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再迎重磅利好!恒生科技强势回归,长期布局窗口来了

再迎重磅利好!恆生科技強勢回歸,長期佈局窗口來了

格隆匯 ·  2022/06/27 12:55

來源:格隆滙

週五美股三大指數強勢反彈,納指、標普漲幅均在3%以上,整週看,美股整體已逆勢反彈接近7%。

美國金融市場在大跌了半年之後,伴隨着對超強度加息的預期消化,以及能源價格下跌對降通脹的期盼,市場的擔憂情緒開始有所消退。

儘管美股是否能否繼續反彈還有很多不確定性,但對於中概股來説,確定性卻是越來越高了。

除了三桶油和極小部分個股外,上週絕大多數明星中概股表現亮眼,一週上漲十幾點、二十幾點甚至更多的不在少數。

這些多數也是回港股上市,所以也印證了近期港股迴歸的邏輯。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繼6月24日國家正式簽署“關於修改反壟斷法的決定”之後,今天的新聞報道稱,“最高層確定將出席慶祝香港迴歸祖國25週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

如此高的規格,反映的是中央對香港非常重視。

就港股市場而言,這是一個非常利好的契機,值得深度重視。尤其對於此前被監管因素壓制如今迎來轉機的港股互聯網科技、醫療醫藥等主要板塊來説,意義更為關鍵。

也就是説,這些板塊正在開始陸續迴歸,並且從資金入局的勢能看,這次迴歸的確定性明顯比此前都大。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可以考慮怎樣的佈局策略?

01 迴歸的邏輯

這些主要概念港股都基本集中在恆生科技指數成份股中,同時文章也重點討論的宏觀層面及簡要估值層面的迴歸邏輯。

這一次,我們把目光更加下沉,具體分析這些行業板塊的到底怎麼看和佈局操作。

從估值的視角看,目前的恆生科技板塊處於歷史估值低位,大部分頭部互聯網公司PE/PS處於歷史PE/PS Band 25%分位以下,即使簡單從投資機會來看,配置價值已經比很多反覆炒作的賽道股相對具有吸引力。

更關鍵在於,這些板塊企業的業績面改善預期逐漸明確。

比如騰訊,儘管一季度的廣告和遊戲業務有所下滑,但憑藉還有很多的高質量內容和產品的產出,高質量的變現,尤其佈局實體經濟以及高新領域,如金融科技、元宇宙、雲計算、芯片、視頻、醫療健康等高成長領域的佈局力度很大,長期增長動能還是非常穩健的。

彙集大量的機構研報觀點,對騰訊的定性基本都是“雖然短期有壓力,但不改長期看好”,一致性認為業績的增速會在2022年二季度觸底,三季度迎來拐點,四季度有望恢復增長。

阿里的情況也差不多,目前政策監管邊際持續向好,螞蟻的利好消息越來越多,業績表現雖然確實回落明顯,但也沒有市場擔憂的那麼差。

阿里4QFY22業績總收入同比+8.9%至高於市場預期2%,調整後歸屬普通股東淨利潤同比-24.4%至215 億元,對應調整後淨利率為10.5%,也好於市場預期。

今年的618活動,天貓的整體銷售情況也繼續保持穩健。4-6月以來阿里電商平臺銷售額逐月環比回暖,市場針對阿里電商增長放緩擔憂的估值壓制有望逐步得到緩解。

除了電商,阿里在雲計算、AI、智能駕駛等底層技術佈局相當完備,上層應用開發潛力領先,這些都是國家所明確扶持的方向。還有在本地生活和國際業務方面,阿里業務發展也並不差,這些長期價值還沒有被市場充分挖掘。

監管壓力邊際持續向好+螞蟻消息利好+電商業務超預期+新業務價值預期差,成為資本繼續長期看好阿里的核心邏輯。

美團的2022Q1業績也出現了超預期,經調整淨虧損也在收窄,這是在疫情衝擊的大環境所取得的成績。根據公司指引,外賣業務訂單量在2020年-2025年將維持25%的複合增速,將於2025年日單量峯值達到1億單。除了外賣,隨着疫情消退,美團的到店、酒旅業務的復甦也非常強勁,並且利潤貢獻也越來越突出,同樣很大的存在預期差。

還有京東、拼多多等電商,以及圍繞互聯網的saas、消費娛樂等行業企業,也逐漸體現出了明顯的業務回暖、業績修復的趨勢,如:

快手:用户流量持續高增長,線上營銷及電商GMV表現超預期;

小米:目前PE僅20倍出頭,AIoT領域和造車業務具有巨大想象空間;

中芯:目前PE不到10倍,訂單需求持續強勁,業績持續超預期,國產芯片替代空間巨大;

舜宇:目前PE僅20倍出頭,手機光學下滑,但車載光學以及ARVR光學帶來增量預期;

海爾智家:目前PE不到20倍,受益於促消費政策,家電業務內銷和出口的景氣度高。

....

還有很多各行業的企業,在業績方面的表現確實都存在預期差,在這裏無法一一展開。

目前大多數股民對互聯網科技、醫療等行業還停留在被監管、美國遏制和疫情衝擊等多重因素壓制的印象中,卻不相信預期已經開始好轉,反而讓這些概念股具備比較好的預期差。

這些都是大幅超出投資者們表面認知的真實趨勢這時候真的是可以體現“知識就是財富”的最好時刻。

信與不信,投資者最好自己親自查看具體數據來驗證。

起碼機構首先是信了,甚至是相對沉穩的海外基金,都在加速下場抄底。

02 資金下場抄底

近期來,資金面對恆生科技板塊的流入已越來越明顯。

從3月中旬的大跌開始,隨着監管喊話的密集出臺,很多資金逆勢入局,由此構築了恆生科技指數的大底。

自此,很多佈局恆生科技成份股的ETF規模在大幅增加,並且交易量不斷放大。比如易方達的$中概互聯網ETF(513050.SH)$,近期平均當日成交額升至二十多億的規模,反應市場交易熱度在持續升温。

從南下資金的視角看,儘管資金一直長期維持數十億的淨流入規模不算大,但資金買入的板塊大規模都集中在互聯網、生物醫藥、TMT以及部分金融等板塊,集中度非常高。

另一個資金力量來自海外機構的大規模入場。

比如摩根大通旗下中國股票基金的5月末持倉情況顯示,其在不斷大手筆加倉互聯網股票,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騰訊、美團、京東、網易、招商銀行、阿里巴巴、中國平安、中國海外發展、藥明生物和華潤萬象生活,合計持倉佔比41%。

重點是,3月份期間該基金對京東的加倉幅度高達12.54倍,5月再次大幅加倉京東,加倉幅度16.08%。尤其是5月首次直接重金買入阿里,晉升為該基金第六大重倉股,更加證明其對中國互聯網的看好。

此外,這些港股的公司本身近期也在大力下場回購,動輒數億甚至數十億港元規模,可謂誠意滿滿,對未來的信心充足。

所以綜合上述政策轉變、疫情消退、估值支撐、業績預期、資金入場等種種跡象,判斷這次恆生科技股的迴歸,勝率確實是很大的。

03 佈局策略

説了迴歸邏輯,那麼怎麼佈局?

結合上述,其實我們基本可以判斷,恆生科技股幾乎是一個全面性的迴歸,差別只在於各自向上彈性空間有多大的問題。所以基本上只要是長期資金,但凡運氣沒背到家,從3月的抄底,或者4月的上車,到現在的收益都非常不錯了。

比如,之前被錘打得越明顯的公司,並且利好催化因素越多的,彈性的空間肯定越大。

比如之前的新東方在線,原本已經扒在地板上奄奄一息了,但在618大促背景下,剛好直播帶貨模式大獲成功,股價短短几天能瘋漲近10倍(當然也有過渡炒作的成分)。

當然,如果從未來預期空間,和資金安全角度從考慮的話,或許以下是一個值得借鑑的思路:

首先,繼續可以選擇與政策主導方向相符的賽道,比如目前是促消費政策最明確時期,未來消費型的企業不僅有可能迎來政策紅利,業績回暖的概率也是挺大的(下半年兑現業績),這是近期汽車、食品飲料、電子產業等漲幅較大的原因。

還有長期政策導向的產業,比如人工智能、AI、AR/VR、半導體、工業軟件、無人駕駛等領域,將一直是政策扶持的長期賽道,短期有政策補貼,税收優惠,長期也有大量的需求轉化潛力。近期的數字化基建頂層設計、元宇宙大潮流下的AR/VR產業開始從硬件到內容都陸續開始爆發,那麼這些產業個股必然能繼續成為大資金的寵兒,成長確定性相對很高。

剛好,所有這些基本都能在恆生科技指數中找到相應標的,所以還有一個最穩妥的佈局策略是,直接配置恆生科技相關的ETF,尤其一些配置互聯網科技權重比較大的ETF:$恆生科技ETF(03032.HK)$$恆生科技ETF(159740.SZ)$$恆生科技指數ETF(513180.SH)$$新經濟港股通LOF(501311.SH)$$恆生科技ETF(513130.SH)$$中概互聯網ETF(513050.SH)$等等。

當然也有其他策略型ETF也值得一看,比如生物醫藥的、高分紅的、甚至一些跨境互聯網的ETF。

就在6月24日,ETF納入互聯互通正式實施。

根據數據統計,目前國內滬深交所上市的股票型ETF約589只,可能符合納入陸股通要求的ETF約89只,合計規模約6653億元。而在港股潛在可能納入互聯互通的港股ETF有6只,跟蹤的指數包括恆生指數、恆生中國企業指數、恆生科技指數等,規模合計超過2000億元

可以預測,ETF互聯互通之後,無論是港股的互聯網科技、醫藥及專屬特色標的,還是相關的ETF基金,都將會得到越來越多的資金關注,由此迎來長期景氣時代。

04 尾聲

對投資而言,一生難得的投資往往都是發生在股市大危機時期説砸出來的黃金坑,現在很多偉大企業基本都是有過這樣的經歷,但凡有人抓住過一波,可能一輩子的財富都足夠了。

現在的港股是不是在這個關鍵的時點,我們還無法確定。

但在目前這些港股板塊的估值修復窗口到來之際,我們不妨對它們保持多一點信心,或許這真的是一次難得的機遇。

編輯/Viola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