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硬件搭上AI,字节美团相中万亿新赛道

TechWeb ·  Jun 21 09:41

“AI+硬件”,正成为互联网大厂探索AI的新方向。

Tech星球独家获悉,字节旗下的PICO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研发多个穿戴设备,包括耳机和音响,这些设备也将搭载AI,通过中国专利信息网上可查询到这两款硬件设备。

一位接近字节跳动的人士则向Tech星球透露,PICO没有做AI耳机和音箱的计划和方案。相关音箱专利是公司内部技术创新比赛的一个参赛项目,没有投入实际生产。

但字节豆包团队有一些基于大模型软硬件结合的探索,目前还在初期。Tech星球了解到,字节豆包团队的大模型软硬件结合已经逐步在学习机、机器狗、机器人等硬件设备上有所应用。

除字节外,Tech星球还独家获悉,美团也在探索AI和硬件结合的可能性,正在研发一款名为“俏鱼”的AI业务,并和儿童穿戴设备厂商“小天才”达成合作,其自研的“俏鱼乐伴”的AI语音互动式APP将搭载在小天才Z10手表上。

实际上,入局“AI+硬件”的互联网平台玩家不在少数。去年5月,百度旗下的小度推出首款AI学习手机“青禾”,时隔一年后,小度又推出全新一代学习机产品Z30,这是全球首款基于文心大模型能力的学习机。近期,在2024讯飞耳机新品发布会上,科大讯飞也推出iFLYBUDS Pro2、iFLYBUDS 2以及viaim Kit 2等三款AI耳机,加码AI办公。

互联网平台已通过各种方式入局“AI+硬件”,如果说2023年是ChatGPT等AI软件的元年,那么2024年或将迎来“AI+硬件”的爆发。

大厂押注“AI+硬件”

就在国内如火如荼的AI创业浪潮中,部分嗅觉敏锐的玩家,已经开始关注“AI+硬件”方向,并视其为一个新的商机。

互联网大厂中率先做“AI+硬件”的是百度。2023年5月,百度发布小度青禾学习手机,相当于同时拥有手机、词典笔、电话手表、翻译机、听力宝、单词卡6大产品功能,目前已衍生出V20、W30等款式。

颇为意外的是,其AI学习手机的销量并不差,小度京东自营旗舰店的一款标价699元的V20学习手机,已经售出1万多份,另据京东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618开门红28小时内,小度青禾品牌成交量排名学习手机TOP1。

big

图注:百度AI学习手机宣传图。

距离青禾学习手机发布后的一年,百度推出了AI大屏硬件,在上个月发布了小度学习机Z30,类似于平板电脑,这也是首款百度文心大模型学习机。根据2024年Q1数据统计,小度学习累计用户数超200万,其中每日使用用户占比高达50%,这些用户平均每人每天使用时长超100分钟。

美团同样选择在教育硬件领域发力,但并不像百度那样亲自下场做硬件,而是推出了搭载在穿戴设备上的人工智能语音互动式应用“俏鱼乐伴”,目前,已搭载在小天才Z10手表上。

big

图注:搭载在小天才手表上的美团“俏鱼乐伴”。

一位经销商向Tech星球透露,俏鱼乐伴应该是在今年5月上线小天才应用商店,用于满足孩子的陪伴和学习需求,促进孩子的创造力和知识储备。孩子可以选择其中的AI伙伴,并和他们聊历史、自然、诗词等。

字节则是选择自研和合作的方式探索AI+硬件。Tech星球了解到,字节在去年下半年开始,在耳机和音响上有所研发,并尝试搭载AI。其中,颈挂式音响的发明人黄严,为字节视觉服务平台的负责人之一,在AIGC服务、LLM大模型等领域有着丰富的经历。

big

图注:专利信息来自企查查。

此外,Tech星球还发现,字节正在招聘ID设计师,负责智能设备的工业设计,其中提到了孵化成果推动落地,团队位于深圳。

今年5月,字节在AI+硬件方向有新的进展。36氪报道,字节以约5000万美元收购耳机制造商Oladance,团队正在融合进字节体系。有媒体表示,字节此举是因为字节管理层看到了可穿戴设备成为AIGC服务平台的潜力。

紧接着,对于近期有关字节做AI硬件的消息,字节官方也对外做出回应,豆包业务正在探索与智能可穿戴设备相结合,为用户提供更自然和便捷的交互体验。

Tech星球了解到,字节的豆包大模型从今年上半年开始,陆续与多个硬件厂商进行合作,并将豆包能力开放给各种硬件厂商,在今年5月的火山引擎FORCE原动力大会上,就对外展示了3款AI硬件的合作产品,包括蔚蓝机器狗、听力熊学习机,以及一款学习机器人。

big

图注:2024年火山引擎FORCE原动力大会上,展示了3款豆包大模型与硬件厂商合作的AI硬件。

而有些互联网大厂虽然做AI+硬件的相关信息,但也做了相应的投资。在5月底,阿里巴巴花费近2亿元投资了浙江精准学公司,将用于产品的研发和推广。该公司研发的首个原生代AI辅学机Bong系列,将于6月正式发布。

角逐万亿市场

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用户需求,“AI+硬件”具有广阔前景,这也是互联网平台下场布局AI硬件的重要原因。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3年中国智能硬件市场规模将达到14031亿元,2024年将达15033亿元。

从需求层面看,消费者对于智能化、便捷化的生活和工作需求不断增长。AI赋能的硬件产品,如智能家居设备、智能穿戴设备和智能办公设备等,能够极大地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满足了人们对于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特别是今年年初,在苹果、三星、VIVO等手机厂商开始提出AI手机的概念后,AI手机被不少消费者所关注。

互联网平台也开始与这些硬件厂商进行合作,试图搭上这股东风。譬如,阿里云和VIVO进行AI方面的合作,小米、荣耀、OPPO、VIVO等厂商则纷纷接入百度的文心大模型API,为用户打造AI落地的应用场景。

市场研究机构IDC的预测,预计2024年全球AI手机的出货量将达到1.7亿部,占智能手机总出货量的15%左右,旗舰手机型号预计将成为推动AI手机市场增长的主要力量。

特别是在国内市场,随着AI技术和用户使用场景的快速更新,预计从2024年开始,新一代AI手机的市场份额将迅速扩大。具体来看,2024年中国市场的AI手机出货量预计为3700万台,而到2027年,这一数字预计将飙升至1.5亿台,市场份额有望超过50%。

除了手机外,PC、穿戴设备等也开始主动拥抱AI,在与互联网平台的大模型合作的同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今年“618”,AI硬件已然成为数码3C类产品里的全新赛道。以京东平台为例,其在“618”期间公布了12个AI品类,同时还喊出了在“618”期间促使超300万用户更换新 AI 设备的口号。

据该平台的数据,今年“618”期间,京东有超过六成的消费者表明已经或者有意愿尝试新的AI产品,以AI电脑、AI手机作为代表的AI 硬件品类,在“618”开门红的28小时内,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200%。

互联网大厂能否做好“AI+硬件”

可以发现,互联网平台做“AI+硬件”分为两批,一批为亲自下场做AI硬件,有自研的大模型和硬件团队,另外一批,则是与硬件厂商合作,搭载适配这些硬件的AI应用。

但从目前的情况看,互联网大厂想从“AI+硬件”市场中分得一杯羹,也并非易事。

对于亲自下场做AI硬件的互联网平台,不同于在软件开发上的得心应手,做硬件对于互联网平台而言并不占优势。

譬如,字节在2019年收购锤子科技部分专利使用权后,用于探索教育领域相关业务,并推出点读笔、大力智能等硬件产品,但成绩并不理想。Tech星球了解到,其自营店现已关闭,目前市面上大力智能灯已经由一家名为广州浩必然商贸有限公司的第三方进行销售。

此外,字节内部的一些小团队也曾探索过其他的硬件设备,如旗下稀土掘金销售的无线充电座、在抖音店铺内,但仅销售了一款。

而像腾讯前后做了微信耳机、QQ音乐音响、小Q机器人等,还有后来由腾讯控股的买卖宝推出大Q手机,搭载着腾讯微云、QQ桌面等产品,但慢慢都悄无声息。阿里旗下的阿里云手机、天猫魔盒等硬件,也一直不愠不火。

更早的如360公司,很早就涉足硬件,曾经一度推出了360特供机与小米PK,还有随身Wifi、路由器、智键、家庭卫士、儿童卫士、防丢卫士等等,但都以折戟收场。

一位行业人告诉Tech星球,开发一款成功的硬件产品需要长时间的研发和大量资金投入。从设计、原型制作、测试到量产,每个阶段都可能面临技术难题和延误。互联网平台习惯了快速迭代的软件开发模式,可能难以适应硬件研发的长周期和高风险。

而对于那些与硬件厂商合作的互联网平台而言,虽然不会承担做AI硬件设备失败的风险。但搭载在硬件设备上的AI应用,其可替代性很强,如果没能形成用户规模和差异化,很难在当下如火如荼的“AI+硬件”的浪潮中立足。

IDC中国副总裁王吉平认为,未来AI终端的配套应用软件也需要进一步提升,“我们需要更多的应用,且有更突出表现的,才能去彻底地颠覆这个市场。”

看似美好的“AI+硬件”,对于互联网大厂来说,仍有很长的路要走。(陈桥辉)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