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产品包括汽油车和摩托车EMS,电动车MCU、VCU,混合动力汽车EMS、VCU、MCU 和GCU 及t-box 网联汽车产品。EMS 产品壁垒高,公司是国内龙头,研发实力强劲、盈利能力优异,卡位核心零部件国产替代及国六升级,有望快速实现产品在乘用车领域从“零”到“一”的拓展。公司目标赛道相对当前具备20X 增长空间,我们认为公司有正在增长的事实且具有持续快速成长的可能性,具备黑马潜质,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A”评级。
公司在细分赛道有明确竞争力,且是第一名。
EMS 是决定整车油耗、排放、动力性及驾驶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发动机系统和整车的核心部件,技术壁垒很高,长期以来被德国博世、德国大陆、日本电装、德尔福等跨国厂商所垄断,成为制约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化的主要瓶颈之一。公司是唯二EMS 国产化标的(另一个是奥易克斯,但是业务规模、发展态势与公司差距较大),细分领域龙头,在N1 汽油车领域市占率超过68%。
正处于快速成长期,有明确的驱动力。
成长方面,公司2019/2020/2021 年净利润分别为0.81/1.57/1.38 亿元, 三年CAGR 为84%,我们预计2022/2023/2024 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44/3.55/4.95亿元,三年CAGR 为53%,公司正处于快速成长期。
驱动力方面,外部驱动力主要是零部件国产化契机和国六排放标准中RDE 法规实施节奏紧迫,倒逼跨国EMS 厂家挤出部分项目使公司受益,为公司产品从“零”
到“一”提供机遇。内部驱动力主要是公司通过技术领先和成本领先策略,用高技术壁垒产品兼容低技术壁垒产品,通过混合动力控制系统扩大规模优势,进而在纯电动车电控系统市场建立成本优势。
产品扩充,赛道20X 扩容。
目前公司的在配套车型主要是N1 车型、交叉型乘用车、大排量摩托车、非道路车辆(配套ECU),市场空间约40 亿元左右。未来,公司目标市场拓展至全品类汽车(柴油车除外),目标市场空间是750 亿元左右。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3/2024 年归母净利润2.44/3.55/4.95 亿元,yoy 分别为78%/45%/39%,对应PE 分别为25.5X/17.6X/12.6X,我们认为公司具有正在增长的事实且具有持续快速成长的可能性,因此当前公司性价比较高,具备黑马潜质,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A”评级。
风险提示:(1)业务拓展不及预期。(2)产品技术迭代不及预期。
公司產品包括汽油車和摩托車EMS,電動車MCU、VCU,混合動力汽車EMS、VCU、MCU 和GCU 及t-box 網聯汽車產品。EMS 產品壁壘高,公司是國內龍頭,研發實力強勁、盈利能力優異,卡位核心零部件國產替代及國六升級,有望快速實現產品在乘用車領域從「零」到「一」的拓展。公司目標賽道相對當前具備20X 增長空間,我們認爲公司有正在增長的事實且具有持續快速成長的可能性,具備黑馬潛質,首次覆蓋給予「強烈推薦-A」評級。
公司在細分賽道有明確競爭力,且是第一名。
EMS 是決定整車油耗、排放、動力性及駕駛性能的關鍵因素之一,是發動機系統和整車的核心部件,技術壁壘很高,長期以來被德國博世、德國大陸、日本電裝、德爾福等跨國廠商所壟斷,成爲制約我國汽車工業自主化的主要瓶頸之一。公司是唯二EMS 國產化標的(另一個是奧易克斯,但是業務規模、發展態勢與公司差距較大),細分領域龍頭,在N1 汽油車領域市佔率超過68%。
正處於快速成長期,有明確的驅動力。
成長方面,公司2019/2020/2021 年凈利潤分別爲0.81/1.57/1.38 億元, 三年CAGR 爲84%,我們預計2022/2023/2024 年公司凈利潤分別爲2.44/3.55/4.95億元,三年CAGR 爲53%,公司正處於快速成長期。
驅動力方面,外部驅動力主要是零部件國產化契機和國六排放標準中RDE 法規實施節奏緊迫,倒逼跨國EMS 廠家擠出部分項目使公司受益,爲公司產品從「零」
到「一」提供機遇。內部驅動力主要是公司通過技術領先和成本領先策略,用高技術壁壘產品兼容低技術壁壘產品,通過混合動力控制系統擴大規模優勢,進而在純電動車電控系統市場建立成本優勢。
產品擴充,賽道20X 擴容。
目前公司的在配套車型主要是N1 車型、交叉型乘用車、大排量摩托車、非道路車輛(配套ECU),市場空間約40 億元左右。未來,公司目標市場拓展至全品類汽車(柴油車除外),目標市場空間是750 億元左右。
投資建議:預計公司2022/2023/2024 年歸母凈利潤2.44/3.55/4.95 億元,yoy 分別爲78%/45%/39%,對應PE 分別爲25.5X/17.6X/12.6X,我們認爲公司具有正在增長的事實且具有持續快速成長的可能性,因此當前公司性價比較高,具備黑馬潛質,首次覆蓋給予「強烈推薦-A」評級。
風險提示:(1)業務拓展不及預期。(2)產品技術迭代不及預期。
評論(0)
請選擇舉報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