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
近20年营收合计86.43亿,净利润17.49亿,经营现金流19.73亿,净利率20.24%。
近10年营收合计67.45亿,净利润14.55亿,经营现金流16.29亿,净利率21.57%。
预估公司7-8成的收入来源于CKD肾病中成药“海昆肾喜胶囊”,近3年增速10%左右,和尿毒清增速差不多。
这样的事情,是公司的能力吗?
不,仅仅是因为20多年前,花900万买来了海昆肾喜,公司这么多年,相对同行,营销和研发能力都较差,年报披露也不够透明,重要的是,但凡是搞CKD肾病的,没有谁不增长,这是行业的Beta而不是企业的Alpha,再放大看,过去20年 中国医药 行业是easy模式,而未来可能会是地狱模式。
网络上,公司负面新闻较多,包括安徽行贿进医保案、云南骗保案、大单品处方范围受限等。
按康臣招股书,2012年的时候尿毒清颗粒和海昆肾喜胶囊的市场份额相当,现在前者已经把后者远远甩开,预估23年前者16.5亿,后者6.9亿。
作为同行对比,企业治理能力和销售能力均弱于 康臣药业 。
大单品海昆肾喜胶囊还没有纳入中成药集采,未来必然面临着考验,如果降幅类似尿毒清,原来销售差,或许是机会。但如果降幅过大,就不好说了。
产品原材料为海带,资源广泛,目前网络已经有进阶更新专利的转让信息,估计在等待专利过期,到期日2027年9月18日。
这些年,公司搞过本地的地产开发,也在做本地山核桃饮品,本就很难赚钱的生意,也不可能离开本地复制。
山核桃乳,开了个淘宝店,5年27人付款,价格比六个核桃贵70%,妥妥的资本灭失。
这个项目2019年公司说的是计划投资1.4亿,年产值10亿,不知道最终投入了多少。
核心利润来源海昆肾喜,大疾病图谱+ 中药 格局,应该仍有很多年的赚钱机会,至于赚多少,要看医保局的脸色和是否有资本大力研发去颠覆目前的治疗格局。
公司研发和销售能力都不强,20多年的主打药物仍然没有第二个单品跑出来,原来做到大几千万的复方活脑舒颗粒,根据总营收倒推,也没有做大,这个专利应该是2029年到期。
从管线储备角度,超长期的未来就更难说了,在医保控费的模式下,最终很可能会消失。
「管理层」
70%非上市流通股,30%港股流通股。
大股东占总股本18.19%,二股东占比14.63%。
大股东占比过低,动力不足,目前二代张翼在公司任职执行董事,吉林大学临床医学7年本硕连读,MBA三年,当过医生,在济民可信做过SALES,经验丰富,履历光鲜。
大股东占比过低,很难私有化,另外国资私有化,也不可能低于净资产出售。当然这是两种股权,没准会区别对待。
公司年报披露信息较少,看来并不想让小股东知道太多,每年近4000万研发投入,却没见到什么成果。
「资产负债表」
这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港币净现金14.44亿,市值8亿,净现金是市值的1.8倍。
去除所有经营负债,净现金还有6亿。
公司7500亩林下参,已经种植超过20年,按原始价值1508万入账,属于隐形资产。
经过网络各种数据估算,少说2亿,多了10几亿也不是没有可能,但这个估算数据仅是初步猜测,还需要找懂行的咨询。
每亩50000撒种*7500亩*千分之4存活率*100元/根=1.5亿元。
没有长期业务远景,净现金远远大于市值,妥妥的烟蒂股。
所以对于管理层的判断,是公司的核心点,卷爸没有更多信息了。
为什么原来一直不持续分红?
内资股不流通,股价上涨对他们没有价值,不是分红才有价值吗?
在位的管理层,或许有赚钱的能力,退出管理层的人呢?不想要分红吗?
二股东财政局,难道对分红没有要求吗?
为什么从2018年开始,公司开始慢慢分红了,又在2023年,如此大手笔分红?
无法解答的问题,大多在管理层,而没有任何评价渠道和方法,所以就算投资,也只能学施洛斯,当烟蒂股,极度分散。
巴菲特注定是个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