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4500亿龙头控股后,“美的系”公司科陆电子加速布局储能,新品亮相德国

Time Weekly ·  Jun 20 17:07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何明俊

储能领域又有新进展。

6月19日,科陆电子(002121.SZ)亮相ees Europe德国展会,带来了液冷储能系统新品Aqua-C2,并预告正在开发的下一代液冷储能系统新品Aqua-C2.5。

big科陆电子新品。图片来源:科陆电子

“以前,我们更多的是提供这个设备,但现在我们会更多地往整个解决方案去走,比如我们会找当地比较成熟的方案,将它们融合起来,还会涉及到整个场站内设备之间的连接设计等。将这些组合起来,然后给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整体解决方案。”科陆电子海外业务储能解决方案部总监高岩辉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说。

这是美的集团(000333.SZ)控股后,科陆电子首次与其他兄弟单位联合参展的海外展会,外界对此充满期待。要知道,诸如海信、海尔、格力等家电企业近年来不断加码储能领域的布局,而被视为“家电龙头”的美的集团,更是直接收购控股科陆电子,在储能领域上押上重注。

4500亿龙头控股后的新变化

1996年,科陆电子成立,最初发家的业务是智能电表。

依靠打破国外对高精度电能表的垄断,科陆电子很快成为南方电网等一众电力巨头的供应商,并在2007年登陆深交所。

身处电力领域,科陆电子很快注意到储能的未来。

科陆电子是国内早期布局储能行业的企业之一,也是早期切入储能系统集成领域的企业之一。2009年,科陆电子布局储能业务,主要产品涵盖储能系统、电池PACK等。2014年,科陆电子开发出全国第一台MV级箱式储能电站和国内第一台能量路由器。2018年,科陆电子储能产品首次出海,但同年因扩张过度,业绩出现巨大波动。

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科陆电子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7.91亿元、31.95亿元、33.37亿元、31.98亿元、35.3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20亿元、-23.76亿元、1.85亿元、-6.65亿元和-1.01亿元。

2023年6月,美的集团接手深圳资本集团手中的股份,正式成为科陆电子实控人。对于入主科陆电子一事,美的集团曾经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储能产业符合国家支持的战略方向,空间广阔,科陆电子具备行业竞争优势。科陆电子是国内最早进入储能系统集成领域的企业之一,深耕能源行业二十余载,在能源领域积累了较好的行业口碑和渠道资源,并具备较强的储能系统集成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优势,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截至6月20日收盘,美的集团报64.47元/股,涨0.73%,市值为4500.08亿元。

f83ccbe144c743ea92b5bbcb300f6892.png科陆电子德国展会展台。图片来源:科陆电子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在美的集团入主科陆电子后,确实给公司的储能业务带来了一些新变化。

2023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在积极开拓国内储能市场的同时,大力拓展海外储能市场。公司成立美国子公司,进一步拉近公司与全球市场的距离,通过更加国际化的产品、能力、渠道和团队,为全球储能领域客户带来更高价值。公司与欧洲知名新能源产品集成商Insight Enerji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针对欧洲市场开展锂离子电池单体、电池模组、电池包、储能集装箱等产品以及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的长期战略合作,对公司欧洲储能市场的布局具有开拓性意义。

“我们在成本竞争力上面,尤其是整站的集成成本竞争力上会有一定的优势。” 高岩辉说,“渠道方面,因为美的原来的渠道有做楼宇科技,所以和工商储的渠道是重合的。我们也充分地跟美的这边的一些渠道商去合作,美的在渠道上面会给予到我们一些帮助。另外,在海外资源部署上,我们也会和美的战略投资部合作,他们协助我们来评估海外建厂的可行性和成本投入。”

“比如,我们在欧洲哪个国家有很大的业务需求,我们可以在一两个月以内在当地建立完整的销售团队、项目团队和售后服务团队,这个过程会比想象中快很多。”高岩辉描述美的入主后对科陆电子业务的赋能。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科陆电子在去年年报中提及,“美的集团控股后,公司积极学习美的集团优秀管理经验并加速变革,支撑业务发展和战略目标的实现。”从2023年业绩来看,美的集团的入主,似乎给科陆电子带来了巨大的转变。

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科陆电子营业收入为42.00亿元,同比增长18.68%;归母净利润为-5.29亿元,仍处于亏损状态;储能业务毛利率为25.36%,同比增长11.31%,盈利能力开始展现。

协同美的集团,扩张储能业务

科陆电子在2023年报中提到,宜春科陆储能基地顺利扩建,目前年产能约8GWh。此外,公司在广东顺德投建储能生产基地,按照规划,项目达产后,顺德基地BESS产能预计可达到14GWh,PCS产能预计可达到5GW,将有效支撑公司未来全球储能业务拓展。

但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2023年,科陆电子完成约1.3GWh储能系统交付。剩余的产能缺口应该如何填补?

“我们所公布的产能是一个峰值产能。储能集成的项目,通常是存在比较明显的波峰波谷,因此产能利用率很难说达到一个非常高的水平,8GW是满负荷满产的理论产能。” 科陆电子储能海外业务中心总经理张韶文对时代周报记者说,“有些项目还没有确认收入,有一部分订单则是今年确定收入,产能运转上总体算比较健康。”

张韶文介绍称,今年宜春科陆储能基地在美的帮助下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精益制造的优化,产生了产能富余。“但今年我们在全球的布局力量是相对比较雄厚的,我们有信心订单会快速涌入,实现产能填补。”

对于目前储能行业的价格问题,张韶文表示,行业现在正处于高度内卷状态,从市场价格来看,今年下半年还会维持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但从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市场价格会稳步回升。“我们将这称之为储能的第一个洗牌周期,在今年年底会有大量企业因各种各样的原因从市场上逐步消失,剩余的玩家会趋向理智。”他说。

根据2024年一季报业绩,科陆电子实现营业收入10.44亿元,同比增长63.53%;实现归母净利润0.07亿元,同比增长116.93%。

张韶文对科陆电子年底业绩感到乐观,底气来自于储能业务在海外市场上的进展。他表示,今年储能业务处于一个稳步转型增长的态势,虽然利润略微承压,但总体问题不大,海外市场的毛利也相对可以。“我们预期会在2026年三季度之前,海外工厂实现满产能释放。”

“从今年整体经营上看,我们对扭亏为盈是非常有信心的。”他补充道。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