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
公司发布2022 年第三季度报告:2022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6.76 亿元,同比增长37.05%;实现归母净利润5.94 亿元,同比增长152.1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46 亿元,同比增长317.99%。其中2022Q3 实现营业收入44.52 亿元,同比增长49.76%;实现归母净利润2.43 亿元,同比增长9772.2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35 亿元,同比增长770.03%。
【评论】
业绩超预期,毛净利率水平改善。公司2022Q3 单季度利润达到2.43个亿,大超市场预期。主要系本期公司订单充足,订单量同比增长以及主要原材料价格同比上涨,价格联动结算机制优化,使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幅度高于营业成本上涨幅度所致。具体细拆业务来看,主要是得益于汽配轻量化业务的利润提升,2022 前三季度汽配轻量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2.15 亿元,同比增长39.64%,其中汽车铝合金车轮业务同比增长44.75%,镁合金业务同比增长67.44%,汽配轻量化业务盈利水平大幅回升。公司2022Q3 毛净利率分别为17.99%和6.39%,同比增加5.47pct 和5.17pct,环比增加0.85pct 和0.74pct,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镁合金成长性逐步验证,营收继续高增。根据公司披露信息,前三季度镁合金业务营收同比增长67.44%,而在前两个季度镁合金业务营收同比增速为54.97%,这表明第三季度镁合金业务营收继续高速增长,增速甚至超过前两个季度均值。从行业层面我们看到,轻量化大趋势下,镁合金的使用也在加速,中高端新能源车型陆续增加镁合金单车用量。同时,行业内另外一家镁合金全产业链公司云海金属,于近期向宝钢金属定向增发6200 万股A 股股票,用于扩充镁铝合金下游压铸件的产能,我们认为镁合金压铸件行业供给和需求端均在加速,有迎来行业的快速增长,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将充分受益。
【投资建议】
公司“双引擎 ”驱动战略:成为“全球汽车金属轻量化推动者”和“通用飞机创新制造企业的全球领跑者”,持续引领公司增长。当前公司业绩超市场预期, 我们将公司2022-2024 年的营业收入从153.35/181.23/212.63 亿元调高至163.35/193.23/226.63 亿元,归母净利润从7.45/9.42/11.61 亿元调高至8.16/10.30/12.64 亿元,对应PE 分别为17.20/13.63/11.11 倍,对应EPS 分别为0.37/0.47/0.58 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客户需求不及预期;
新能源汽车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事項】
公司發佈2022 年第三季度報告:2022 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16.76 億元,同比增長37.05%;實現歸母凈利潤5.94 億元,同比增長152.12%;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5.46 億元,同比增長317.99%。其中2022Q3 實現營業收入44.52 億元,同比增長49.76%;實現歸母凈利潤2.43 億元,同比增長9772.23%;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2.35 億元,同比增長770.03%。
【評論】
業績超預期,毛凈利率水平改善。公司2022Q3 單季度利潤達到2.43個億,大超市場預期。主要系本期公司訂單充足,訂單量同比增長以及主要原材料價格同比上漲,價格聯動結算機制優化,使得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幅度高於營業成本上漲幅度所致。具體細拆業務來看,主要是得益於汽配輕量化業務的利潤提升,2022 前三季度汽配輕量化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02.15 億元,同比增長39.64%,其中汽車鋁合金車輪業務同比增長44.75%,鎂合金業務同比增長67.44%,汽配輕量化業務盈利水平大幅回升。公司2022Q3 毛凈利率分別爲17.99%和6.39%,同比增加5.47pct 和5.17pct,環比增加0.85pct 和0.74pct,盈利能力持續改善。
鎂合金成長性逐步驗證,營收繼續高增。根據公司披露信息,前三季度鎂合金業務營收同比增長67.44%,而在前兩個季度鎂合金業務營收同比增速爲54.97%,這表明第三季度鎂合金業務營收繼續高速增長,增速甚至超過前兩個季度均值。從行業層面我們看到,輕量化大趨勢下,鎂合金的使用也在加速,中高端新能源車型陸續增加鎂合金單車用量。同時,行業內另外一家鎂合金全產業鏈公司雲海金屬,於近期向寶鋼金屬定向增發6200 萬股A 股股票,用於擴充鎂鋁合金下游壓鑄件的產能,我們認爲鎂合金壓鑄件行業供給和需求端均在加速,有迎來行業的快速增長,公司作爲行業龍頭將充分受益。
【投資建議】
公司「雙引擎 」驅動戰略:成爲「全球汽車金屬輕量化推動者」和「通用飛機創新制造企業的全球領跑者」,持續引領公司增長。當前公司業績超市場預期, 我們將公司2022-2024 年的營業收入從153.35/181.23/212.63 億元調高至163.35/193.23/226.63 億元,歸母凈利潤從7.45/9.42/11.61 億元調高至8.16/10.30/12.64 億元,對應PE 分別爲17.20/13.63/11.11 倍,對應EPS 分別爲0.37/0.47/0.58 元/股,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下游客戶需求不及預期;
新能源汽車業務拓展不及預期;
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