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摘要:
PCB 化学品龙头,积极布局锂电池回收再造业务。公司自创立以来经历2 个发展阶段:自创立至2015 年,公司深耕专业化学品领域,逐步成长为国内PCB化学品龙头; 2015 年至今,公司积极布局锂电池正极材料及回收业务。随着退役潮的临近,该部分业务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极,重塑公司主营架构。
铁锂回收市场空间广阔,技术与渠道成为关键要素。动力电池退役潮将至,2022-2026 年退役电池CAGR 在40%以上。客车退役电池及生产废料为初期磷酸铁锂电池回收主要来源。当前,电池回收渠道与定价机制尚不健全,构建稳定的回收渠道是电池回收业务发展的关键;同时,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工艺尚在不断开发优化中,毛利率受锂回收率影响较为明显,磷酸铁锂回收毛利受产品价格影响显著,而碳酸锂/磷酸铁回收毛利受产品价格影响较小。
提前布局聚焦铁锂,产能进入释放期。公司是首批工信部白名单企业,经营范围涵盖梯级利用至回收全过程。目前已具有2.6 万吨正极材料产能。且尚有1万吨磷酸铁锂回收产能预计22 年下半年投产,另有10 万吨磷酸铁锂回收产能在筹建中,预计2023-2024 年间投产。
打通铁锂回收再生全链条,技术产业化布局较快。公司依靠自身技术积累优势,自主开发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以及从磷酸铁锂废旧电池中回收再生正极材料的全链条技术。产品具有较好的低温性能,且生产过程绿色环保,已收到市场认证认可,技术产业化完成,进入产能规模释放阶段,具有一定先发优势。
针对性布置回收渠道,焕能服务加深绑定。公司主要针对客车厂商搭建回收渠道,2018 年至今,公司已与北汽集团、南京金龙、福建欧辉等客车厂商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公司基于自身开发的电池性能服务技术带来的优势,加深与换电企业、电池企业及商用车企业的绑定,使得退役动力电池来源进一步夯实稳固。公司的首个焕能服务站已于2021 年在北京建成。
国产替代叠加5G 布局,控本增利稳增化学品业务。公司PCB 化学品及化学药剂业务受益国产替代稳定增长,切入5G 赛道与中兴通讯等公司建立密切合作。同时通过原料成本控制与产品结构优化,消化成本压力,提升盈利水平。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 年营业收入为50 亿元,59 亿元,70.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3 亿元,4.95 亿元,6.2 亿元。对应EPS 为0.59,1.26,1.57 元。给予公司2022 年40 倍 PE 的估值,对应股价23.6 元,市值92.7亿元。首次覆盖公司,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扩产及释放不及预期,磷酸铁锂原料等价格大幅波动,电池回收市场竞争加剧等。
投資摘要:
PCB 化學品龍頭,積極佈局鋰電池回收再造業務。公司自創立以來經歷2 個發展階段:自創立至2015 年,公司深耕專業化學品領域,逐步成長爲國內PCB化學品龍頭; 2015 年至今,公司積極佈局鋰電池正極材料及回收業務。隨着退役潮的臨近,該部分業務有望成爲第二增長極,重塑公司主營架構。
鐵鋰回收市場空間廣闊,技術與渠道成爲關鍵要素。動力電池退役潮將至,2022-2026 年退役電池CAGR 在40%以上。客車退役電池及生產廢料爲初期磷酸鐵鋰電池回收主要來源。當前,電池回收渠道與定價機制尚不健全,構建穩定的回收渠道是電池回收業務發展的關鍵;同時,磷酸鐵鋰電池回收工藝尚在不斷開發優化中,毛利率受鋰回收率影響較爲明顯,磷酸鐵鋰回收毛利受產品價格影響顯著,而碳酸鋰/磷酸鐵回收毛利受產品價格影響較小。
提前佈局聚焦鐵鋰,產能進入釋放期。公司是首批工信部白名單企業,經營範圍涵蓋梯級利用至回收全過程。目前已具有2.6 萬噸正極材料產能。且尚有1萬噸磷酸鐵鋰回收產能預計22 年下半年投產,另有10 萬噸磷酸鐵鋰回收產能在籌建中,預計2023-2024 年間投產。
打通鐵鋰回收再生全鏈條,技術產業化佈局較快。公司依靠自身技術積累優勢,自主開發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生產以及從磷酸鐵鋰廢舊電池中回收再生正極材料的全鏈條技術。產品具有較好的低溫性能,且生產過程綠色環保,已收到市場認證認可,技術產業化完成,進入產能規模釋放階段,具有一定先發優勢。
針對性佈置回收渠道,煥能服務加深綁定。公司主要針對客車廠商搭建回收渠道,2018 年至今,公司已與北汽集團、南京金龍、福建歐輝等客車廠商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公司基於自身開發的電池性能服務技術帶來的優勢,加深與換電企業、電池企業及商用車企業的綁定,使得退役動力電池來源進一步夯實穩固。公司的首個煥能服務站已於2021 年在北京建成。
國產替代疊加5G 佈局,控本增利穩增化學品業務。公司PCB 化學品及化學藥劑業務受益國產替代穩定增長,切入5G 賽道與中興通訊等公司建立密切合作。同時通過原料成本控制與產品結構優化,消化成本壓力,提升盈利水平。
投資建議:我們預測公司2022-2024 年營業收入爲50 億元,59 億元,70.9億元,歸母淨利潤爲2.3 億元,4.95 億元,6.2 億元。對應EPS 爲0.59,1.26,1.57 元。給予公司2022 年40 倍 PE 的估值,對應股價23.6 元,市值92.7億元。首次覆蓋公司,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產能擴產及釋放不及預期,磷酸鐵鋰原料等價格大幅波動,電池回收市場競爭加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