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影响7000万人的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来了!八大关键点必看

影響7000萬人的粵港澳大灣區規劃來了!八大關鍵點必看

券商中国 ·  2019/02/18 20:43  · 解读

終於等到你,國家戰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落地!

今日晚間,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簡稱《規劃綱要》)公開,全文共2.7萬字,十一章,明確了粵港澳大灣區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合作發展的綱領,規劃近期至2022年,遠期展望到2035年,內容豐富,極有分量,國家要求要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羣,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典範。

人民日報刊發的名為《抓住大機遇 建好大灣區》的評論員文章指出,大灣區是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税區、三種貨幣的條件下建設的,國際上沒有先例。注重用法治化市場化方式協調解決大灣區合作發展中的問題,讓創新的動力充分湧流,讓市場主體活力充分展現。

關鍵點一:珠三角九市亮相,國家戰略定位

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肇慶市(以下稱珠三角九市),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2017年末總人口約7000萬人,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2017年大灣區經濟總量約10萬億元。

《規劃綱要》的目標定位是,要把該區域建設成為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羣、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和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表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習近平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舉措,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表示,將積極履行好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職責,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嚴格依照憲法和基 本法辦事,會同粵港澳三地和有關部門以釘釘子精神抓緊抓實做好各項任務,推動規劃藍圖中的各項美好願景落到實處,歡迎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大灣區建設,共同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灣區和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增進粵港澳三地民生福祉,成為紮實推進高質量發展的示範。

關鍵點二:2022年、2035年,中長期目標都有

《規劃綱要》明確了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目標,即到2022年,粵港澳大灣區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粵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廣泛,區域內生發展動力進一步提升,發展活力充沛、創新能力突出、產業結構優化、要素流動順暢、生態環境優美的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羣框架基本形成。

其中,區域發展更加協調,分工合理、功能互補、錯位發展的城市羣發展格局基本確立;協同創新環境更加優化,創新要素加快集聚,新興技術原創能力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顯著提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深化,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和製造業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數字經濟迅速增長,金融等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交通、能源、信息、水利等基礎設施支撐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城市發展及運營能力進一步提升;綠色智慧節能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設運營模式初步確立,居民生活更加便利、更加幸福;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加快構建,粵港澳市場互聯互通水平進一步提升,各類資源要素流動更加便捷高效,文化交流活動更加活躍。

到2035年,大灣區形成以創新為主要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大幅躍升,國際競爭力、影響力進一步增強;大灣區內市場高水平互聯互通基本實現,各類資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動;區域發展協調性顯著增強,對周邊地區的引領帶動能力進一步提升;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中華文化影響更加廣泛深入,多元文化進一步交流融合;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顯著提高,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宜居宜業宜遊的國際一流灣區全面建成。

關鍵點三:城市定位明確,建設四大中心城市

按照《規劃綱要》,優化提升中心城市。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繼續發揮比較優勢做優做強,增強對周邊區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

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功能,推動金融、商貿、物流、專業服務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大力發展創新及科技事業,培育新興產業,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國際大都會。

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廣州。充分發揮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門户城市引領作用,全面增強國際商貿中心、綜合交通樞紐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着力建設國際大都市。

深圳。發揮作為經濟特區、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和國家創新型城市的引領作用,加快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努力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

支持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等城市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深化改革創新,增強城市綜合實力,形成特色鮮明、功能互補、具有競爭力的重要節點城市。增強發展的協調性,強化與中心城市的互動合作,帶動周邊特色城鎮發展,共同提升城市羣發展質量。發展特色城鎮。充分發揮珠三角九市特色城鎮數量多、體量大的優勢,培育一批具有特色優勢的魅力城鎮。

在城市交通方面,《規劃綱要》指出,要提升珠三角港口羣國際競爭力,建設世界級機場羣,推進贛州至深圳、廣州至汕尾、深圳至茂名、岑溪至羅定等鐵路項目建設,力爭實現大灣區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推進大灣區城際客運公交化運營,推廣「一票式」聯程和「一卡通」服務。構建現代貨運物流體系,加快發展鐵水、公鐵、空鐵、江河海聯運和「一單制」聯運服務。

關鍵點四:發展製造業,壯大新興產業

《規劃綱要》明確,要圍繞加快建設製造強國,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大力推進製造業轉型升級和優化發展,加強產業分工協作,促進產業鏈上下游深度合作,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基地。以珠海、佛山為龍頭建設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帶,以深圳、東莞為核心在珠江東岸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電子信息等世界級先進製造業產業集羣。發揮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創新研發能力強、運營總部密集以及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等地產業鏈齊全的優勢,加強大灣區產業對接,提高協作發展水平。支持東莞等市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支持佛山深入開展製造業轉型升級綜合改革試點。支持香港在優勢領域探索「再工業化」。

加快製造業結構調整。推動製造業智能化發展,以機器人及其關鍵零部件、高速高精加工裝備和智能成套裝備為重點,大力發展智能製造裝備和產品,培育一批具有系統集成能力、智能裝備開發能力和關鍵部件研發生產能力的智能製造骨幹企業。支持裝備製造、汽車、石化、家用電器、電子信息等優勢產業做強做精,推動製造業從加工生產環節向研發、設計、品牌、營銷、再製造等環節延伸。加快製造業綠色改造升級,重點推進傳統制造業綠色改造、開發綠色產品,打造綠色供應鏈。大力發展再製造產業。

在戰略新興產業方面,《規劃綱要》明確依託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的科研資源優勢和高新技術產業基礎,充分發揮國家級新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國家高新區等高端要素集聚平臺作用,聯合打造一批產業鏈條完善、輻射帶動力強、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羣,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等發展壯大為新支柱產業,在新型顯示、新一代通信技術、5G和移動互聯網、蛋白類等生物醫藥、高端醫學診療設備、基因檢測、現代中藥、智能機器人、3D打印、北斗衞星應用等重點領域培育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圍繞信息消費、新型健康技術、海洋工程裝備、高技術服務業、高性能集成電路等重點領域及其關鍵環節,實施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工程。培育壯大新能源、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形成以節能環保技術研發和總部基地為核心的產業集聚帶。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積極發展數字經濟和共享經濟,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和社會發展。促進地區間動漫遊戲、網絡文化、數字文化裝備、數字藝術展示等數字創意產業合作,推動數字創意在會展、電子商務、醫療衞生、教育服務、旅遊休閒等領域應用。

關鍵點五:發展以深交所為核心的資本市場,加快金融開放創新

《規劃綱要》指出,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打造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投融資平臺。支持廣州完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建設區域性私募股權交易市場,建設產權、大宗商品區域交易中心,提升國際化水平。支持深圳依規發展以深圳證券交易所為核心的資本市場,加快推進金融開放創新。支持澳門打造中國-葡語國家金融服務平臺,建立出口信用保險制度,建設成為葡語國家人民幣清算中心,發揮中葡基金總部落户澳門的優勢,承接中國與葡語國家金融合作服務。研究探索建設澳門-珠海跨境金融合作示範區。

同時,支持香港打造大灣區綠色金融中心,建設國際認可的綠色債券認證機構。支持廣州建設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研究設立以碳排放為首個品種的創新型期貨交易所。支持澳門發展租賃等特色金融業務,探索與鄰近地區錯位發展,研究在澳門建立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證券市場、綠色金融平臺、中葡金融服務平臺。支持深圳建設保險創新發展試驗區,推進深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和深澳特色金融合作,開展科技金融試點,加強金融科技載體建設。支持珠海等市發揮各自優勢,發展特色金融服務業。在符合法律法規及監管要求的前提下,支持粵港澳保險機構合作開發創新型跨境機動車保險和跨境醫療保險產品,為跨境保險客户提供便利化承保、查勘、理賠等服務。

關鍵點六:推進大灣區基金、保險產品跨境交易

《規劃綱要》明確,有序推進金融市場互聯互通。逐步擴大大灣區內人民幣跨境使用規模和範圍。大灣區內的銀行機構可按照相關規定開展跨境人民幣拆借、人民幣即遠期外匯交易業務以及與人民幣相關衍生品業務、理財產品交叉代理銷售業務。

大灣區內的企業可按規定跨境發行人民幣債券。擴大香港與內地居民和機構進行跨境投資的空間,穩步擴大兩地居民投資對方金融產品的渠道。在依法合規前提下,有序推動大灣區內基金、保險等金融產品跨境交易,不斷豐富投資產品類別和投資渠道,建立資金和產品互通機制。

《規劃綱要》還指出,支持香港機構投資者按規定在大灣區募集人民幣資金投資香港資本市場,參與投資境內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基金。支持香港開發更多離岸人民幣、大宗商品及其他風險管理工具。支持內地與香港、澳門保險機構開展跨境人民幣再保險業務。不斷完善「滬港通」、「深港通」和「債券通」。支持符合條件的港澳銀行、保險機構在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設立經營機構。建立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監管協調溝通機制,加強跨境金融機構監管和資金流動監測分析合作。完善粵港澳反洗錢、反 恐怖融資、反逃税監管合作和信息交流機制。建立和完善系統性風險預警、防範和化解體系,共同維護金融系統安全。

關鍵點七:引進世界知名大學,打造有競爭力的營商環境

《規劃綱要》明確,支持粵港澳高校合作辦學,鼓勵聯合共建優勢學科、實驗室和研究中心,支持大灣區建設國際教育示範區,引進世界知名大學和特色學院,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鼓勵港澳青年到內地學校就讀,對持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在內地就讀的學生,實行與內地學生相同的交通、旅遊門票等優惠政策。研究開放港澳中小學教師、幼兒教師到廣東考取教師資格並任教。加強學校建設,擴大學位供給,進一步完善跨區域就業人員隨遷子女就學政策,推動實現平等接受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確保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順利在流入地參加高考。

同時,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營商環境,推進投資便利化、推動貿易自由化、促進人員貨物往來便利化。研究進一步取消或放寬對港澳投資者的資質要求、持股比例、行業准入等限制,減少行政幹預,加強市場綜合監管,形成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一流營商環境。

關鍵點八:擴大對外開放,共建大灣區合作發展平臺

《規劃綱要》指出,支持粵港澳加強合作,共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深化與相關國家和地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經貿合作及人文交流。全面參與國際經濟合作,支持香港、澳門依法以「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名義或者其他適當形式,對外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和參加有關國際組織,支持香港在亞投行運作中發揮積極作用,支持澳門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加入亞投行,支持絲路基金及相關金融機構在香港、澳門設立分支機構。

共建粵港澳合作發展平臺,加快推進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等重大平臺開發建設。支持落馬洲河套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和毗鄰的深方科創園區建設,支持江門與港澳合作建設大廣海灣經濟區,加快江門銀湖灣濱海地區開發,。推進澳門和中山在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深度合作,拓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新空間。支持東莞與香港合作開發建設東莞濱海灣地區。

三條主線+四大產業鏈掘金粵港澳概念股

華泰證券認為,隨着粵港澳大灣規劃最終落地,粵港澳大灣區主題有望不斷升温。從投資邏輯角度,基建、港口物流、金融等相關公司受益邏輯較為明確,建議關注三條主線:

1)基建,根據上文所述,基建投資一方面來源於廣東和香港與澳門的聯通,包括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的建設落地,以及其他基礎設施等;另一方面來源於廣東省內的基礎設施建設;

2)港口物流,灣區的建設有望促進貿易出口,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7年,廣東省全年實現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6.82萬億元人民幣,佔全國比重為24.5%。如果再算上香港貿易中心每年8萬億左右的進出口(含轉口)貿易額,大灣區有望成為我國最大的進出口貿易基地;

3)金融,粵港澳大灣區將發揮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優勢,以廣州、深圳、澳門、珠海為依託,打造引領泛珠、輻射東南亞、服務「一帶一路」的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核心圈。

廣發證券提出,主題策略層面,建議關注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即將出台政策窗口,從「交運+港口+地產+金融」受益產業鏈左側關注主題投資機會:

1)交運產業鏈。基礎設施建設是大灣區產業融合的重要前提,建議重點關注鐵路、高速公路、航運、機場建設等領域,相關標的包括粵高速A、深高速、白雲機場、中集集團等;

2)港口產業鏈。隨着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推進、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相關貿易港口及供應鏈領域將會持續受益,相關標的包括深赤灣A、珠海港等;

3)地產產業鏈。大灣區建設將全方位提升城市開發水平,同時人口聚集效應也將明顯提升區域內地產需求,區域地產龍頭有望整體受益,相關標的包括招商蛇口、華發股份等; 

4)金融產業鏈。灣區將致力於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並對區域內實體經濟提供創新的投融資服務,建議重點關注證券、金控、Fintech等領域。相關標的包括招商證券等。

平安證券表示,從產業發展方向上看,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的發展將主要依靠創新與金融的融合,在全球貨幣政策正常化啟動與國內結構性去槓桿的大背景下,近期製造業企業陸續曝光遠約的案例正在增加,部分重資產高負債公司可能面臨較大的投資風險。綜合判斷,人工智能、大數據、集成電路、雲計算、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生物醫藥等新經濟領域或將誕生未來的科技巨頭,珠三角上述產業的發展也將顯著受益未來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發展。

樓市投資機會有哪些

平安證券表示,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過程中,金融創新融合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這也將是未來粵港澳大灣區的關鍵特徵。考慮到香港與深圳均有證券交易所,金融優勢顯著;港澳擁有特殊法律地位與成熟市場體系;同時深圳與廣州擁有創新產業集羣的先發優勢,香港、澳門、深圳、廣州將成為未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核心,佛山、珠海、東莞、中山將成為規模較小的區域核心城市,惠州、肇慶、江門將成為有特色產業的大中城市。

從房價上看,香港、澳門、深圳、廣州房價呈明顯的遞減梯度;珠海、東莞、佛山、中山房價也是依次遞減;江門與肇慶房價則相當,均低於惠州房價。從未來城市發展空間看,粵港澳大灣區的廣州、中山、佛山、江門與肇慶或將有不錯的房地產投資機會。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