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康耐特光学通过港交所聆讯,为中国最大的树脂镜片制造商,营收规模逾10亿

康耐特光學通過港交所聆訊,爲中國最大的樹脂鏡片製造商,營收規模逾10億

獨角獸早知道 ·  2021/11/29 09:32  · IPO

根據港交所文件顯示,11月28日,上海康耐特光學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耐特」)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國泰君安國際爲其獨家保薦人。

值得注意的是,10月7日康耐特光學第二次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在今年4月1日遞交的申請已失效。

康耐特光學成立於1996年12月5日,並於2010年3月在深交所上市,證券簡稱原爲「康耐特」,這也是旗天科技的前身。2016年10月,康耐特光學收購了上海旗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旗計智能」),以發掘金融服務領域的增長潛力,旗計智能主營業務爲銀行卡增值服務,上市公司更名爲「旗天科技」。

圖片

後來,爲解決金融業務與樹脂眼鏡鏡片製造的平行發展導致了資源競爭及管理層焦點分散,管理層將鏡片業務分拆爲單獨的實體,即本次赴港上市的康耐特光學。

國內樹脂鏡片製造龍頭,營收規模逾10億

招股書顯示,康耐特光學爲中國領先的樹脂眼鏡鏡片製造商,向客戶提供各式各樣的樹脂眼鏡鏡片,包括標準化鏡片及定製鏡片。產品主要爲具1.499、1.56、1.60、1.67及1.74折射率的樹脂眼鏡鏡片。除折射率外,該公司的眼鏡鏡片也以下列鏡片設計區分,即平光鏡片、單光鏡片、多焦點鏡片、及漸進鏡片。

於往績記錄期,康耐特的產品在超過80個國家進行銷售,包括但不限於中國、美國、日本、印度、澳洲、泰國、德國及巴西。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20年,按樹脂眼鏡鏡片產量計算,康耐特光學在中國樹脂鏡片製造商中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約爲8.5%,按2020年的樹脂眼鏡鏡片出口值計算,該公司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商,市場份額約爲7.3%。按2020年樹脂眼鏡鏡片所得收入計算,公司在全球範圍內排名第九,市場份額約爲0.4%,且爲全球十大市場參與者中唯一一個總部位於中國的集團。

作爲國內樹脂鏡片製造龍頭,康耐特光學規模不斷壯大。2018年至2021年前五個月內,公司的營收分別爲8.54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10.59億元、10.93億元、5.38億元;同期淨利潤分別爲7850萬元、1.12億元、1.29億元、6460萬元。

圖片

分產品來看,標準化鏡片是公司的營收主力,佔總營收比例約八成。2018年至2021年前五個月內,標準化鏡片的營收分別爲7.03億元、8.79億元、8.88億元、4.19億元,佔總營收比例分別爲82.3%、83.1%、81.2%、80.9%、77.8%;定製鏡片的營收分別爲1.40億元、1.69億元、1.98億元、1.16億元,佔總營收比例分別爲16.4%、15.9%、18.1%、21.6%。由此來看,標準化鏡片的市場表現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康耐特光學的生存境況。

就地區而言,亞洲包括中國是康耐特光學的銷售重地,兩者合計佔總營收比例約五成。2018年至2021年前五個月內,亞洲(除中國外)銷售收入分別爲3.15億元、3.98億元、2.92億元、1.36億元,佔總營收比例分別爲36.9%、37.5%、26.7%、25.2%;中國銷售收入分別爲1.26億元、1.69億元、2.60億元、1.35億元;佔總營收比例分別爲14.7%、16%、23.8%、25.1%。值得關注的是,康耐特光學國內市場增速明顯,2018年至2020年三年年複合增長率達27%。

正如上文所說,貢獻八成營收的標準化鏡片市場表現,決定了康耐特光學的增長潛力。

然而,無論是從銷量還是售價,公司的標準化鏡片增勢都出現放緩現象。2018年至2021年前五個月內,公司標準化鏡片的銷量分別約爲9873.2萬件、1.09億件、1.05億件及5115.9萬件;同期標準化鏡片的平均售價分別約爲7.12元、8.04元、8.44元及8.14元。量價增勢均放緩,對康耐特光學並不樂觀。

具體來看,康耐特光學的標準化鏡片產品主要分爲1.499、1.56、1.60、1.67及1.74折射率的樹脂眼鏡鏡片。隨着折射率的提高,鏡片的價格也就越高。比如折射率1.74的鏡片,2021年前五個月內的平均售價爲49.41元/件,而同期折射率1.499的鏡片僅爲4.93元/件。

圖片

其中,折射率1.499的鏡片對康耐特光學的收入貢獻最大。2018年至2021年前5個月內,該鏡片產生的收入分別佔同期標準化鏡片所產生總收入約38.9%、33.1%、33.5%及32.7%。折射率1.499的鏡片久居營收支柱地位,其他競爭力更強的產品成長速度不快,對康耐特光學而言是一個危險信號。

因爲一般而言,除折射率外,附加功能越多,售價越高。當公司推出新鏡片產品時,一般享有更大的定價靈活性,但隨着有關鏡片產品進入市場的時間延長,其更容易受到市場上可比產品的市價波動影響。例如,2018年,康耐特光學折射率爲1.499的短漸進式標準化鏡片的售價爲每塊3.0元至3.8元。隨後,2020年該產品的售價降至每塊2.8元至3.6元。

核心產品售價一路走低,導致公司的毛利率低於同行。2018年至2019年,公司的毛利率分別爲30.6%、33%,明顯低於同行明月鏡片主營業務毛利率44.78%、51.24%。更低於面向終端消費者,議價空間較大的眼鏡零售商,比如博士眼鏡2019年毛利率爲71.17%。

爲了改善經營狀況,康耐特光學主要通過以下兩種方式來增強盈利能力,鞏固市場地位及增加市場份額。
其一,增加折射率較高的標準化鏡片產能,以產能帶動銷量,佔領市場。招股書顯示,完成上海生產基地和江蘇生產基地的兩期擴展計劃後,公司標準化鏡片及定製鏡片的產能估計每年將分別增加約1920萬件及約440萬件。值得關注的是,康耐特光學擬利用新的生產設施生產折射率爲1.67及1.74的樹脂眼鏡鏡片,過去三年,兩者總銷量複合年增長率約爲19.2%。

其二,計劃向毛利率更高的下游零售發展,從而改善盈利能力。根據招股書,康耐特光學已建立零售店面,並通過電子商務平台銷售有自有品牌樹脂眼鏡鏡片的眼鏡,向利潤率更高的下游發展。此種做法不僅能改善毛利率水平,還能進一步提高公司的品牌知名度。

眼鏡行業前景明朗,產業中游不確定因素尚在

衆所周知,隨着視力障礙患者不斷增長以及及視力矯正需求的逐步擴大,全球眼鏡鏡片行業的市場容量還是非常大的。東興證券指出,根據2019年數據來看,目前全球近視患者數量達到約14億人,中國近視患病人數已超過6億人。而由於我國近視人口在2017年已經達到約6.5億人,2012年到2017年CAGR爲7.63%,根據7.63%的複合增長率來看,預計在2020年我國近視人數可達7.1億人。

這一點也在康耐特光學的招股書中披露的數據得到證實。招股書顯示,樹脂眼鏡鏡片廣泛用於眼鏡鏡片及太陽眼鏡鏡片。全球樹脂眼鏡鏡片的零售銷售價值總額由2015年的324億美元(約2119億人民幣)增加至2020年的358億美元(約2341億人民幣),複合年增長率爲2.3%。預期市場規模將於2020年至2025年增至465億美元(約3041億人民幣),複合年增長率爲5.4%。

除此之外,在其它諸多利好因素的助推之下——比如漸增的購買力、對視力健康的意識提高等,康耐特光學所處的樹脂鏡片行業發展空間有望進一步擴大,前景明朗。不過,雖然康耐特光學所處的行業市場容量值得期待,但作爲行業中游的公司,不確定性因素較大。

圖片

從上下游鏈條看,由於原材料和市場均在國外,康耐特光學屬於明顯的「兩頭在外」的風險敞口型公司。具體而言,上游康耐特生產鏡片的主要原材料是樹脂單體,而這些樹脂單體原材料主要依賴進口——其最大的供應商是日本一家化工公司,採購金額佔採購總額的比重常年在40%以上),而由於原材料主要依賴進口,這將容易造成採購成本較高,並且增加了不確定因素。

下游而言,康耐特光學的業務也主要分佈在海外,按出口值計算,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商。而業務銷售依賴海外市場,這將意味着其很容易受到全球性波動因素、匯率因素等風險影響,以前期金融危機影響爲例,國外需求大幅下跌之際,康耐特光學的銷售也受到了直接衝擊,銷量下滑。總之,康耐特光學屬於「兩頭在外」的風險敞口型公司,很容易受到上游和下游擠壓,這一點在毛利率上體現的最爲明顯。

不過就目前來看,康耐特光學作爲國內最大的樹脂鏡片製造商,有着領先優勢,且行業前景十分明朗,未來的發展還是值得期待的。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