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巨一科技(688162):营业收入大幅增长 盈利能力反弹在即

巨一科技(688162):營業收入大幅增長 盈利能力反彈在即

申萬宏源研究 ·  2023/04/23 18:52  · 研報

投資要點:

公司發佈2022 年報,業績符合預期。營業收入大幅增長,公司22 年實現總營收34.83億元,同比+64.07%,其中22Q4 實現營收13.17 億元,同環比+83.9%/+77.4%。業績增速則慢於收入,公司22 年實現歸母淨利潤1.49 億元,同比+13.7%,其中22Q4 實現歸母淨利潤0.51 億元,同環比+692.63%/+48.6%;剔除股權支付費用影響後全年歸母淨利潤爲1.59 億元,同比+21.4%。

智能裝備:項目推進加速,訂單充足支撐收入持續增長。收入方面,22 年智能裝備業務營收23.98 億元,同比+45.57%,其中22H2 營收爲14.78 億元,同比+78.1%。下半年疫情好轉帶動了項目推進速度提升,同時21 年以來的主機廠新能源訂單也逐步進入驗收階段。盈利能力方面,全年智能裝備業務毛利率爲20.4%,同比-5.4pct。主要是疫情下項目週期拉長,帶動了確認收入時的成本提升。訂單方面,全年新增訂單36.66 億元,同比+22.7%,目前在手訂單達52.23 億元。在鞏固傳統優勢客戶的基礎上,公司新開拓沃爾沃、萬向、欣旺達等客戶;動力電池/電芯裝備業務開始發力,新增訂單超4 億元。展望2023 年,新設立的電芯裝備事業部將進一步拓展業務廣度,帶來訂單的持續增長;充足的在手訂單將爲收入的增長提供有力支撐;疫情的優化以及公司內部數字化轉型的效率提升,將有效縮短項目交付週期,從而提升盈利能力。

電機電控零部件:業務規模高速增長,盈利能力短期承壓。收入方面,22 年電機電控業務營收10.85 億元,同比+128.1%,交付量15.9 萬套,同比+94.5%。收入增速高於出貨量,主要得益於產品結構從A00 級向更高級別拓展,以及公司新開拓核心零部件的交付模式。

盈利能力方面,全年電機電控毛利率爲9.7%,同比-0.9pct。由於原材料成本的大幅波動,導致了規模效應、產品升級帶來的盈利能力改善尚未體現。客戶方面,在維持原有客戶的情況下,公司新獲得理想、吉利、蔚來、上通五菱等新客戶定點,進一步帶動產品升級。

展望2023 年,前期公司獲得的定點將進入量產階段,有望繼續帶動收入翻倍增長;而募投產能的落地,將有效提升公司產品的自制率,結合原材料價格的回落、產品規模效應的體現以及產品結構的優化,從多方面拉動電機電控產品盈利能力。

“雙輪驅動”的戰略特點持續爲公司成長注入活力。在短期維度,裝備領域的多年積累將爲公司零部件業務拓展合肥產業鏈乃至全國的客戶提供資源導入,有望在23 年看到更多定點項目;在中期維度,公司將進行爲期三年的數字化轉型,在收入體量快速增長的背景下優化效率,提升決策與管理能力;在長期維度,智能裝備作爲具有前瞻性的行業,將幫助公司提前瞭解行業發展及變革趨勢,爲發展第三成長曲線提供拓展和儲備。

投資分析意見:短期內新能源汽車行業受到需求透支、燃油車降價衝擊等因素影響有所承壓,但其長期來看仍具備高速增長的行業β,而公司擁有充足技術和客戶資源積累,以及獨有的“雙輪驅動”α,繼續看好其持續成長的確定性。綜合考慮主機廠擴產節奏放緩、部分定點量產時間延後、行業降本訴求等因素,下調23-24 年營收預測至51.6/69.9 億元(前值爲52.2/71.3 億元),新增25 年營收88.6 億元;下調23-24 年歸母淨利潤預測至2.6/4.7 億元(前值爲3.0/5.0 億元),新增25 年歸母淨利潤6.2 億元;對應PE 爲22/12/9 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行業產能過剩、新能源汽車銷量不及預期、業務拓展不及預期。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