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业绩低于我们预期
公司公布2021 年业绩:收入33.56 亿元,同比增长16.58%;归母净利润2.04 亿元,对应每股盈利0.51 元,同比减少35.5%。其中4Q21 单季度收入7.91 亿元,同比减少11.85%;归母净利润0.31 亿元,同比减少79.8%。上游原材料涨价和客户订单下滑影响较大,低于我们的预期。
公司4Q21 的单季度营业收入为7.91 亿元,毛利率为10.5%;前三个季度1Q21、2Q21、3Q21 的单季度毛利率分别为16.1%、15.3%、12.6%。四季度毛利率持续下滑,进而导致单季度归母净利润持续下滑。毛利率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上游原材料涨价传导,铜、硅钢等上游材料涨价的影响逐季凸显。公司四季度营收下滑的原因包含下游主机厂客户订单放缓、两轮车业务四季度进入淡季等。
发展趋势
下游整车市场供应瓶颈逐步缓解,预计迎来传统业务修复。公司传统主业以车用电机铁芯为主,2021 年受行业缺芯、上游原材料上涨等,营收和利润增速受到较大影响。我们认为,长视角来看汽车芯片短缺将逐步缓解;短期盈利虽受制于原材料涨价和供给短缺,但中长期将伴随行业改观。伴随整车产销回暖,芯片供应以及大宗价格压力缓解,公司作为上游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有望迎来汽车业务的快速修复。
新能源业务持续快速发展,为公司带来增长动力。公司传统电机零部件业务在细分赛道上具备领先优势,构成公司业绩基本盘,新能源汽车业务将成为未来主要收入贡献者。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的市场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公司凭借多年电机行业的资源积累和技术优势,在新能源汽车定转子总成领域优势明显,与汽车行业头部整车厂、一级供应商以及科技公司等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化。我们预计,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电驱动系统向高功率发展以及双电机车型占比的上升,公司有望凭借在电机领域的领先优势,从定转子铁芯向定转子总成升级,成长为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行业的优质供应商,市场份额持续快速提升。
盈利预测与估值
考虑到上游原材料和芯片短缺对于公司的影响,我们下调2022 年净利润-31.8%至2.6 亿元,新引入2023 年净利润预期3.1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2/2023 年22.1 倍/18.5 倍市盈率。考虑汽车行业的回暖节奏以及公司新能源业务放量节奏,我们维持跑赢行业评级,下调目标价12.20%至18元,对应2022/2023 年市盈率分别为28.0 倍/ 23.4 倍,较当前股价有26.49%的上行空间。
风险
新能源业务拓展不及预期,成本控制不及预期。
21 業績低於我們預期
公司公佈2021 年業績:收入33.56 億元,同比增長16.58%;歸母淨利潤2.04 億元,對應每股盈利0.51 元,同比減少35.5%。其中4Q21 單季度收入7.91 億元,同比減少11.85%;歸母淨利潤0.31 億元,同比減少79.8%。上游原材料漲價和客戶訂單下滑影響較大,低於我們的預期。
公司4Q21 的單季度營業收入爲7.91 億元,毛利率爲10.5%;前三個季度1Q21、2Q21、3Q21 的單季度毛利率分別爲16.1%、15.3%、12.6%。四季度毛利率持續下滑,進而導致單季度歸母淨利潤持續下滑。毛利率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上游原材料漲價傳導,銅、硅鋼等上游材料漲價的影響逐季凸顯。公司四季度營收下滑的原因包含下游主機廠客戶訂單放緩、兩輪車業務四季度進入淡季等。
發展趨勢
下游整車市場供應瓶頸逐步緩解,預計迎來傳統業務修復。公司傳統主業以車用電機鐵芯爲主,2021 年受行業缺芯、上游原材料上漲等,營收和利潤增速受到較大影響。我們認爲,長視角來看汽車芯片短缺將逐步緩解;短期盈利雖受制於原材料漲價和供給短缺,但中長期將伴隨行業改觀。伴隨整車產銷回暖,芯片供應以及大宗價格壓力緩解,公司作爲上游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有望迎來汽車業務的快速修復。
新能源業務持續快速發展,爲公司帶來增長動力。公司傳統電機零部件業務在細分賽道上具備領先優勢,構成公司業績基本盤,新能源汽車業務將成爲未來主要收入貢獻者。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系統的市場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公司憑藉多年電機行業的資源積累和技術優勢,在新能源汽車定轉子總成領域優勢明顯,與汽車行業頭部整車廠、一級供應商以及科技公司等合作不斷擴大和深化。我們預計,隨着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升、電驅動系統向高功率發展以及雙電機車型佔比的上升,公司有望憑藉在電機領域的領先優勢,從定轉子鐵芯向定轉子總成升級,成長爲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系統行業的優質供應商,市場份額持續快速提升。
盈利預測與估值
考慮到上游原材料和芯片短缺對於公司的影響,我們下調2022 年淨利潤-31.8%至2.6 億元,新引入2023 年淨利潤預期3.1 億元。當前股價對應2022/2023 年22.1 倍/18.5 倍市盈率。考慮汽車行業的回暖節奏以及公司新能源業務放量節奏,我們維持跑贏行業評級,下調目標價12.20%至18元,對應2022/2023 年市盈率分別爲28.0 倍/ 23.4 倍,較當前股價有26.49%的上行空間。
風險
新能源業務拓展不及預期,成本控制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