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加快数字金融服务 降低普惠金融的风险和成本

Securities Times ·  Nov 22, 2024 23:17

11月23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长刘建军在由《银行家》杂志社主办的“2024银行家金融创新论坛暨银行家金融创新成果发布会”上表示,虽然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是供给不平衡不充分,市场主体感受存在温差等问题仍然突出。应加快数字金融服务,降低普惠金融的风险和成本。增强普惠金融的风险识别和预警能力,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回顾过去,刘建军指出,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成绩斐然。普惠金融理念深入人心,机制日趋健全,供给更加充沛。一是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金融机构服务覆盖范围不断延伸、下沉,基本实现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家家有账户。二是服务的可得性持续提升。小微企业融资难显著改善。三是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持续提高,融资成本持续降低。

刘建军同时指出,虽然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是供给不平衡不充分、市场主体感受存在温差等问题仍然突出。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得到很大改善,但当前也呈现一些新的特征,主要是结构性问题,部分堵点卡点尚待突破。

从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看,调研发现优质的小微企业金融供给较为充足,而长尾客群中的中小微企业、农户、个体工商户区域分布广、行业覆盖面宽,自身经营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不少主体属于征信白户,商业银行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与客户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对称,难以进行可持续的投入。另一方面,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科技型企业,往往具有高科技、高风险、高收益、轻资产的特点,普遍存在专利技术难以估计、缺乏充足有效担保等痛点,与商业银行的传统风险偏好不匹配。

刘建军强调,做好普惠金融这篇大文章,是助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实现共同富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道必答题。一是要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普惠金融覆盖面要更广,不仅包括小微企业,也要包括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民营企业、科技型企业等各类主体。普惠金融产品要更多,不仅是指传统的存款和信贷业务,结算、代发、信用卡、理财、保险、基金等综合金融服务也是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要加快数字金融服务,降低普惠金融的风险和成本。一方面随着我国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三农中小微企业融资领域各类产品的数据日益丰富,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建立智能化的服务体系,实现客户多维精确画像,增强普惠金融的风险识别和预警能力,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另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商业银行能够建立更加丰富快捷、成本低廉的普惠金融数字产品体系,突破传统线下业务发展的瓶颈,降低普惠金额成本。

三是精准创新,持续提升普惠金融的供给能力。金融供给体系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银行、保险、证券等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建立多层次、广覆盖、深渗透的金融供给体系,满足不同普惠主体的多样化需求。

四是统筹协调,共同优化普惠金融发展环境。要继续扩大全社会层面的数据信息共享,推进数据标准化的管理,加强平台间信息整合和互联互通。继续完善征信体系,扩大征信覆盖范围,提升征信的信息质量,弥补金融服务市场中的信息缺失。

校对:赵燕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