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成都先导:11月12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Stock Star ·  Nov 13, 2024 17:04

证券之星消息,2024年11月13日成都先导(688222)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4年11月12日召开业绩说明会。

具体内容如下:
问:并购基金的进展?
答:您好,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公司于8月28日与成都科创投及策源资本,共同投资设立成都蓉创先导股权投资基金。该基金的设立模式区别于传统产业引导基金,主要聚焦于利用成都先导在生物医药领域的优势进行上下游并购,其核心目的是为成都先导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潜在并购活动提供多元化的支付手段和管理结构。该基金已于2024年10月底完成中基协备案。谢谢!
问:能否介绍一下Vernalis和皮尔法伯实验室的合作主要是什么方面?
答:感谢您的关注!公司的全资子公司Vernalis与法国皮尔法伯实验室(Pierre Fabre Laboratories)的合作主要是针对未公开的靶标组合进行药物研发,利用Vernalis的基于片段和结构(FBDD/SBDD)的方法来识别调节其活性的小分子,以针对多个肿瘤靶点确定临床前候选药物。
皮尔法伯实验室是一家法国领先的医疗和美容护理公司,在肿瘤学领域的创新、开发、制造和商业化方面拥有超过40年的经验,这项研究将结合皮尔法伯实验室的肿瘤学经验,确定一系列癌症治疗候选药物,由皮尔法伯实验室进一步开发和实现商业化。皮尔法伯实验室将为Vernalis的研究提供资金,并将支付研究和临床里程碑相关费用以及上市产品的特许权使用费。
问:贵公司在合成生物领域有何技术储备与行业优势?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目前,合成生物学及技术方面涉及的内容较宽。作为单独板块,公司目前保持持续关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一些具体方法,如,重组蛋白表达,生物转化酶用于化合物结构改变(biotransformation)等,是生物医药行业常规技术,公司也有使用。后续业务规划及进展请关注公司公告或定期报告,再次感谢您的关注!
问:目前先导的HG381的临床进展是怎么考虑的呢?
答:您好,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成都先导一直致力于肿瘤免疫疗法的探索,基于其DEL技术开发了非核苷酸类STING激动剂HG381,2021年作为首个在中国获批的第二代STING激动剂产品开始临床试验。期间多家STING激动剂产品,无论一代或二代都相继发表临床数据或暂停通知,基于HG381扎实的临床前数据,及无论与一代(以DU-S100为代表)还是二代(以GSK3745417为代表)相比更优的临床前安全窗,成都先导一直本着尊重科学、保持谨慎、大胆求真的精神不失乐观地进行HG381项目的临床推进。本项目前后入组了6名受试者,也进行了新规格制剂的生产。然而,无论行业内其他大小制药公司,还是成都先导的项目启示,都显示STING激动剂在临床转化方面仍然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在其免疫学响应机制方面需要基础研究的支持,仍然有很大的探索空间,在目前的情况下继续推进临床缺乏确证性的科学支持。基于此,成都先导暂停HG381项目,但我们仍然会保持对这一领域的临床前科学探索和关注,以期在科学取得进展的时候能第一时间重启临床,做出满足本领域临床需求的产品。谢谢!
问:公司在2024年第三季度的收入和利润情况如何?
答:您好,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14.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92.26万元,同比增长59.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25.23万元,同比增长39,114.40%;公司的DEL、TPD、STO技术平台商业项目稳中有进,英国子公司Vernalis(R&D)Limited的FTE(全时当量服务)收入和项目里程碑收入均实现大幅增长,带动FBDD/SBDD业务板块收入同比显著提升。
问:公司自研管线有没有什么新的进展和规划?
答:您好,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新药管线方面,公司在进行聚焦调整后,截至报告期末,共有3个项目处于I期临床阶段,2个项目处于IND申报准备阶段,2个处于临床前候选化合物(PCC)确认阶段。其中,HG146(晚期实体瘤适应症)已完成I期临床并确定RP2D(临床II期推荐剂量)及差异化适应症,目前II期临床正在筹备中。
随着公司的药物发现与优化平台的持续完善,我们希望能孵化出更多创新药物自研项目,并计划在确保科学严谨和合规性的基础上,稳步推进这些项目至临床试验的关键阶段。同时,公司正在积极且审慎地评估与外部合作伙伴的潜在合作机会,以期通过实现部分新药管线的商业化转让,达到市场潜力的最大化,并优化我们的资源配置策略,谢谢!
问:公司早期通过DEL筛选授权给客户的IP项目推进情况现在怎么样了?
答:您好,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由于涉及客户的商业机密,我们只能对外披露几个客户已经在公开领域公布的信息
(1)目前在公开信息里,Bioge使用成都先导的DN编码化合物库技术(DEL),发现了一系列新颖高效的NLRP3抑制剂,这是进展最快的,根据Bioge的官网信息,目前NLRP3抑制剂项目处于IND Enabling(临床试验申请)阶段。
(2)辉瑞在9月份发布的文章里面披露的PD2,也是利用成都先导的DEL技术筛选到的新颖分子,该分子主要是针对变构位点的抑制剂。相关研究发表在《CS Chemical Biology》上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chembio.4c00397
(3)Schrodinger(薛定谔)公司利用成都先导DEL库筛选的WEE2项目进展到Lead(先导化合物)阶段。
(4)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Brian Kobilka教授的课题组,通过成都先导的DEL库筛选,为阿片受体项目发现了多个系列的新颖正变构调节剂、负变构调节剂以及拮抗剂。谢谢!
问:请公司和药明康德、凯莱英等企业的显著差别是什么,公司的技术特点和优势是什么,应用于哪些?
答:感谢您的关注!公司主要聚焦小分子及核酸新药的发现与优化,依托DN编码化合物库技术(包括DEL库的设计、合成和筛选及拓展应用)、基于分子片段和三维结构信息的药物设计技术(FBDD/SBDD)、寡聚核酸新药研发平台相关技术(STO)、靶向蛋白降解平台相关技术(TPD)等四个核心技术平台及公司其他关键新药研发能力(药化、计算科学、生物评价、药学研究等),打造国际领先的新药发现与优化研发体系,通过新药研发服务、不同阶段在研项目转让以及远期的药物上市等多元化的商业模式,为医药工业输出不同阶段的新分子实体,以期最终为全球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提供创新药治疗方案。
成都先导自创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核心技术——DN编码化合物库(DEL)技术的开发、应用和升级,是DEL技术领域的领先者之一。2024年,公司的DEL核心技术平台实现了快速迭代,为持续输出不同阶段的新分子实体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一是DEL库结构分子更加多样化,涵盖共价化合物、蛋白降解化合物、分子片段化合物、大环化合物、多肽化合物,可为追踪创新药前沿研究的制药企业和生物技术公司提供独特的新分子实体;同时,合成分子骨架的种类超过6,000种,基本涵盖了所有当前已获批上市的小分子药物的核心骨架以及临床在研小分子项目的大多数优势骨架;DN兼容的化学反应超过170种,覆盖了绝大部分药物化学合成的常见化学反应。二是DEL技术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通过新推出的“DEL For”系列进一步扩展DEL技术的适用范围,应用至更多类型的靶点和生物机制的筛选,以及通过“DEL Plus”(包含DEL+Protein、DEL+ssay、DEL+I/ML等)为合作伙伴在蛋白获取、化合物评价、筛选分子扩展等领域提供无缝连接。截至目前,公司累计筛选靶点超过53类、数百个靶点,包括各种新颖靶点或挑战性靶点,近三年的项目平均筛选成功率(获得功能性的分子)超过75%,筛选项目平均周期缩短至3个月以内,累计完成超过96个项目(超过900个化合物实体分子)的化合物知识产权转让。
此外,DEL筛选的高质量、多靶点、不依赖于蛋白质结构的海量数据用于机器学习(ML)、I大模型训练和迭代,有效预测商业可得化合物的活性、成药性,增加苗头化合物的系列、提高化合物质量和优化速度。基于此,公司正在积极推进DEL+I在新药发现与优化方面的项目研发及能力建设,同时在公司内部搭建高通量化学合成和高通量化合物检测平台,旨在通过建设迭代式的“设计-合成-测试-分析”(DMT)循环模式以加速临床前候选药物发现及优化过程。
再次,成都先导在保持和客户靶点不冲突的情况下,也在开发自研管线项目,目前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多个自研项目处于新药早期发现的不同阶段,3个项目正在开展I期临床。

成都先导(688222)主营业务:聚焦小分子及核酸新药的发现与优化,依托DEL技术(包括DEL库的设计、合成和筛选及拓展应用)、基于分子片段和三维结构信息的药物设计(FBDD/SBDD)技术、寡聚核酸新药研发平台相关技术(STO)、靶向蛋白降解平台相关技术(TPD)四大核心技术平台及公司其他关键新药研发能力(药物化学、计算科学/AI、体外体内生物学评价、药物代谢学,分析化学,药学研究等),打造新药发现与优化的国际领先的研发体系。

成都先导2024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98亿元,同比上升21.38%;归母净利润3012.03万元,同比上升64.71%;扣非净利润1731.19万元,同比上升6831.94%;其中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04亿元,同比上升14.96%;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992.26万元,同比上升59.82%;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525.23万元,同比上升39114.4%;负债率18.62%,投资收益972.14万元,财务费用-121.93万元,毛利率49.34%。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5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3家,增持评级2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2.98。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big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6423.1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出4.67万,融券余额减少。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