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医美板块悄悄回暖!机构:下半年医美进入消费旺季,继续看好优质龙头后续行情

醫美板塊悄悄回暖!機構:下半年醫美進入消費旺季,繼續看好優質龍頭後續行情

中國基金報 ·  2022/07/21 14:46

來源:e公司

紙上得來終覺淺,如今分析師圈越來越卷。繼海通國際分析師拆比亞迪、中信證券分析師拆特斯拉之後,有醫美行業的分析師也被傳爲出研報去整容。

事實上,這可能是個烏龍。該分析師疑似整容的朋友圈內容是發佈在6月份,而其至今並未發佈醫美行業有關的深度研報。

回歸醫美本身,A股醫美板塊近期表現活躍,資金流入明顯,多隻個股漲幅明顯。今日,港股市場多數醫美股也同樣走強。分析師多看好疫情後行業的消費需求復甦。

爲出研報去整容?

7月20日,一則關於分析師體驗醫美項目的朋友圈截圖在社交平臺上廣爲流傳,圖中標註的發佈者是興業證券社服&零售首席劉嘉仁,發佈時間是6月26日。

一則舊朋友圈突然被關注,這主要是由於近期分析師爲出研報拆汽車的消息持續上熱搜。喫瓜羣衆還在社交平臺上編寫了不少“萬物皆可拆”的段子,例如地產研究員拆樓、航空分析師拆飛機、醫藥研究員拆藥等等。

上述朋友圈具體發佈的內容爲:“趁着杭州調研進場大修,1、水光補水提亮,2、骨性材料塑性,3、肉毒打頸擴肌+魔塑改善下頷線,4、埋線提拉(過幾天)”。他還表示,“熟悉的醫生跟諮詢師說你怎麼蒼老這麼多真是激到我了!只能報復性消費”。

劉嘉仁是一位高產的金牌分析師,醫美是其研究板塊之一。

Wind研究報告庫顯示,劉嘉仁參與撰寫的研究報告或行業週報,在5月和6月的兩個月內合計發佈25篇,7月份以來也已發佈3篇。但未發佈針對醫美行業的深度研究報告或親身體驗報告。

隨後,有媒體闢謠稱,該位分析師是在調研醫美機構疫情後的復甦情況,醫美機構邀請分析師進行的個人體驗行爲,與整容無關,更無與此次體驗相關的研報產出。

醫美行業悄悄回暖

回歸醫美行業本身,大多數個股在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間綿綿跌幅,但近期回暖趨勢明顯。Wind醫美指數在今年5月份以來,已經悄悄漲超17%。7月18日-20日連續三個交易日上揚,累計漲幅爲6.73%。

個股方面,“玻尿酸第一股”華熙生物7月20日漲超12%;跨界佈局醫美的朗姿股份近四個交易日內漲超26%。

資金也在大幅流入醫美板塊。據wind統計,醫美板塊近5個交易日的日均成交額突破100億元。5個交易日中,有4個交易日主力資金呈現淨流入狀態,合計淨流入超過30億元。

從全行業的數據來看,醫美韌性十足。據Frost & Sullivan數據,2021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達1891億元,同比增長22%。其中,國內透明質酸皮膚填充劑、醫美用肉毒毒素市場規模分別約64億元、4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5%、28%。

劉嘉仁曾在研究報告中分享醫美板塊的中期策略觀點:Q2末重點關注疫後線下醫美消費反彈的投資機會;Q3重點關注三款再生產品的推廣進度;9 月中下旬重點關注上游醫美廠商旺季的出貨情況;整個下半年,重點關注水光市場不合規產能出清、合規產品市佔率提升的兌現進度。

關注疫情後醫美消費的反彈,是多位分析師共同的觀點。隨疫情得到控制,醫美和化妝品行業需求將逐步釋放。其中,美妝行業已經提前復甦。在今年618活動帶動下, 6月份國內化妝品零售同比增長8.1%,表現出明顯的拐點。

今年是醫美行業合規發展之年。中信證券分析師認爲,醫美行業處於發展初期,滲透率有較大提升空間,且隨着監管加強,合規市場將對不合規市場形成加速替代。下半年,美妝、醫美進入消費旺季,仍有望是可選消費中增速靠前的領域。

據華鑫證券研報測算,2022中國輕醫美市場預計達1207億元,同比增加23.5%;中國輕醫美注射市場將在2026年達到1240億元,五年複合增速擬爲15.3%;2027年中國重組膠原蛋白市場規模達1083億元,滲透率有望提升至62.3%。

編輯/somer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