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披露2021 年年报,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04%至8.57 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69%至1.05 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45%至1.02 亿元。对此点评如下:
净利润增速慢于收入增速,2021 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04%至8.57 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69%至1.05 亿元。单四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5.57%。
2021 年第四季度,公司营业收入2.36 亿元,同比上升7.02%;归母净利润2566.31 万元,同比下降15.57%;扣非净利润2440.36 万元,同比下降21.02%。
1)收入结构。2021 年新型药用包装材料实现营收7.63 亿元,同比增长17.44%,占总营收比重为89.06%。分产品来看,2021 年软包装产品实现营收6.16 亿元,同比增长17.15%;硬包装产品实现营收2.34 亿元,同比增长29.08%。分地区来看,2021 年国内销售收入7.95 亿元,同比增长20.28%;国外销售收入6197万元,同比增长17.11%。2)期间费用。2021 年公司销售费用为4256 万元,同比减少16.48%;管理费用为5930 万元,同比增长16.44%;财务费用同比下降84.33%至227 万元,主要系上海海顺汇兑损益变动影响。2021 年公司研发投入较大,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5.33%至3288 万元。
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6.33 亿元,用于铝塑膜项目及功能性聚烯烃膜材料项目等。2022 年3 月27 日,公司发布可转债预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33 亿元,除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1.1 亿元外,其他资金将投入铝塑膜项目和功能性聚烯烃膜材料项目,项目计划投入金额分别为3.26、1.97 亿元。根据可转债资金使用可行性分析报告,铝塑膜项目总投资额为4.64 亿元,差额部分由公司自筹,项目建设期为36 个月,项目达产后投资内部收益率(税后)为25.14%,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6.40 年,可年产1.2 亿平米高阻隔功能性铝塑膜。功能性聚烯烃膜材料项目总投资额为2.39 亿元,项目建设期为24 个月,项目达产后投资内部收益率(税后)为24.03%,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5.96 年,可年产3 万吨功能性聚烯烃膜材料。
公司立足原有医药包材生产技术,积极拓展新消费、新能源领域,包括奶酪 棒包装、电子烟包装、锂电池软包装等。公司不断打破产品技术适用边界,利用多层共挤高阻隔技术、精密涂布技术、复合冷成型技术等,开发出高阻隔易剥离热塑成型片材、抗腐蚀锂电池铝塑膜等新产品,应用在新消费、新能源等领域,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公司充分利用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向上延伸到基膜材料端,向下拓展新的应用场景,进入对产品质量要求较高的液体药品包装、高阻隔可回收利用包装、奶酪棒包装、电子烟包装、锂电池软包装等领域,以产品为基点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
投资建议:原材料价格上涨拖累净利率,发行可转债扩充产能,维持增持评级。预计2022~20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1.42、1.80、2.25 亿元,同比增长36%、27%、25%,对应PE 估值31、25、20 倍。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关联审评等政策给医药包材行业带来新机遇。国内医药包材行业集中度较低,对比海外有较大提升空间。公司产品分为软包装、硬包装两大类,过去5 年收入复合增速19%。公司竞争优势包括:客户资源、研发创新、产品质量、团队及管理优势等。产能储备充足,南浔一期、二期投产释放产能增量。着力拓展新消费、新能源等包装领域,预计今年明年开始贡献收入。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超预期上升、新消费包材业务拓展低于预期、铝塑膜业务拓展低于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
事件:公司披露2021 年年報,全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0.04%至8.57 億元,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1.69%至1.05 億元,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長1.45%至1.02 億元。對此點評如下:
淨利潤增速慢於收入增速,2021 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0.04%至8.57 億元,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1.69%至1.05 億元。單四季度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15.57%。
2021 年第四季度,公司營業收入2.36 億元,同比上升7.02%;歸母淨利潤2566.31 萬元,同比下降15.57%;扣非淨利潤2440.36 萬元,同比下降21.02%。
1)收入結構。2021 年新型藥用包裝材料實現營收7.63 億元,同比增長17.44%,佔總營收比重爲89.06%。分產品來看,2021 年軟包裝產品實現營收6.16 億元,同比增長17.15%;硬包裝產品實現營收2.34 億元,同比增長29.08%。分地區來看,2021 年國內銷售收入7.95 億元,同比增長20.28%;國外銷售收入6197萬元,同比增長17.11%。2)期間費用。2021 年公司銷售費用爲4256 萬元,同比減少16.48%;管理費用爲5930 萬元,同比增長16.44%;財務費用同比下降84.33%至227 萬元,主要繫上海海順匯兌損益變動影響。2021 年公司研發投入較大,研發費用同比增長35.33%至3288 萬元。
公司擬發行可轉債募資不超6.33 億元,用於鋁塑膜項目及功能性聚烯烴膜材料項目等。2022 年3 月27 日,公司發佈可轉債預案,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6.33 億元,除用於補充流動資金的1.1 億元外,其他資金將投入鋁塑膜項目和功能性聚烯烴膜材料項目,項目計劃投入金額分別爲3.26、1.97 億元。根據可轉債資金使用可行性分析報告,鋁塑膜項目總投資額爲4.64 億元,差額部分由公司自籌,項目建設期爲36 個月,項目達產後投資內部收益率(稅後)爲25.14%,投資回收期(含建設期)爲6.40 年,可年產1.2 億平米高阻隔功能性鋁塑膜。功能性聚烯烴膜材料項目總投資額爲2.39 億元,項目建設期爲24 個月,項目達產後投資內部收益率(稅後)爲24.03%,投資回收期(含建設期)爲5.96 年,可年產3 萬噸功能性聚烯烴膜材料。
公司立足原有醫藥包材生產技術,積極拓展新消費、新能源領域,包括奶酪 棒包裝、電子煙包裝、鋰電池軟包裝等。公司不斷打破產品技術適用邊界,利用多層共擠高阻隔技術、精密塗布技術、複合冷成型技術等,開發出高阻隔易剝離熱塑成型片材、抗腐蝕鋰電池鋁塑膜等新產品,應用在新消費、新能源等領域,爲公司可持續發展提供新的動力。公司充分利用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較強的技術開發能力,向上延伸到基膜材料端,向下拓展新的應用場景,進入對產品質量要求較高的液體藥品包裝、高阻隔可回收利用包裝、奶酪棒包裝、電子煙包裝、鋰電池軟包裝等領域,以產品爲基點培育新的盈利增長點。
投資建議:原材料價格上漲拖累淨利率,發行可轉債擴充產能,維持增持評級。預計2022~2024 年公司歸母淨利潤分別達到1.42、1.80、2.25 億元,同比增長36%、27%、25%,對應PE 估值31、25、20 倍。一致性評價、帶量採購、關聯審評等政策給醫藥包材行業帶來新機遇。國內醫藥包材行業集中度較低,對比海外有較大提升空間。公司產品分爲軟包裝、硬包裝兩大類,過去5 年收入複合增速19%。公司競爭優勢包括:客戶資源、研發創新、產品質量、團隊及管理優勢等。產能儲備充足,南潯一期、二期投產釋放產能增量。着力拓展新消費、新能源等包裝領域,預計今年明年開始貢獻收入。
風險提示:原材料價格超預期上升、新消費包材業務拓展低於預期、鋁塑膜業務拓展低於預期、行業競爭加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