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天奇股份成立40周年:奋楫扬帆正当时 两大产业板块"御风而行"

Securities Times ·  Nov 14, 2024 09:18

2024年11月,天奇股份(002009)迎来成立40周年的“生日”,同时,今年也是公司上市后的第20个周年。

从一家模具小作坊起步,天奇股份已经成长为一家涵盖智能装备、锂电池循环两大产业集群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上市20年以来,天奇股份的营业收入从2003年的2亿元到2023年的36.16亿元,增长逾17倍;净资产也从上市前的不足亿元,到2023年底突破21亿元,增幅超过20倍,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如今,在中国汽车产业出海提速以及双碳目标推进两大历史性风口机遇面前,天奇股份正以“致力于服务汽车全生命周期”为愿景,以智能装备与锂电池回收为“主引擎”,以海外市场拓展“新锚点”,推动公司迈入全新征程。

40年再出发

1984年,天奇股份的前身“洛社模具厂”创立,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经过多方探索,公司发现了悬挂输送机的业务机会,在短短两年内就成功完成试制,并迁移至新厂区;90年代,公司与日本NKC开展技术合作,正式进入汽车自动化装备领域;2004年,公司在深交所上市。

上市后,天奇股份积极开展主业,并在汽车领域持续寻找业务新增点。2015年,公司开始布局循环产业,延伸业务至循环装备、报废车拆解和发动机再制造,继续向汽车全生命周期延展。2017年,随着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的明确,天奇股份迅速向锂电池回收领域切入,全力推动锂电池循环板块发展。

目前,天奇股份已具备年处理10万吨废旧锂电池综合利用规模,分别为三元锂电池5万吨及磷酸铁锂电池5万吨。在此基础上,公司正在扩增10万吨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处理项目。三元与铁锂双线并驱,产能规模、回收工艺、产品品质均位居行业领先水平。

经过持续地研发迭代,天奇股份在回收率上持续保持行业领先水平。公司三元电池的钴镍平均回收率达98%,锂平均回收率达90%以上;磷酸铁锂电池目前已完成中试,实现磷酸铁回收率达95%,锂的回收率达92%以上。

当前,我国动力电池即将迎来大规模退役潮。盖世汽车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实际回收量为41.5万吨,2023年实际回收量为62.3万吨,预计2025年将达到120万吨,2030年有望达到600万吨。

面对空前的市场机遇,天奇股份也联合电池生产商、电池应用商、社会资源回收商、电池资产管理服务商、汽车后市场服务商、互联网及电商平台等渠道共建锂电池循环利用生态圈,形成具有天奇企业特色的锂电池服务及循环体系。

今年4月,天奇股份宣布与中国长安、长安汽车共同设立合资公司,以合资公司为主体合作开展电池再利用业务,致力于打造全国领先的电池回收标杆企业。合资公司在设立后,分三期规划投资建设项目,涵盖电池破碎打粉、电池梯次利用、三元电池湿法再生及铁锂电池湿法再生产能。合资公司成立后启动一期项目建设,计划2025年投产。

在天奇股份看来,此次“强强联合”,一方面是积极把握《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发展机遇,实现锂电池全生命周期产业链上下游通力合作,共同打造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产业链闭环;另一方面也将对公司产业升级、创新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将起到推动作用。

此外,天奇股份还与富奥股份旗下的富奥智慧共同设立了合资公司,并以合资公司为主体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材料再生利用业务。其中,富奥智慧主要承接一汽集团退役电池业务,本次合作是天奇股份基于前期与富奥股份战略合作的进一步落地,亦是公司与一汽集团围绕《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实施方案》的重要实践。

出海势头强劲

今年,中国汽车产业迎来出海潮。国金证券报告称,中国汽车产业链全球相对竞争力的快速增长,是中国汽车全球化的核心驱动力,出海将成为未来10年汽车产业的下一个爆发点。

在锂电池循环产业外,天奇股份另一大业务智能装备板块正是中国汽车出海风口下的受益者。从最新披露的三季报情况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天奇股份智能装备业务国内外市场齐头并进,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0.1亿元,毛利率达到20.73%,同比提升7个百分点。其中,海外项目顺利交付或履约,贡献了显著的利润增长,国内市场由于改造及增补项目的持续释放,毛利率亦有所上升。

截至10月末,天奇股份的智能装备业务板块在手订单总额达19.67亿元,其中近一半为海外项目。今年以来,公司成功承接了丰田巴西涂装车间项目、比亚迪常州总装项目、福特长安改造项目、蔚来汽车总装项目、大众安徽焊装输送项目等重大项目。高毛利的海外整线项目及国内改造增补项目,有效地支撑了公司汽车智能装备业务整体盈利水平的提升。

在业内看来,天奇股份智能装备与锂电池循环业务板块相辅相成,坐拥丰富优质的客户资源,协同效应明显。“这有利于打通全链条服务,提升汽车客户智能装备前端和电池回收后端的便利性;也有助于降低市场开拓成本,进一步巩固、扩大和提升公司在‘服务汽车全生命周期’的知名度及综合竞争力。”

积极探索人形机器人应用

为了更好地提升智能装备业务板块的增长潜力和紧抓汽车制造装备行业智能化、信息化、柔性化的发展机遇,天奇股份还在积极探索并持续推进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领域的推广应用。

据天奇股份半年报介绍,公司将利用自身的工程实施优势,参与为人形机器人应用训练提供产线数据采集、工艺模型研发以及场景改进设计等环节;与更多汽车整车企业合作共赢,共同探索汽车产线、人形机器人和人共融的广泛应用场景,为更多汽车整车企业提供更具柔性化、定制化生产线的智能技术整体解决方案,助推汽车制造向更加智能柔性化、无人化、AI智造转变。

今年8月,天奇股份公告,公司、优必选与吉利汽车下属子公司吉润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拟共同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及零部件的智能制造行业解决方案落地。其中,天奇股份将利用自身的工程实施优势,参与为人形机器人应用训练提供产线、工艺模型研发、场景改进设计等,并安排人员参与实施训练服务。

最近,由天奇股份参股公司UQI优奇打造的全栈式无人物流解决方案,正式在“新能源汽车世界冠军”比亚迪汽车长沙工业园试运营。该解决方案首次实现人形机器人与无人车协同作业,标志着天奇股份与优必选在人形机器人上的战略合作实现新的突破。

对于天奇股份而言,这一系列创新举措不仅展现了公司在智能装备领域的技术优势,也为公司开拓了新的业务领域和发展空间。除了打造适用于汽车制造场景的人形机器人整机外,未来还逐步拓展至汽车零部件、3C、智慧物流等其他智能制造领域及应用场景。

在市场看来,天奇股份与优必选等合作伙伴的强强联合,将有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不仅标志着前沿科技领域的深度探索和应用,更体现了人形机器人正在加速走向真实智能制造应用场景,为锻造新质生产力和助推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提供了新动能。

展望未来,随着国内外业务的进一步释放,天奇股份有望凭借智能装备和锂电池循环两大核心业务迎来更加稳健的成长态势。公司表示,四十年再出发,公司将继续以“致力于服务汽车全生命周期”为愿景,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