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中化国际(600500):全年业绩创历史新高 加速打造新材料平台

中化國際(600500):全年業績創歷史新高 加速打造新材料平臺

華安證券 ·  2022/04/21 00:00  · 研報

事件描述

4 月15 日晚,中化國際發佈2021 年度報告,公司2021 年度實現營業收入806.48 億元,同比增長48.9%;實現歸母淨利潤21.75 億元,同比增長608.9%;實現扣非淨利潤5.65 億元,同比增長45609.01%,基本每股收益0.78 元;擬向全體股東每10 股派發現金股利0.8 元。

全年業績創歷史新高,化工新材料盈利水平同比大幅提升。

公司全年實現歸母淨利潤21.75 億元,同比增長608.9%;實現扣非淨利潤5.65 億元,同比增長45609.01%。公司全年業績創歷史新高,報告期內,公司處置揚農化工資產收益15.7 億元,大幅增厚本年度歸母淨利潤,扣除該非經常性因素,公司全年盈利能力同比增長仍然突出,扣非淨利潤實現歷史最佳。21Q4 業績呈現虧損主因年底對天然橡膠資產組計提商譽減值3.52 億元致使資產減值損失同比增加3.17億元。若調整加回後公司實際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約為8.92 億元,經調整後21Q4 經營性利潤貢獻為正,全年業績實現大幅增長。

從業務板塊拆分來看,化工新材料板塊營業收入和利潤增速最快。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56.5 億元,同比增長110.92%,毛利率提升6.49%,其中氯苯、氯鹼、環氧樹脂、橡膠防老劑等產品量價齊升,產品景氣度逐漸提升。化工材料營銷板塊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30.4 億元,同比增長73.70%,輕量化營銷業務為公司帶來較好的現金流。戰略新興業務作為公司的新業務板塊,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1 億元,同比實現增長447.63%;實現毛利潤0.4 億元,同時三元正極材料也實現了產業鏈核心客户的切入。

化工新材料板塊具體拆分來看,各子板塊均實現了量價齊升,其中氯苯/氯鹼、環氧樹脂、橡膠防老劑對整體盈利的拉動效應明顯。基礎原料中間體全年實現營收47.4 億元,同比增長74.43%,毛利率31.64%,同比下降2.19% , 核心產品氯鹼/ 氯苯全年均價同比上漲10.6%/77.7%,銷量同比上漲-1.452%/0.003%。高性能材料全年實現營收65.9 億元,同比增長71.07%,毛利率17.89%,同比增長2.32%,核心產品環氧樹脂全年均價同比上漲51.3%,銷量同比上漲25.05%。

聚合物添加劑全年實現營收43.2 億元,同比增長80.63%,毛利率33.72%,同比增長4.57%,核心產品橡膠防老劑全年均價同比上漲65.7%,銷量同比上漲4.55%。

連雲港碳三項目陸續投產,加速產業鏈一體化佈局。

公司碳三項目一期總投資規模139.13 億元,擬建年產60 萬噸丙烷脱氫(PDH)、65 萬噸苯酚丙酮、24 萬噸雙酚A、40 萬噸環氧丙烷、15 萬噸環氧氯丙烷(ECH),同時新增18 萬噸環氧樹脂,項目將於2022 年陸續投產。碳三產業項目是中化國際構建新材料全產業鏈的關鍵步驟,建成投產後有助於公司深化化工新材料業務佈局。根據方案,項目投產後預計可實現年均營業收入110.11 億元、年均利潤總額17.15 億元。公司在連雲港推進的碳三項目競爭優勢顯著:

1)輕質化原料佈局優勢:公司的碳三項目上游佈局丙烷脱氫,該路線是獲得丙烯路線最短、收率最高、生產過程最清潔的路線,同時在非極端高油價下具有優於其他丙烯獲得路線的成本優勢。另外,在丙烷的採購上,公司能夠發揮自身傳統大宗貿易優勢及信用優勢獲取穩定、低廉的丙烷資源。碳三項目建成後,公司的環氧氯丙烷、雙酚A 等裝置能夠完全滿足原有及新增產能的原料需求,擁有抵禦原材料波動的能力並且能夠增強供應鏈的穩定性,平滑週期性。

2)產業鏈一體化和循環經濟優勢:本次項目與公司原有產業鏈有深度協同效應。公司是國內唯一利用丙烷脱氫自產丙烯並發展“酚酮-雙酚 A-環氧樹脂”產品鏈。公司現有雙酚A 產能24 萬噸、35 萬噸環氧樹脂以及配套25 萬噸ECH。相較於同行非化工主業公司,公司擁有充分消化下游的能力,提高了裝置運行的穩定性和靈活性。

3)綠色工藝優勢:公司是國內唯一通過丙烷脱氫自產丙烯、綜合利用氫氣發展 HPPO 及雙氧水法ECH 的產品鏈。HPPO 法及雙氧水法ECH 均為國家政策鼓勵的綠色工藝,具有綠色清潔、三廢低的優勢,符合國家雙碳政策要求。

定增預案落地助力碳三項目建設,大股東積極認購彰顯發展信心3 月25 日晚,公司發佈定增預案公告,擬採用詢價方式,向包括公司控股股東中化股份在內的不超過35 名特定投資者發行不超過約 8.3 億股票,募集金額不超過50 億元,擬用於投入公司碳三新材料產業一期項目(35 億)及補充流動資金(15 億)。此前公司融資主要採取債權融資,2021 年公司的資產負債率65.62%,通過本次股權融資,公司的資本結構將進一步優化,資產負債率將有所下降。同時此次定增,控股股東中化股份積極認購,彰顯出控股股東對公司碳三項目的發展信心。根據公告顯示,公司於2022 年3 月25 日與中化股份簽署了《附條件生效的股份認購協議》,公司控股股東中化股份擬根據本次發行前持有公司的股份比例同比例認購本次實際發行的股份數量,認購總金額不超過27.105 億元。本次發行前,控股股東中化股份對公司持股比例54.21%。公司還公告了關於制定《公司未來三年(2022 年-2024 年)股東回報規劃》的議案,計劃未來三年(2022-2024 年)以現金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不少於最近三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30%。

公司加速轉型新材料領域,逐步成為中國中化集團旗下重要的材料科學平臺

近年來公司加速調整戰略方向,逐漸由傳統貿易業務為主向精細化工生產型平臺轉型,打造科技驅動的創新型化工新材料企業。隨着公司的重點項目連雲港碳三精細化工產業園項目、聚合物添加劑項目、ABS 項目陸續投產後,公司的業務結構將會持續優化,貿易收入佔比將不斷下降,化工新材料產銷佔比將逐漸上升,公司的盈利穩定性也有望逐步提升。2021 年5 月,中化國際的母公司中化集團,與中國化工集團聯合重組的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國中化”)正式成立,重組後公司已形成以化工新材料為核心的精細化工主業。公司定位為承載中化集團的重要化工新材料平臺,以集團的“科學至上”為核心發展觀,聚焦新市場、新材料,加大研發投入,推進佈局對位芳綸、鋰電池正極材料、RO 反滲透膜等國產替代重點材料。

未來公司有望成為集團的新材料管線孵化平臺,打造新材料平臺,通過內生外延繼續豐富新材料領域的佈局。

投資建議

2022 年公司發展進入快車道,碳三新材料項目、聚合物添加劑項目、對位芳綸項目有望為公司貢獻利潤增量。預計2022-2024 年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4.96、18.05、24.07 億元,同比增長-31.2%、20.7%、33.3%,對應PE 分別為15、12 與9 倍。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1)原材料及主要產品價格波動引起的各項風險;(2)安全生產風險;

(3)環境保護風險;

(4)項目投產進度不及預期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