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爱乐达(300696):主机厂重点型号放量叠加产能释放 航空全流程企业业绩持续高增长

愛樂達(300696):主機廠重點型號放量疊加產能釋放 航空全流程企業業績持續高增長

安信證券 ·  2021/08/24 00:00

  事件:

  2021 年8 月23 日晚,公司發佈2021 年半年報:2021H1 實現營收2.26億元,同比增長100%,實現歸母淨利潤1.08 億元,同比增長90%,符合預期,扣非歸母淨利潤1.06 億元,同比增長104%。

  點評:

  1)主機廠重點型號放量+產能釋放,業績快速提升,航空全流程優勢凸顯。

  2021H1 實現營收2.26 億元(+100%),實現業績的快速提升,主要系一方面公司參與的相關軍品型號產品逐步量產,訂單持續增長;另一方面,公司相關工序產能陸續釋放,特種工藝方面則在提升產能利用率的同時繼續提升產能。隨着我國航空航天產業發展和主要客户重點型號逐漸放量,公司航空零部件全流程能力優勢凸顯,核心受益本輪行業市場規模的擴大。

  單季度產能逐步釋放,全年業績增長可期。2021Q2 實現收入1.18 億元(+84%),淨利潤0.61 億元(+101%),收入和利潤絕對值均為歷史最高水平,反映產能不斷釋放貢獻業績;考慮到公司的收入確認在下半年尤其四季度較多,我們認為隨着產能的逐步釋放,公司全年業績增長可期。

  2)量升價降符合一般市場規律,毛利率有所下降但期間費用率大幅改善,整體盈利能力影響較小仍然處在高位。2021H1 實現歸母淨利潤1.08 億元(+90%,扣非淨利潤增速104%,增速高於營收),歸母淨利潤增速略高於營收,毛利率和費用率來看:2021H1 毛利率同比下降11.04pct 至62.67%,一方面系業務增長,人員薪酬、設備折舊增加,同時與上年同期比較結算產品結構差異影響;此外我們認為公司下游重點型號放量,預計價格有所下降導致;但2021H1 期間費用率為6.44%,同比改善6.31pct,二者疊加導致淨利率小幅下降。我們認為量升價降符合一般市場規模,量的提升是數倍的(降價情況下收入仍然有100%的增長),而價格的變化相對有限,公司整體盈利能力受影響較小,仍然保持在較高水平。

  3)加速擴產應對下游高景氣;現金流轉正,經營模式有所改善。

  期末在建工程較期初增長4.2 倍,根據年報系採購設備增加,反映公司處於加快擴產階段,預示下游主機廠當前需求旺盛。期末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入0.36 億元,去年同期淨流出0.53 億元,主要系營收增長,回款增加,我們認為或系行業經營模式有所改善所致;

  中航工業下屬某主機廠機加和熱表處理領域戰略合作伙伴,軍機業務直接受益我國戰機放量。根據《World Air Forces 2020》數據,與美國相比,我國戰鬥機存在數量不足、代際老舊劣勢,與我國“以四代裝備為骨幹、三代裝備為主體”戰略空軍目標有很大差距。“戰略空軍”導向下,我國戰機亟需裝備,推動我國航空裝備換裝列裝加速,四代戰機將處於快速爬坡上量  階段。中航工業明確“強核心,大協作”,公司是中航工業下屬某主機廠機加領域和熱表處理領域戰略合作伙伴,多次獲得中航工業下屬飛機制造單位頒發的“優秀供應商”稱號,客户合作關係穩定,將顯著受益這一進程。

  國產民機配套市場空間巨大,國際轉包業務有望進一步拓展。公司目前主要從中航工業集團下屬單位承接國產民機配套及國際轉包生產業務。中國航空工業預計未來20 年,中國民用航空市場需要補充7630 架價值超過1萬億美元的客機,根據機體零部件價值佔約30%,可預見的市場規模將超3000 億美元;同時,國際航空轉包業務持續增多,其中A320 增幅比較明顯。公司2019 年取得法國賽峯(Safran)起落架相關零組件正式產品全工序生產訂單,開始承接國際業務,並陸續發展直接業務,我們認為公司國際轉包業務有望進一步拓展。雖然民機業務短期受到疫情的影響,但是長期來看增長空間充足,預計公司民機業務佔比不斷提高。

  特種工藝已有收入體現,產能利用率提升有望提高公司整體效益。公司是某主機廠機加和熱表處理領域唯一的戰略合作伙伴,2019 年公司無損檢測、陽極氧化、噴漆、鍍鉻、鍍鎘、鍍鋅鎳等特種工藝線正式投產,2020年公司特種工藝各產線產能逐步釋放,航空零件全流程能力全線貫通。預計伴隨着產能利用率的提升,特種工藝業績貢獻將逐步提升。

  着力裝配業務能力建設,航空零部件全流程能力優勢凸顯。公司定位航空零部件全流程製造,部組件裝配為重點發展方向。公司是某主機廠四家部組件裝配單位之一,自2018 年陸續開展組件裝配業務,2020 年公司取得主機廠裝配資質,獲得某型無人機中機身大部件裝配訂單,並獲得該機型前機身、中機身和後機身對合裝配任務,目前公司已經完成無人機大部件裝配,下一步將向有人機繼續拓展,隨着我國航空航天產業發展和主要客户重點型號逐漸放量,公司航空零部件全流程能力優勢凸顯,核心受益本輪行業市場規模的擴大。

  定增佈局智能製造,促進產能與產業雙提升。為滿足未來市場需求增長,公司積極佈局增加產能,2020 年9 月公告募集資金5 億元已於近期完成,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的淨額全部用於“航空零部件智能製造中心”與“補充流動資金”項目,項目建設週期42 個月,項目建成並完全達產後,預計每年可實現收入2.34 億元,淨利潤6,002 萬元,考慮到當前下游需求旺盛,本次產能擴充能夠保障公司未來數年的高增長。

  投資建議:公司專注航空製造領域17 年,在航空結構件精密製造方面優勢明顯,具備航空零部件全流程製造能力。公司是中航工業下屬某主機廠機加和熱表處理領域戰略合作伙伴,顯著受益軍機放量;考慮到特種工藝已有收入體現,裝配業務有望起量以及未來在國際轉包、國內民機等民機業務的佔比的不斷提升等驅動因素,預計2021-2023 年歸母淨利潤2.43、3.57 和4.89 億元,對應估值54X、37X 和27X,維持“買入-A”評級。

  風險因素:軍機換裝列裝不達預期;民機業務不達預期;特種工藝產線產能達產不及預期。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