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2022 年MO 源產品及特氣產品銷售增量顯著,全年業績同比高增長。作爲半導體材料平台型企業,公司業務佈局多產品多領域,近年來不斷推進新產能建設,涉及光刻膠、前驅體、特氣等多項產品,伴隨項目產能在未來幾年逐步落地釋放,公司業績有望持續保持增長。我們預計公司2023-2025 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爲2.55、2.80、3.25 億元,對應EPS 預測分別爲0.47、0.51、0.60元,參考公司歷史估值,我們認爲2023 年92 倍PE 是公司合理的估值水平,對應目標價43 元,維持“買入”評級。
2022 年全年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37.08%。2022 年公司實現營收15.81 億元,同比+60.62%;實現歸母淨利潤1.87 億元,同比+37.08%;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1.26 億元,同比+78.39%。公司2022 年業績大幅增長,主要因MO 源及特氣產品得益於公司加強市場拓展,銷量大幅提升,尤其是氫類、氟類特氣產品技術實力、市場份額快速提升。2022 年公司整體毛利率45.34%,較上年的43.42%上升1.92pcts。其中MO 源產品毛利率40.10%,較上年下降0.12pct;特氣產品毛利率48.88%,較上年上升3.87pcts。2022 年Q4 實現單季營收3.22億元,同比+16.86%,環比-21.83%;單季實現歸母淨利潤-0.24 億元,同比-299.90%,環比-136.62%,主因Q4 單季度資產減值損失0.32 億元,對利潤影響較大。
2022 年全年四費費用率下降0.63pct。費用率方面,公司2022 年全年銷售費率4.41%,較上年下降0.25pct;管理費率14.40%,較上年下降0.13pct;財務費率1.21%,較上年上升0.56pct;研發費率11.13%,較上年下降0.81pct,研發費用1.76 億元,公司積極推進MO 源、前驅體、電子特氣、光刻膠、OLED 材料等多項重要研發項目,提升核心競爭力;四費費用率合計31.14%,較上年下降0.63pct。現金流方面,2022 全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爲2.29 億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淨增加額爲-0.09 億元。公司經營相對穩健,持續保持正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四費費用率控制穩定。
打造半導體材料平台型公司,業務佈局多產品多領域。(1)MO 源板塊,公司是國內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並實現MO源全系列產品產業化生產的技術領先企業,亦是全球主要MO 源製造商之一,在國內市場處於領導地位;(2)前驅體板塊,公司在02 專項研發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發和產業化多種前驅體材料,已覆蓋晶圓製造所需的硅前驅體/金屬前驅體、高K 前驅體/低K 前驅體的主要品類,併成功導入國內領先的邏輯芯片和存儲芯片量產製程,有7 款前驅體材料通過客戶驗證,具備穩定供應能力,有4 款硅前驅體產品進入國際先進製程企業驗證;(3)電子特氣板塊,氫類電子特氣在技術、品質、產能和銷售各方面已躍居世界前列,含氟電子特氣競爭力不斷強化;(4)光刻膠及配套材料板塊,ArF 光刻膠在下游客戶存儲芯片50nm 和邏輯芯片55nm 技術節點的產品上通過認證,同時多款產品正在多家客戶進行認證。公司具備領先的生產技術、強大的研發創新實力及紮實的產業化能力,已經在多個領域打破國外長期技術壟斷的局面,遠期看,公司各項新產品有望成爲新的成長點。
持續擴張產能強化市場地位,推進新產品項目建設。從產能佈局上看,截至2022年年底,公司光刻膠項目、2000 噸/年三氟化氮擴建項目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公司預計年產45 噸半導體先進製程用前驅體產品產業化項目及年產140 噸高純磷烷、砷烷擴產及砷烷技改項目至2023 年11 月30 日可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公司預計烏蘭察布年產7200 噸電子級三氟化氮項目至2024 年年底可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同時,公司在光刻膠項目和三氟化氮擴產項目結項後,擬將募集資金中的22000 萬元用於投資“六氟丁二烯產業化項目”和“研發中心升級改 造項目”。公司預計100 噸/年六氟丁二烯生產裝置項目於2024 年建設30 噸/年中試裝置,打通工藝流程,掌握核心技術;2025 年技術消化吸收,裝置升級改造,增加部分設備,產能擴充到50 噸/年;2026 年擴建50 噸/年裝置,總產能達到100 噸/年;公司預計項目達產後年均營業收入約8060 萬元,項目靜態回收期5 年,所得稅稅後內部收益率約爲28.80%。公司產能建設積極,在新老產品方面均有項目推進,有望不斷強化市場地位,提升市佔率。
風險因素: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價格波動;下游需求萎縮;公司產能建設進度不及預期;公司產品驗證導入進度不及預期。
盈利預測、估值與評級:公司2022 年MO 源產品及特氣產品銷售增量顯著,全年業績同比高增長。作爲半導體材料平台型企業,公司業務佈局多產品多領域,近年來不斷推進新產能建設,涉及光刻膠、前驅體、特氣等多項產品,伴隨項目產能在未來幾年逐步落地釋放,公司業績有望持續保持增長。綜合考慮前驅體項目在客戶端驗證通過後的放量貢獻以及特氣項目投產後行業供給增加可能造成遠期產品價格壓力,我們調整公司2023-2024 年歸母淨利潤預測分別爲2.55、2.80 億元(原預測爲2.48、3.08 億元),新增2025 年歸母淨利潤預測爲3.25 億元,對應EPS 預測分別爲0.47、0.51、0.60 元。參考公司歷史估值,30/45/60 分位PE 分別爲73/92/121 倍,我們認爲2023 年92 倍PE 是公司合理的估值水平,對應目標價43 元,維持“買入”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