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疫情三年的造富故事:有的钱在手里,有的钱在纸上

疫情三年的造富故事:有的錢在手裏,有的錢在紙上

有數DataVision ·  2023/01/06 10:39

來源:有數DataVision

作者:嚴張攀 李天驕

不那麼隱祕的角落。

醫療的問題,很多時候就是錢的問題。

2011年8月,新醫改方案出臺第三年,有多年財貿和藥監工作經驗的詹積富來到福建小城三明,任職副市長。藉着全國醫改浪潮,三明以每月一個文件的速度開啟了“三明模式”。

三明模式上馬一年,醫保基金的虧空就被抹平,藥費在兩年時間裏從9億直接下滑到5.7億,全國各地的幹部紛紛來三明取經。有趣的是,第一個來三明摸底的不是衞生部門的官員,而是當時的財政部副部長王保安。

無論是涉及全民的醫改,還是持續三年的抗疫,本質上都是計算有多少錢,研究錢怎麼花。這些決策在決定錢的流向的同時,也徹底改變了很多行業和公司的命運。

這是過去三年裏,被疫情改寫的幾段歷史。

醫療造富運動

離病毒越近的地方,也是離錢越近的地方。

01 疫苗:從虧損到千億利潤

在中國,獲批上市的新冠疫苗只有五家公司,科興背後的中國生物製藥,康希諾、智飛生物、康泰生物、國藥中生。而疫苗競賽,自然是誰最先交卷誰就能有最高的利潤。

2021年,科興淨利潤高達907億元,是過去5年利潤總和的100倍以上;智飛生物淨利潤102億,同比增長209%;康希諾從虧損4億元到淨賺19億。

科興疫苗的主體——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原本歸美股上市公司科興生物所有,從2015年到2019年,公司一直是虧損狀態。2020年,中國生物製藥以5.15億美元的代價拿到了其15.03%的股份,所以,科興的淨利潤得以在中國生物製藥的報表中體現。

科興的利潤來源大家都知道:它是WHO認證的第七款疫苗,供給全球70餘個國家使用。

按照財務數據計算,科興平均每劑疫苗的價格是37.5元——不過這是醫保局拿到的價格。如果按2021年科興全球27億隻的供應量計算,平均每劑疫苗淨賺33.5元。

02 耗材 :供需失衡,被拉動的百億淨利

疫情期間的耗材需求主要是兩個,口罩手套

如果沒有疫情,口罩和醫用手套其實是一個很小、需求很穩定的市場。2020年1月,我國口罩日產能只有1000萬個,但到了12月底,這個數字猛增到了5億隻。這個供需失衡的窗口期,成為了許多公司的造富窗口。

中國主營口罩製造的上市公司有38家,截止去年9月,這38家公司兩年多的時間裏,淨賺了490億元。

口罩的生產門檻其實非常低,理論上只要有熔噴布,任何人都能在家裏開一條口罩生產線。所以給蘋果代工的富士康在做,造車的比亞迪在做,賣油的中國石化也在做。最終呈現出來的結果,就是口罩領域公司極為分散,並沒有哪一家特別突出。

2021年10月,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縣委原書記鍾益民因受賄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在通報中,這位書記在2020年初抗擊疫情的緊要關頭,本着舉賢不避親的原則,同樣安排親屬開了一個口罩廠。

但同為醫療耗材,手套的生產門檻就高的多。

相比口罩幾天時間就能建起產線,手套產線動輒百萬投入,還需要12-18個月的投產時間。疫情前,全球主要的產能只有國內的英科醫療、藍帆醫療和馬來西亞的Top Glove等八家企業。

2020年和2021年兩年,英科醫療的淨利潤高達145億元,按疫情前的水平來算,兩年賺了70年的錢。

2017年,英科醫療在A股遞交招股書,總計募集6.3億元資金中,5.3億用於擴充各類手套產能,擴產量達到58.8億隻。當時英科的年產能不過100億隻左右,幾乎可以説是all in手套了。

按照12-18個月的產能建設時間來計算,從英科拿到資金開始擴建,到正式生產,正好是在2019年。隨後,新冠疫情在2020年初爆發,一把豪賭,股價翻了20倍,進入千億市值俱樂部。

同一時期,和英科分庭抗禮的手套巨頭藍帆醫療在疫情前轉型去做支架了,直接納入集採名單。馬拉西亞的Top Glove則因為疫情影響停產,錯過了手套最高價的出貨機會。

賭性堅強還不算什麼,正巧牌桌上的人還都跑了,莫名其妙贏麻了。

03 核酸 :投機者的狂歡

核酸檢測是一個全新的產業,並且在短短兩年時間從零做到了千億級規模。

據浙商證券估算,常態化核酸檢測帶來8300萬人/日的需求增量,按當前低價2.6元推算,全國每天要為核酸檢測花去超過2.15億元。2022年是疫情的第三年,由於奧密克戎變種的強傳染特性,檢測的間隔一再縮短,2022年6月至12月,核酸檢測總價將超460億元。

當前,已上市核酸檢測概念股主要有六家,這些公司近三年的淨利潤總計328.14億元,按照2019年12.18億的利潤總額計算,這六家公司近三年賺了三十年的錢。

但這並不是最驚悚的數據。

如果按“市場份額”計算,這六家公司在常態化核酸檢測這個市場只有個位數的市佔率,這就意味着還有一大羣未上市的核酸檢測實驗室在公共視野之外賺了個盆滿缽滿。

不過到了今年,這些實驗室統統都沒生意可做了。

04 抗原 :外國人的錢更好賺

相比於核酸,抗原的入場券似乎更便宜。

截止2022年12月,國內已有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劑佈局的廠家累計已達49家(上市企業有26家),其中獲國家藥監局批准的共有40家(上市企業有19 家)。

雖説有黃牛把20人份的試劑盒炒到200元,但抗原本身是個標準化極高的產品,沒有任何產品差異化或品牌效應,誰賺的錢多,單純看政府採購誰家的多。

抗原的最大贏家是一家名叫九安醫療的公司。疫情之前,他只是一家靠家用血壓儀賺錢的小企業,上市10年一直默默無聞,10年總計還虧損了兩億。雖然大家都在做抗原,但九安醫療的獨特之處是,他拿的是美國政府的訂單。

2021年底,轉型抗原自測盒生產的九安醫療拿到了一筆總額17.75億美元的訂單,而在美國沒有集採的情況下,成本2-3元的自測盒,利潤率高達80%。

05 藥品 :薄利多銷幾個億

相比於前面四個行業,藥品公司的利潤顯然不夠看。

即便是被噴上熱搜的連花清瘟母公司以嶺藥業,其淨利潤相較疫情前也就堪堪一倍的增長,並停留在十多億附近。更別説布洛芬的原料藥企新華製藥,2021年淨利潤不過2.93億元,同比增長51%,亨迪藥業的利潤也不高,1.22億元。

即便是2022年底突然激增的需求,也很難帶動藥企利潤的激增。

原因在於產能,以連花清瘟為例,其原料包括連翹、金銀花等原料藥,不管這些玩意有沒有用,但其種植都需要成長週期,加之氣候的不確定性,無法承接市場急速釋放的脈衝式需求。

布洛芬也是一樣的道理:和口罩、醫用手套一樣,布洛芬多年來處於供需平衡狀態,擴張產能需要時間,無法迅速覆蓋短期的需求激增。加上此類藥品又受限於政策,沒辦法坐地起價,自然沒有超額利潤。

紙上的財富

在這些造富神話中,有些公司獲得了實在的利潤,有些公司的收入還停留在紙面上——沒錯,就是核酸檢測機構。

常態化核酸檢測期間,居民做核酸是免費的,出資方是地方政府。對於上市的核酸檢測機構來説,這筆款項在財報中變成了應收賬款。

所謂應收賬款,簡單説就是這筆錢在財報裏被計算成了收入,但實際上,公司並沒有收到現金。

截止2022年三季度,六家核酸概念公司的應收賬款數為288.99億,是2019年60.45億的4.78倍。同期的利潤總額為328.14億,相當於還有三分之二的錢沒有到賬。

以迪安診斷為例,從2020年初到2022年9月,公司利潤總額為54.21億,但在2022年9月底,還有107.54億的應收賬款。換句話説,在這筆錢到賬之前,公司實際上是虧損的。

按照會計學的謹慎性原則,要依據壞賬發生的概率大小比例來計提壞賬損失。而收回賬款的概率可以用應收賬款週轉時間來衡量,時間越長,壞賬的概率越大。

從絕對天數的角度來看,六家公司中有四家,最新一期的應收賬款的週轉時間超過4個月;從相對天數角度看,對比2020年,六家公司中有五家的應收賬款週轉天數變長。最高的迪安診斷甚至接近150天,賬期長達5個月。

類似的情況還發生在酒店業上。由於疫情導致的封控政策,各大連鎖酒店轉型成為隔離酒店幾乎是唯一的自救手段。而隔離酒店的收入,同樣有一部分來自地方財政。

正常情況下,酒店直接面向消費者,通常都是提前收款,因此基本不存在應收賬款的問題。但疫情期間,一些上市連鎖酒店應收賬款暴漲,如華天酒店漲幅超180%。

賺到錢了嗎?確實賺到了,錢在哪呢?不知道。

隱形造富:上游賣鏟人

如果把視角拉遠一點,觀測整個A股和港股所有的上市公司營收淨利的增長,在疫情這三年裏,真正受益最大的,其實是各行各業上游的“賣鏟人”。

或者用個格調高一點的詞:上下游行業出現了“K型分化”。

以2021年為例,無論是從營收還是淨利潤增長幅度來看,TOP100的公司中,材料、半導體設備等上游公司遙遙領先於醫療行業。

本質原因還是疫情對供應鏈的衝擊,疊加全球性的通脹導致的上游話語權提升。

而細分來看,例如缺芯導致士蘭微等半導體行業利潤激增;新能源車的火熱導致上游企業成為有“鋰”走遍天下,將產業鏈的利潤大頭收入囊中。

資本市場的狂歡

過去三年,以嶺藥業的淨利潤總和為39億元。但大股東吳以嶺憑藉公司在二級市場的昂揚走勢,三個月的時間,手中股權就增值了185.11億元。

疫情之下,部分商品需求的突然爆發,使得原本平衡的需求被打破。而這種供需失衡會在股票市場進一步被博弈,進而演化成交易。

同樣的道理,有着接近40%市佔率的布洛芬生產廠家新華製藥,最近也被股民們扒出,成為新的炒作對象。

去年12月,新華製藥只用了12個交易日就完成了136.8%的漲幅,幾乎每天一個漲停。期間,第一大股東華魯控股,總收益高達57.81億元,日賺4.81億。

又如奧密克戎亞型毒株XBB.1.5,新增病例中佔比高達40%。一位修打印機的小哥,通過朋友圈説XBB容易引發腹瀉,讓大家提前準備蒙脱石散,結果謠言大肆傳播,蒙脱石散直接脱銷。2023年開盤第一天,五隻蒙脱石散概念股直接漲停。

以方盛製藥第一大股東張慶華為例,新年開盤第一天,天上就掉了塊餡餅下來,賺了1.37個小目標。

尾聲

疫情裏絕大多數造富故事都有類似的邏輯:一個原本非常穩定的供給側,突然遭遇了被疫情迅速擴大的需求側,供需之間巨大的落差,創造了利潤的空間。絕大多數公司,並沒有預想到自己在疫情中扮演的角色。

除了公開可查的上市公司,還有許多和疫情相關的生意藏在一些隱祕角落裏。《南方週末》曾報道,疫情期間,用於封控的水馬一度成為非常緊俏的物資,“負責組貨的貿易商最終售價280元/個,拿貨價大多在100餘元/個[1]”。如果封控規模大,有人一晚上就能賺一百萬。

圖片來源:南方週末
圖片來源:南方週末

我們所經歷的歷史,也不僅僅被記錄在出版物裏,而是隱藏在財報和招股書的字裏行間。而且,後者有時候是更加真實和殘酷的。

編輯/Viola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