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年底公募基金调研动向大曝光!这些股要火?

年底公募基金調研動向大曝光!這些股要火?

證券時報APP ·  2021/11/28 09:28

中國基金報記者 曹雯璟

2021年進入倒計時,基金年度業績決戰已拉開序幕。從最新戰況看,“翻倍基”的數量處於持續變化中。另一邊,年底公募開啟密集調研模式,為明年投資佈局做準備。

多位基金經理表示,臨近年尾是一個比較好的配置時點。對於股票而言,通常會出現春季躁動,而且當前央行呵護流動性,所以跨年配置上也是比較好的時點。

頭部公募組團調研“北交所”龍頭

截至11月26日,北交所開市運行僅10個交易日,據不完全統計,已有23家北交所上市公司獲得機構青睞,合計調研次數為28次,參與機構數合計為223家,基金公司成為調研主力,高達75家。其中旭傑科技、浩淼科技和晶賽科技等均接待過兩次機構調研。

具體來看,11月18日至19日,北交所開市首周,星辰科技就接待了廣發、華夏、萬家基金等4家機構電話及現場調研,11月24日,星辰科技再次獲萬家基金二次調研。11月19日華夏、廣發、滙添富、易方達、南方、嘉實、大成、萬家基金8家公募基金,集體調研了北交所的市值前兩名——貝特瑞、連城數控。11月22日,根據三家北交所公司公告,萬家基金、興證全球基金、平安養老保險、建信基金、滙安基金等10家機構調研了蘇軸股份,易方達基金等4家機構調研了森萱醫藥,滙添富基金等5家機構調研了同享科技。11月25日長虹能源公告稱,已接待了包括華夏基金、萬家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調研。

從調研內容來看,關注問題包括“公司產品應用場景”“未來行業需求”“公司行業地位和競爭格局”等,此外,核心技術優勢以及研發投入情況成也為機構關注的重點。

滬上一位中型基金公司投研總監表示,公募“調研熱”背後,或許意味着明年一批新基金產品的籌備。整體來看,頭部基金公司正在加速佈局北交所,對新能源、TMT、生物醫藥、互聯網、消費升級等領域興趣濃厚。

永贏穩健增強基金擬任基金經理常遠表示,專精特新企業中有上千家為單項冠軍企業,當下α屬性較強,會關注優選賽道的北交所上市與專精特新名單重疊的公司。

銀行、食品股被公募集中調研

從行業來看,11月,工業類板塊接受機構調研的公司最多,其次是信息技術類板塊。此外,被調研公司分佈較密集的行業還包括材料、可選消費、醫療保健、日常消費、金融等。其中,銀行股、食品股成為市場關注的重點。

截至11月26日,位居本月基金公司調研頻次之首的是榨菜界“茅臺”涪陵榨菜。11月已獲得99家公募調研,其中包括南方基金、富國基金等,明星基金經理朱少醒也現身其中。調研內容主要包括公司提價計劃,原料價格上漲原因及趨勢,庫存情況,渠道下沉進展和成效,電商渠道佈局等。

此外,11月銀行股短期小反彈引起了市場關注,本月合計88家基金公司參與調研寧波銀行,位居本月基金公司調研頻次第二。其中包括易方達基金經理張坤,以及睿遠基金、南方基金、華夏基金等多家知名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經理或研究員。從調研內容來看,公募基金關係的問題主要有風險管理、業務重心、金融科技發展情況等。

此外,海亮股份(87次)、華利集團(77次)、新宙邦(67次)、智飛生物(64次)、海爾生物(63次)、利亞德(57次)等個股被基金公司調研次數居前。

永贏穩健增強基金擬任基金經理常遠認為,消費行業未來政策的影響現在依然無法下定論,但是一些優質公司在做組織架構或銷售網絡的調整,一旦行業見底這些公司將具備很好的成長性和投資價值。從部分消費品龍頭公司近期行為看,開始因成本上升嘗試提價,對於那些具有品牌和渠道優勢的公司來説,下游對提價的接受度及相關公司的庫存情況可能進一步改善,中短期可關注這類邊際好轉的公司。

臨近年尾仍是較好配置時點

臨近年底,基金經理在忙於調研的同時,也在反覆考量如何進行明年的投資佈局。多位基金經理表示,投資佈局需要以變應變。目前來看,偏向均衡的配置成為很多機構的選擇。

永贏穩健增強基金擬任基金經理常遠表示,基本面短期觸底,中短期較為樂觀,適度佈局通脹,等待政策催化。伴隨全球經濟逐漸步入後疫情時代,他認為未來一段時間的經濟發展韌性依舊很強,將採用均衡的投資策略,自下而上選股力爭實現更多超額收益。具體行業上,他看好回調幅度大、具備長期發展性和22年景氣度較好的細分賽道及其個股,如消費、新能源、碳中和、專精特新等相關行業的優質標的。

國泰融安多策略、國泰事件驅動基金經理林小聰表示,2022年會尋找超預期,聚焦新變化。從整體來看,經濟向下、流動性向上、政策向上。看半年到一年維度對市場偏樂觀。但在其中會比較警惕與宏觀經濟高度相關的品種(盈利預測下調的風險比較大)。關注消費升級”+“產業升級”兩大投資主線,比如新消費、新能源汽車與汽車智能化、半導體、光伏+儲能等。

太平睿慶混合擬任基金經理陳曉表示,明年會兼顧價值和成長,把握好行業中的好公司:一是景氣度長期改善且產業中長期發展和資本形成共振的板塊,包括新能源、科技產業鏈和先進製造業等偏硬科技的方向。二是業績比較穩健的消費、醫療等行業。三是一些細分子板塊的龍頭股,如銀行、化工、汽車等板塊中存在不少有發展潛力的公司。

滬上一位“固收+”基金經理表示,臨近年尾其實是一個比較好的配置時點。對於債而言,年末資金通常比較緊張,由此帶來的收益率上行其實是比較好的時點;對於股票而言,通常會出現春季躁動,而且當前央行呵護流動性,所以跨年配置上也是比較好的時點。對2022年的市場,他認為債券和股票都會有階段性、結構性的機會。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