慮如影隨行,這倒逼着美國家庭在教育上的投入。據調查發現,與20世紀70年代相比,美國父母每週陪伴孩子的時間增加了12小時。今天的美國父母不忙了嗎?一點也不。

在教育問題上,不獨中國等亞洲國家喜歡各種補習班,美國也是如此。自2008年經濟衰退以來,美國其他行業艱難掙扎着復甦,但補習輔導行業卻增長了50%以上,補習之風演烈的背後是美國家長對精英學校的追求,少有家長能接受自己的子女遜於自己當年。

正是這種焦慮,疊加名校的收益,給了威廉·辛格機會。

3

信息的成本

當然,很明顯,對威廉·辛格來説,如果不是託賓事件,他未來的生意定位或許會變成“把全中國最富有家庭的孩子送進美國名校”,因為中國家長支付的價格遠高於行情價。

在他的客户中,趙老闆和郭老闆是出手最闊綽的,一個付出了650萬美元,一個付出了120萬美元,這基本是美國老闆們的幾倍。

尤其是,據説郭老闆給的120萬美元中,僅有40萬給了女子足球教練梅瑞迪斯,趙老闆就更加誇張了,650萬美元中,只有50萬美元用來收買教練範德默爾。

威廉·辛格是怎麼跟這些中國家庭搭上線的呢?根據《華爾街日報》的批露,辛格與多家金融機構有着密切的合作關係,金融機構會向它的中國客户推薦辛格的大學諮詢服務。

這些金融機構的網絡遍佈全球,人脈資源廣泛。其對於中國富豪家庭的意義,不僅在於幫助他們進行理財務管理,同時還會涉及教育規劃和慈善事業等。像趙思雨的事情,就是摩根斯坦利牽的線。

不過,從支付的價格來看,這些金融機構應該是坑了中國家庭的,它們利用的就是信息的不對稱性。

美國的高校招生制度很複雜也很灰暗。 

中國一考定終生,雖然已經在逐步增加其他的權重,但於多數人而言,最關鍵的還是高考成績這一單一的分數指標。在美國,絕大多數大學本科招生所依據的指標眾多,包括SAT/ACT成績、中學平時成績、大學預科課程成績、課外活動表現、體育特長、申請文書以及推薦信。

主觀性強、透明度低、結果難以預料的美國大學錄取過程也就留下了酌情空間,熟悉規則的家長就有了更多操作空間,有些還是合法的。趙老闆付出瞭如此高的溢價,很明顯,是不太熟悉美國的規則。

就像資本市場上很重要的優勢是信息優勢,在這些存在酌情空間的領域也是如此。

從高校錄取指標來説,中國過於單一,這導致趨同的追求,長遠來説並不利於創新,美國的指標相比更全面,有利於大學錄取多元的人才。

現代社會是趨向多元的,所以高校錄取指標上加進其他因素的權重是大勢所趨,即使它帶上了公平的爭論,畢竟,公平對社會整體並不見得是最好的。

這就決定了中國高校錄取上也會加進越來越多的酌情空間。這個酌情空間,就意味着彈性非常大的信息成本,不僅包括價格,還包括合法的邊界。

對普通人而言,熟悉規則,知道怎麼玩,可以讓你的努力事半功倍。

4

結語

凡人皆想最好的,爭奪稀缺的高校資源是不可避免的。

陳丹青説,一個社會有三大道德底線行業,其中之一是教育。只要教育優秀公平,底層就會有上升希望。

但很多時候,要做到這點,太難。

要做到徹底的公平,就只能扼殺人多元的稟賦才能。然而,這些各異的才能稟賦本身就是社會的最大價值,不應該為單一的社會考核原則所抹平。

多元的考核意味着酌情空間,要把一碗水端平很難。

公平與效率之間只能達成一個平衡,政府要做的是給辛格這類人重重的懲罰,而普通人能做的,是儘可能的熟悉規則,讓自己的合法努力事半功倍,降低進名校的成本。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