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中国石化赵东:预计2027年全球化工新材料产业规模将达5500亿美元

Securities Times ·  Mar 29 06:25

证券时报记者 江聃

3月29日,中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赵东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企业发现与发明论坛”上发表题为“全球科技革命浪潮下的化工新材料创新发展趋势”的主旨演讲。演讲中,赵东表示,2024年全球化工新材料产业规模达到4550亿美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5500亿美元。2024年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规模为1656亿美元,过去十年增长3.4倍,约占全球产值的36.4%,预计2027年将达到2500亿美元。

赵东表示,“十五五”期间,我国化工新材料创新将进入“引领型”“闯高端”的全新阶段。要努力解决从分子设计、链结构调控,凝聚态构筑,到加工成型机理、跨尺度表征、宏观性能优化等系列科学问题,加快向高性能、低成本、绿色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这些方向不仅是产品技术迭代、产业提质升级的战略选择,更是应对“双碳”目标挑战,拥抱全球能源革命的重要举措。

具体来说,一是发展高性能材料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基础材料的高性能化,通过高效催化材料,新型聚合工艺和功能改进等手段,推动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通用基础材料实现高端化,提升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以高端聚烯烃、特种合成橡胶、功能性膜材料等为代表的高性能材料,满足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新兴领域,一代材料、一代装备跨越式发展需求。这些材料是我国化工新材料创新发展必须突破的重点。

二是发展绿色生产技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化工新材料的含“绿”量就是含金量,要从供给端发力,加大绿氢、绿电在化工材料生产流程中的耦合组合力度,大幅增加电气化装备数量,提高对低品位热能的利用,扩大热泵技术应用和综合的能力。通过流程再造等技术创新,努力实现过程低碳化、绿色化。加快提升绿色生物制造技术水平,构建全产业链技术。要从循环端破题,开发以废旧高分子材料绿色资源化利用为目标的循环利用、改性调控、过程环保等关键技术。前瞻布局易回收高分子材料及添加剂研究,加强产业示范应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三是发展智能化材料技术,实现多功能集成与颠覆性作用。智能材料是指能够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的材料。目前已在航天器自适应控制、智能纺织品、生物医学设备领域实现商业化创新应用。比如利用人工结构作为功能单元的超材料,可实现自然材料无法获得的新性能,有望在仿生、军工、半导体等领域实现颠覆性应用。又如汽车保险杠自修复材料。在现有聚氨酯材料中加入含有可逆交联键的硅胶。一旦碰裂硅胶能够自行修复,使保险杠恢复如初。

赵东表示,中国石化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战略科技任务,填补了一大批国内空白,部分化工新材料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进一步抢占高端新材料创新制高点,今年6月,中国石化将建成交付上海光源能源化工科学研究室实验室,助推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底层机理的研究。在天津加快建设全球最大的化工材料中试基地也将加快向材料市场终端提供产品服务。

校对:苏焕文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Comment Comment · Views 292

Recommended

Write a comment

Statement

This page is machine-translated. Futubull tries to improve bu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translation, and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caused by any inaccuracy or omission of the trans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