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港交所再创新高!一文回顾港交所命运的五个历史性时刻

港交所再創新高!一文回顧港交所命運的五個歷史性時刻

格隆汇 ·  2020/07/02 14:25  · 熱門

7月2日,2020年下半年港股第一個交易日,港交所漲4%,再創歷史新高,市值達4351億港元。

自從上市新規實行以來,越來越多新經濟、生物科技公司在港交所上市,阿里巴巴、網易、京東等明星中概股也陸續在港二次上市,港交所迎來高光時刻。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在港交所上市二十週年之際,發表題為《388,好球!》的網誌慶祝,表示:

在過去的十年裏,香港交易所經過不懈的努力,在三個方面實現了重大的突破:

  • 通過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我們實現了對大宗商品業務「零的突破」,對國際拓展"零的突破"

  • 通過滬深港通、債券通,我們實現了在人民幣資本項目管制環境下中國與世界資本市場互聯互通的突破

  • 通過對上市規則的重大改革,我們實現了擁抱新經濟,擁抱新科技的突破

本文回顧了港交所五個歷史性時刻。

2000年6月27日,香港交易所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交易。按照前復權的上市發行價計算,港交所20年的漲幅為163倍,年均複合收益率為29%。

長期來看,港交所的股票之所以能夠提供如此高的投資回報,是因為它一直維持高增長的屬性;然而香港的經濟體量、人口增長、以及市場縱深都非常狹小,不足以支持港交所的長期增長性。

事實上,港交所的高增長性來源於其歷史上多次轉型,每一次都準確地捕捉到當時全球經濟發展的最前沿脈搏,從不掉隊,使其從一個亞洲二流的區域性交易所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發行與集資中心,進而朝着財富管理中心發展。

縱觀港股的歷史,有五次重大轉折,為港交所提供了五次重大機遇。本文帶您回顧這五次重個歷史性時刻,重温港交所發展的歷程,總結成敗得失,作為港交所上市20週年紀。

前言 初識股災(1973)

1973年3月9日,香港恆生指數創股市建立以來的新高1744.96點。自1972年1月恆指盤桓見底(323點)以來,一年左右的時間裏,大盤翻了5.5倍。

在1972-1973年間,當時的「華資地產五虎」——長江實業、新鴻基地產、恆隆地產、合和實業、大昌地產——全部上市,成為當時港股史上最大的IPO潮。

1972年10月,牛奶公司遭遇英資地產大佬「置地公司」的敵意收購,置地擬透過「二換一」敵意收購,牛奶公司大股東通過增持抬高股價防禦。

大盤登頂、IPO扎堆、天量融資、巨無霸級併購……這是一場史無前例的瘋狂。

由於當時上市公司屬於稀缺資源,只要想上市就要賄賂交易所。加之監管尚不健全,引來不少希望上市一夜暴富的騙子公司,通過造假的財務數據,圈錢後便跑路。

資本家的無限遊戲,在民間幻化成一場 「股市造富」運動。

無知無畏的人們瘋狂地衝入股市,彷彿晚了一步,就會錯過從此財務自由的機會。為了給股市降温,交易所使用消防水龍頭射向人羣,都不起作用。最終,1973年3月9日,恆指以1774.96點收盤,成為此次瘋狂牛市的頂點。

在隨後的兩個月裏,恆生指數跌去三分之二的價值,在5月9日見到656.03點的低位。稍微反彈之後,繼續下跌。漫漫熊市持續了1年零9個月,直到1974年12月10日(150點),才終於見底,累計跌幅已超過90%……

談起港股與港交所的歷史,就不能不提1973年這次股災;不僅因為這是港股史上第一次股災,而且這是港英殖民地時期,在資本沒有任何約束、中小投資者沒有任何保護的前提下,一場赤裸裸的財富掠奪戰。

引發1973股災的原因,以及股災所暴露出的問題,是香港這個金融市場的野蠻原核,也是嗣後所有改革的出發點。

1、四所合併(1986)

1986年4月2日上午10點,時任香港財政司司長彭勵治(Bremridge),在港交所的電子交易系統中按鍵下單,買入100股太古洋行的股票。

這筆示意性的交易,正是剛剛完成「四所合併」而組建起來的香港聯合交易有限公司(簡稱「聯交所」)的第一筆交易。

當天恆生指數收盤1603.27點,大盤成交3300萬股,成交金額2.26億港元。

從這一天開始,香港股市結束了「四龍治水」的局面,聯交所成為香港唯一合法的證券交易所。新成立的港交所的第一任主席,便是李福兆。

李福兆,祖籍廣東,1929年生於香港,是早期香港銀行家族李佩材的長子孫。在世代為商的家庭環境的薰陶下,李福兆在美國留學畢業後,便早早地投身證券行業,嶄露頭角。

當時香港的證券行業完全被英國人壟斷,華商作為當時正在崛起的勢力,為了謀求上市融資,不得不賄賂當時證券交易所的董事局,風氣敗壞如斯。

1969年,李福兆決定,憑藉自己的才華與人脈,開設一家華人自己的證券交易所。這便是後來的遠東交易所(俗稱「遠東會」)。

隨後,1971年,金銀證券交易所成立,俗稱「金銀會」;1972年,九龍證券交易所成立,俗稱「九龍會」。與成立最早的香港證券交易所(香港會)形成「四所並立」的格局。

交易所「四所並立」的局面給香港的金融業造成很大的麻煩,形成了大量的監管真空區,風險與隱患越來越大。

雖然當時的華人都知道合併是大勢所趨,但是以英國人為主導的香港會內部卻產生了較大的分歧——形成了主張合併與反對合並的兩派。而「香港會」內部的分歧最終導致1977年「香港會」與「遠東會」的合併計劃泡湯。

但這終究是一個插曲。自從1974年成立「香港證券交易所聯會」(HK Federation of Stock Exchange)以來,四間交易所之間就未來發展的討論與協商越來越頻密。

最終,1986年,「四所合併」的方案敲定;四家交易所定於3月27日收盤後停止各自的交易,而4月2日開始,在新成立了聯交所開盤交易。而作為對四所合併貢獻最大的李福兆,便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新組建的「聯交所」的第一任主席。

1986年3月27日,恆生指數收盤1625.94點。

出任聯交所主席後,李福兆的命運的急轉直下可謂戲劇性。儘管早在1969年,正是因看不慣英國人壟斷上市資源收受賄賂而成立「遠東交易所」;然而在聯交所成立之後,1988年,李福兆卻因涉嫌受賄被廉政公署拘捕,判處四年監禁。

這彷彿是命運與李福兆開的一個天大的玩笑。

畢竟,證券是一個高風險的行業,離錢太近,離人性太近,機會天天有,誘惑到處是:如何把持住自己,不容易。

李福兆出獄之後,在泰國隱居,變得低調而收斂,在外人面前,則常用蘇東坡的詩自我嘲解:「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唯願吾兒餘且魯,無災無患到公卿。」

四所合併,註定是港股與港交所當代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而論李福兆對於當代港交所的貢獻,則不啻為實際意義上的創始人。

在李福兆轉身隱去之後,港交所的歷史與命運,便交與下一位舵手。

2、「李業廣上書」(1993)

1993年7月15日,香港聯交所交易大廳人頭攢動,喜氣洋洋。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一天,每一位嘉賓手中都拿着一紮啤酒——青島啤酒。

當天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的青島啤酒,是第一隻內地公司以H股形式在香港上市集資的股票。青啤H股成功上市,翻開了香港股市歷史上嶄新的一頁。而提出「H股」這個理念的,是時任港交所主席李業廣。

20世紀90年代,正在崛起中的中國企業,對資金的需求愈發強烈;然而此時中國內地的財富積累尚不足以為企業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於是,引進外資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

當時擔任港交所主席的李業廣,深諳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以及內地企業對資金的需求,迅速意識到兩者結合可能產生的巨大效應。

於是,在1992年,李業廣給當時的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先生「上書」,陳述內地國企赴港上市的構想。這一事件史稱「李業廣上書」。

在李業廣之前,港股市場的上市公司大多是香港本地企業與英資企業,例如長和、太古、置地、港燈、中電、中華煤氣之類。而國企想要在香港市場募集資金,大多為借殼上市或通過附屬子公司上市紅籌架構。

例如1986年招商局和兆亞國際組成新思想公司注資友聯銀行(今工銀亞洲);1990年中信入股泰富發展,並注資國泰航空、港龍航空等,形成現在的中信泰富;以及1992年,招商局附屬公司海虹股份在港上市,成為第一隻紅籌股。(海虹股份上市後幾個月內,股價就從上市的2.8港元,飆升至15港元,可見資金對優質國資標的的需求之甚。)

李業廣上書之後,國企可以直接在港股市場上市。自此,香港市場開啟了「H股」時代。

根據港交所披露額數據,1993年開始,內地企業不論是以紅籌架構還是H股方式上市的數量與集資金額迅速增加。截至2019年底,內地企業以H股和紅籌架構方式上市集資總額超過4.7萬億港元。

在2007-2008年國企赴港上市的頂峯階段,H股+紅籌架構企業曾一度主導香港股市,兩者市值在香港全市場佔比在2008年曾超過80%!

國企赴港上市,為曾經的香港股市打下了深深地烙印,深遠地改變了港股市場,也助力香港連續多年成為全球最大的IPO市場。

當年那一波H股上市的影響持續至今。列數至今為止香港集資金額最高的10家公司,除友邦保險、百威亞太之外,其餘八家都是中國企業;且除了阿里巴巴和中國聯通之外,全部為國企H股。

李業廣上書與國企赴港上市,為香港股市注入了「內地基因」與「改革基因」,是港交所史上最重要的改革之一。

在2006年李業廣退休之後,經歷了夏佳理(Ronald Arculli)時期短暫的調整(這段時期史稱「李規夏隨」,即李業廣定下的框架,夏佳理因循承襲)後,港交所迎來了她的下一位改革家——李小加。

3、互聯互通(2014)

2014年11月17日,港交所大廳喜氣洋洋,作為連接香港市場與內地股市的制度安排「互聯互通」其中之一的「滬港通」正式落地。兩年之後,2016年12月8日,深港通開通。至此,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架構全部完成。

然而,作為連接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的基礎性制度安排,滬港通剛剛開通的時候,卻既不叫好,也不叫座。2014年11月17日滬港通開通首日,恆生指數不升反跌,收市報23797.08點,跌幅1.21%。北向資金額度在下午1點55分用盡,但南向資金成交冷淡,只用了總額度的17%。

第二日,2014年11月18日,恆生指數繼續下跌,全日跌幅為1.13%,而互聯互通交易繼續冷卻,北向通與南向通的使用額度分別僅為37%和7.6%。

隨後兩天,恆指繼續下挫,兩日跌幅分別為0.66%和0.10%。互聯互通的成交接近冰點。

開通一週即遭遇寒流,然而作為時任港交所CEO的李小加先生,對此卻相當樂觀。他説:我們是負責建橋的,橋建起來,不怕沒有人走。

李小加先生對互聯互通的積極態度,並不是拍腦袋,而是基於他對當今時代香港與內地關係的新格局而提出的。

隨着中國經濟增長與居民財富的積累、以及上海和深圳作為內地本土金融中心的迅猛發展,香港曾經作為國際資金進入中國的跳板、以及中國企業海外集資的平臺的地位逐漸弱化;相反,香港作為中國居民接觸到海外資本市場的優質標的與優質產品的意義,在逐漸凸顯。海外房產配置、美元保單等生意在香港的興起,絕非偶然。

這個時候,香港的意義不僅在於讓外面的錢流入到中國,也在於幫助中國的錢有序地參與到對海外優質資產的投資。

隨後幾年之中,李小加的遠見越來越得到證實。從2015年開始,隨着行情轉暖,滬港通為港股市場迎來了第一波內地資金。

2015年4月8日,恆生指數大漲961點,收盤漲幅3.8%。港股通單日使用額度105億於當日下午2時09分用盡。大牛市的行情自此引爆;然而如曇花一現,來得快去得快。

但在隨後幾年之中,北上資金與南下資金開始為A股和港股市場結構帶來一些長期的、深遠的、有益的改變。

2017年,南下資金的「買買買」造就了港股史無前例的大牛市。這一年,許多股票在南下資金的推動下,創歷史新高,股價漲幅數以倍計。

2018與2019年,隨着越來越多的全球股票指數將A股納入選股範圍,導致大量被動基金(ETF)借道陸股通增持A股,到目前,外資已經成為A股投資者生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19年,北上資金平均每日成交金額超過400億元人民幣,南向資金超過100億元港幣。A股與港股兩市的聯通與互動效應已經非常重要。

4、「同股不同權」(2018)

2018年7月12日,修葺一新的港交所上市儀式大廳裏,屏幕下方擺了四面金色大鑼。這已經是上市儀式大廳能夠容納的極限。

即便如此,在這一天上市的8家公司,八位負責人,仍然不得不兩人「共享」一面鑼——上市太火爆,鑼不夠用了。

這八家公司(指尖悦動、英恆科技、弘陽地產、齊屹科技、映客互娛、天立教育、人和科技、恆偉集團)倒沒什麼太出名的,但是八家公司同一天上市,説明這一年港股IPO這個市場的極度火爆。

這一切都要歸功於2018年4月修訂上市規則的「新政」。

港股長期以來令人詬病之處,也在於金融和地產公司太多,新經濟公司很少;特別是不允許同股不同權的科技創業公司上市,使得港股錯過了科技與互聯網繁榮的十年。

對於這一點,特別由此導致的在2014年港交所與阿里巴巴IPO失之交臂,港交所掌門人李小加表現出惋惜。他説,丟掉一家公司對於港交所也許不是什麼大事,但是如果因此而錯過整整一代科技創新型公司以及新經濟公司,那就是重大損失。

2018年4月,港交所推出上市新規,接受接納「同股不同權」的公司、以及「尚無盈利史」的公司上市;「同股不同權」的公司,在股票代號後面添加英文字母W(weighted),而生物醫藥公司在代號後添加B(biological)。這兩項新政,將遺留自港英時期傲慢僵化的規則破除一空。

隨後,大量同股不同權與生物醫藥公司如過江之鯽,紛紛登陸港股。

雖然2018年行情波動較大,許多公司上市之後都破發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只要把公司吸引來上市,就等於為市場增加了好的標的;如果是有潛力的公司的話,用不了多久就會跑出來。

到今天,諸如美團、海底撈等公司,已經發展成為資金追逐的牛股。

5、中概股迴歸(2020)

今年6月,人們突然之間意識到,2018年4月推出的上市新規,竟然為港交所留下了一個巨大的彩蛋——中概股歸回。

遙想當年,2000年6月,港交所作為上市公司,登陸港股市場,代號388,當時正值那一波科技泡沫(.com bubble)的頂峯期;然而,由於港股上市規則限制,導致從那之後崛起的一大批中國科技企業不得不遠赴美國上市。

從2000年開始,香港市場的科技公司少之又少,直到2018年之前,還是掰着手指頭數得過來的那幾家,騰訊、中興、舜宇光學、瑞聲科技、電訊盈科;而這其中,與互聯網沾上邊的,恐怕只有騰訊。

李小加説的不錯,這20年,港股錯過了整整一代科技企業。

然而歷史就是這麼捉摸不定。

2020年,隨着中美摩擦升温,許多中概股開始考慮迴歸港股甚至A股科創板上市,作為抵禦地緣政治風險的方式。出現了一種奇觀:當年因為同股不同歸規則無法在香港上市,繼而遠赴美國上市的中國科技公司,現如今開始排着隊「回家」。

今年6月,正值港交所上市20週年之際,已經有網易和京東這兩大巨頭登陸港交所。傳聞準備回港上市或二次上市的中概股,還有百度、攜程、拼多多等。如果這一波科技公司都回來了,那麼港交所有望成為真正的中國版納斯達克。

港股「失去」的二十年科技夢,終於圓滿了。

6月24日,港交所股價觸及歷史新高321.8港元。自今年3月疫情爆發至今,港交所的漲幅已經接近60%。特別是今年6月開始,隨着「中概股迴歸」的預期加強,港交所的股價明顯向上突破。港交所的增長空間,再次打開。

尾聲

縱觀港股與港交所的歷史,大體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1973之前):上市公司多數為英資或本地財團家族,那時的股市是資本家收割中小投資者的赤裸裸的工具。這一階段隨着1973年股災以及隨後廉政公署成立,麥理浩推行新政,成為歷史。

第二階段(1973-1993):這段期間,港股成為本地崛起中的企業(華商五虎、地產四大家族等)提供融資集資平臺,港股史上一系列經典的資本收購戰,都是在這個時期完成的。例如李嘉誠包玉剛聯手收購九龍倉、四大華資聯手收購置地、長江地產收購和記黃埔等。

第三階段(1993-2014):這段期間,港股主要為中國內地企業(特別是國企)提供融資平臺,滿足了中國企業海外集資的剛性需求。H股與紅籌股在市場中所佔比重越來越高。

第四階段(2014-2018):這段期間,隨着互聯互通的落地,港股成為內地投資者與金融機構進行海外資產配置的重要選項之一,滿足的是內地資金進行全球配置的剛性需求。這個階段還在進行。

第五階段(2018至今):這段期間,以上市新規的施行為分界標誌,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生物醫藥公司、新經濟公司開始在香港上市;特別是伴隨着阿里回港、網易回港、京東回港這三宗交易,港股開始成為中概股迴歸中國市場的落腳點之一。

隨着這一趨勢的演繹,港股市場的優質資產會越來越多,為內地資金提供全球配置的能力會越來越強。使得香港從一個發行與集資型金融中心,朝着投資與財富配置型金融中心轉型:這將是未來20年香港的歷史大機遇。

縱觀香港的歷史,這座城市的命運從來都與中國大陸的國運休慼相關。

縱觀港交所的歷史,每當香港的命運每次發生重大轉折的時候,港交所都準確地把我了時代的脈搏,引領香港金融業的轉型。

歷史的脈絡與邏輯是清晰的,從四所合併到李業廣上書,從互聯互通到同股不同權,港交所改革的腳步,從來沒有停止,港交所的改革基因,一直在驅動着這座交易所、以及這座金融城市,向着更高的維度演進。

而港交所之所以能夠把握住每次轉型的機遇,在我看來,無外乎抓住了香港在全球地理與經濟合作格局中的關鍵位置,以及港交所不同於內地本土兩大交易所(上交所與深交所)的獨到之處。概括起來無非是一個詞:

連通。

在2019年度業績的視頻發佈中,即將卸任的港交所CEO李小加先生概括經營管理港交所的理念,以及未來發展的總體思路,也是這一個詞:連通(Connect)。

四所合併是香港內部證券交易的連通,H股上市是將內地國企與海外資金進行連通,滬港通與深港通是將內地與香港的交易所資源進行連通,而「同股不同權」的新政以及吸納中概股迴歸等策略,則是將走在當今世界科技與商業最前沿的優質企業與企業家連通到港股這個平臺上,進而再與內地資金連通。

當前,時代的大潮,將港交所推向了潮頭浪尖。近期一些本地的以及大國關係中的不和諧因素,使得不少人擔憂香港的前途。

在這個時候,正值港交所上市二十週年,在我看來,回顧港交所百年的歷史,以及二十年的上市史,如果説能夠總結出什麼經驗的話,我想,經驗就一條:

不論國際環境如何波譎雲詭,只要緊緊依託中國大陸,圍繞「連通」這個核心理念,那麼不論是港交所還是香港金融市場的地位,就不僅會受到損傷,相反可能會加強。

編輯/Ray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