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亚盛集团(600108):种植产业链景气度回暖 公司利润逐步释放

亞盛集團(600108):種植產業鏈景氣度回暖 公司利潤逐步釋放

華西證券 ·  2021/08/12 00:00

  分析判斷

  公司是甘肅省規模最大的農業類上市公司

  公司設立於1995 年,是甘肅省農墾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旗下的上市公司。歷經26 年的穩健發展,亞盛集團已成爲一家集農作物種植、農產品加工、農業技術研發、農資服務、節水設備生產、商貿流通爲一體的大型現代農業企業集團。公司以現代農業爲主線,建立了“集團母公司-專業子公司-基地分公司”縱向一體化管理體制,集團母公司整體謀劃產業發展,專業子公司進行產業龍頭帶動,基地分公司負責優質農產品種植。2011-2020 年,公司營業收入從14.70 億元穩步提升至31.32 億元,年複合增速8.77%。2021Q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62 億元,yoy+38.24%;實現歸母淨利潤0.31 億元,yoy+405.39%,主要系今年一季度疫情影響因素減弱,公司加大銷售力度,業績同比實現增長。

  玉米供需缺口擴大,種植產業鏈步入景氣上行週期玉米方面,從供給端來看,2016 年玉米臨儲收購政策取消之後,玉米庫存正式進入去化週期,價格長期低迷,拖累播種面積連年下滑,而進口占我國玉米消費量始終處於較低水平,對國內玉米供需格局影響有限。從需求端來看,在前期養殖高盈利刺激下,生豬產能恢復速度較快,我們判斷,未來2-3 年,隨着生豬產能的快速釋放,飼用玉米需求將持續趨旺,支撐玉米價格維持高位。水稻、小麥方面,水稻、小麥作爲玉米的替代品,在玉米價格維持高位的背景下,替代需求也會逐步釋放,價格有望溫和上漲。玉米、小麥、水稻等主要農產品價格普漲將帶動種植產業鏈景氣度回暖。

  公司土地資源優勢顯著,生產產品品種多樣

  公司的自有產權農業用地面積在全國農業類上市公司中名列首位。現代農業以產業化、集約化生產爲主要特徵,而規模經營、集約化生產的前提是農業生產企業必須擁有數量龐大、集中連片的土地資源。鑑於公司擁有豐富的土地資源,公司可極大提高良種的推廣率和機械化作用的覆蓋率。目前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是大基地和科技支撐,優勢是標準化、綠色化生產全覆蓋。公司生產產品品種多樣,有廣泛的市場基礎,其中食葵、苜蓿草、馬鈴薯、果品和啤酒花等都有其獨特優勢,有望爲公司未來利潤釋放提供支撐。

  投資建議

  種植產業鏈景氣度回暖,公司農業板塊業績有望呈現上行趨勢。

  我們預計, 2021-2023 年, 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爲42.39/51.36/62.40 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爲1.72/2.87/3.97 億元,對應EPS 分別爲0.09/0.15/0.20 元,當前股價對應PE 分別爲35/21/15X,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

  自然災害風險,產品技術研發風險,農產品價格波動的風險。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