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康桥资本傅唯发起SPAC,瞄准亚洲生命健康产业

康橋資本傅唯發起SPAC,瞄準亞洲生命健康產業

投資界 ·  2021/05/04 14:45

投資界 周佳麗

5月4日,投資界獨家獲悉,國內知名PE機構康橋資本創始人傅唯正式牽頭髮起成立SPAC公司Summit Health,致力於尋求健康產業的併購項目,並已經完成SEC 公開註冊。

根據招股書,Summit Health聯合創辦人還包括前三生藥業總裁CFO譚擘及前花旗銀行亞太高管Ken Poon, 該SPAC還得到了雪湖資本和璞林資本的加持並參與作爲基石投資人,這將第一個明確尋求亞洲生命健康產業目標的SPAC。

作爲發起人,傅唯的履歷十分豐富,他曾任職於淡馬錫、麥格理、渣打、高盛等國際知名機構,在國際頂級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有超過17年的中國實踐經驗,期間參與了多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交易。

資料顯示,康橋資本成立於2014年,是亞洲最大、最活躍的醫療健康投資公司之一,專注於跨三個核心領域的平臺建設、控股收購機會和另類融資:製藥與生物技術,醫療技術和醫療服務。目前,康橋資本管理超過45億美金,並擁有一支超過80位傑出的醫療、投資及運營相關專業人士組成的團隊。

憑藉着「孵化+運營」的獨特打法,康橋資本在過去3年裏深度參與創立了10家平臺型醫療企業,如今旗下已經擁有兩家生物醫藥上市公司——天境生物、雲頂新耀,併成功孵化多家生命健康企業。

所謂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 ,即是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又被稱爲「空白支票公司」,是美國資本市場特有的一種上市公司形式。經歷新冠疫情後,生命健康產業在全球範圍內實現爆發性成長,尤其是以中國爲代表的亞洲地區,這樣的爆發式發展對資本有大量需求,而SPAC作爲新興的資本工具爲整個行業提供了新的更快的發展通道。

眼下,SPAC無疑是當下華爾街最火爆的關鍵詞之一。前不久,共享辦公巨頭WeWork宣佈將通過與空白支票公司BowX Acquisition合併的方式上市。緊接着,東南亞網約車巨頭Grab也宣佈將通過價值400億美元的SPAC交易在美上市。數據顯示,2020年美股共誕生248家SPAC上市公司,籌資總金額高達834億美元,數量和募資金額均佔據了美股IPO總規模的一半。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場SPAC盛宴中還出現一衆知名投資機構的身影。此前,無論是國外的軟銀集團、黑石集團、KKR,還是國內的高瓴、春華資本、弘毅投資、中信資本等,都已紛紛開始涉足SPAC。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