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是稀缺的自主发动机动力电子控制系统供应商,主营业务为发动机管理系统EMS、纯电动车整车控制器VCU、电机控制器MCU、混动汽车动力电子控制系统、车联网产品T-BOX以及相关的技术开发标定服务。
燃油车电控:负函数下的正逻辑,燃油车份额向下,国产替代空间向上。公司通过正向研发+外延并购,国产替代技术壁垒较高的发动机核心零部件,打破“核心技术空心化”局面。公司EMS产品在商用车N1车型中应用广泛,乘用车领域打开新空间,乘用车GDI发动机EMS相较于PFI价值量实现翻倍,量价双击下,公司从商用车进军乘用车有望将市场空间拓展8-10倍,考虑到当前公司销售主体是N1车型,那么市场拓展或达到20倍。
纯电动车电控:新能源渗透率正函数,开辟电控新市场。纯电动车电控系统将受益于新能源渗透率的快速提升,公司一直将“电动化”作为战略方向,21年累计销售VCU1.6万套(同比翻倍),MCU1541套,持续加码新能源动力域,技术领先+成本领先战略并重。
混动汽车电控:EMS+VCU+MCU全面布局油电耦合技术。公司主营产品夯实了混动技术基础,从策略端掌握不同动力源的耦合以及多电机的控制技术。公司自2011年研发增程式电控技术,首款增程式混动已产业化,22年下半年其他新项目陆续批量,P1+P3已完成台架和整车部分标定。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7/3.54/4.9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4.9%/56.2%/39.3%,我们认为公司国产替代核心电控零件不仅取得了产业化成绩,而且持续突破新客户,逐层递进至动力域控制器,集成发动机、混动和整车控制,有望成为动力域平台型公司。给予2022年40xPE,对应目标价175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销量不及预期;芯片持续短缺;乘用车客户拓展不及预期。
公司是稀缺的自主發動機動力電子控制系統供應商,主營業務爲發動機管理系統EMS、純電動車整車控制器VCU、電機控制器MCU、混動汽車動力電子控制系統、車聯網產品T-BOX以及相關的技術開發標定服務。
燃油車電控:負函數下的正邏輯,燃油車份額向下,國產替代空間向上。公司通過正向研發+外延併購,國產替代技術壁壘較高的發動機核心零部件,打破「核心技術空心化」局面。公司EMS產品在商用車N1車型中應用廣泛,乘用車領域打開新空間,乘用車GDI發動機EMS相較於PFI價值量實現翻倍,量價雙擊下,公司從商用車進軍乘用車有望將市場空間拓展8-10倍,考慮到當前公司銷售主體是N1車型,那麼市場拓展或達到20倍。
純電動車電控:新能源滲透率正函數,開闢電控新市場。純電動車電控系統將受益於新能源滲透率的快速提升,公司一直將「電動化」作爲戰略方向,21年累計銷售VCU1.6萬套(同比翻倍),MCU1541套,持續加碼新能源動力域,技術領先+成本領先戰略並重。
混動汽車電控:EMS+VCU+MCU全面佈局油電耦合技術。公司主營產品夯實了混動技術基礎,從策略端掌握不同動力源的耦合以及多電機的控制技術。公司自2011年研發增程式電控技術,首款增程式混動已產業化,22年下半年其他新項目陸續批量,P1+P3已完成台架和整車部分標定。
投資建議:我們預計公司2022-2024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爲2.27/3.54/4.94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爲64.9%/56.2%/39.3%,我們認爲公司國產替代核心電控零件不僅取得了產業化成績,而且持續突破新客戶,逐層遞進至動力域控制器,集成發動機、混動和整車控制,有望成爲動力域平台型公司。給予2022年40xPE,對應目標價175元,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汽車銷量不及預期;芯片持續短缺;乘用車客戶拓展不及預期。
評論(0)
請選擇舉報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