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长安汽车张晓宇谈特斯拉FSD入华:优势互补,但华为智驾系统更有机会超越人类驾驶水平【附自动驾驶行业现状】

近日,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张晓宇出席第十一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CICV 2024)并发表演讲,对华为智驾系统的潜力和优势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谈到特斯拉FSD预期很快会进入中国时表示,这是科技进步驱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应该用一个优势互补的和共同发展的心态来看待。但从长远来看,华为的智驾系统更有机会超越人类的驾驶水平。

张晓宇对华为智驾系统的优势进行了详细阐述。他认为,华为在算力方面更大,智能化体验在行业里还是数一数二的存在。同时,华为采用端到端的新范式,通过精细化打磨的规则,为智能驾驶提供了强有力的兜底机制。在当前大模型可解释性和安全性存疑的背景下,这种兜底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张晓宇还强调了华为智驾系统在全环境感知能力方面的优势。他指出,华为选择激光雷达结合不同传感器的组合方案,能够实现全环境的感知能力,这种智能驾驶方案更加安全,上限更高。相比之下,纯视觉方案在某些恶劣天气或环境条件下的感知能力受限,可能对智能驾驶的安全性构成挑战。

此前,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也对特斯拉FSD入华表示了欢迎。他提到,虽然目前华为智驾的成本相对较高,但华为正在积极寻求降低成本的方法。余承东还表示,“特斯拉的车辆数量多,数据多,FSD做得不错。我们去美国、加拿大等也做测试对比,我们的体验略优一些。他们没用激光雷达,我们用了,弥补了感知能力,在中国我们比他们略优一些。”

近日,马斯克在特斯拉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上承认特斯拉FSD功能开发存在“跷跷板问题”即改进一个模型可能解决一个问题,但同时可能引入新问题。

目前,自动驾驶行业正在经历快速发展和创新。各大科技公司和汽车制造商都在竞相研发智能驾驶技术,以提高交通安全性、改善出行体验并提高交通效率。随着激光雷达、摄像头和传感器技术的不断进步,自动驾驶汽车正逐渐走向商业化应用,预计未来将会成为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变革者。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为自动驾驶专利技术布局分析

从自动驾驶细分专利技术申请的热度来看,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和相关技术的专利申请热度持续增长,总量达184,467项,申请人数量达到89,664个。这些专利涉及的技术跨度广泛,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和惯性传感器技术专利跨度分别达531个和532个IPC小类。此外,这些技术市场覆盖广度也很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惯性传感器和激光雷达技术均在60个以上国家和地区进行了专利申请,说明这些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中国主要车企自动驾驶技术布局路径规划

中国的主要汽车企业都在积极布局自动驾驶业务。吉利、长城、长安、东风、一汽红旗、上汽和奇瑞已经实现了L3级别智能驾驶布局。值得一提的是,吉利、长城和东风已经进入L4/L5级别智能驾驶领域。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的主要汽车企业将全面布局L4/L5级别的智能驾驶技术。

我国自动驾驶测试区域众多

自动驾驶测试区域的建立有利于智慧公路的迅猛发展,一方面,打造高水平的测试基地,满足车路协同等测试内容,满足对自动驾驶多种技术路径的需要;另一方面,有助于建立规范化的道路测试机制,形成完整的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评价体系,规范测试方法和评价标准。

L3-L5自动驾驶关键——激光雷达

激光雷达是一种光探测与测量系统,通过发射和接收激光束,分析激光遇到目标对象后的折返时间,计算出目标对象与车辆之间的距离。激光雷达技术在航天、航海、测绘、勘探等领域已有广泛应用。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发展,L3级别自动驾驶开始应用激光雷达技术。随着激光束数量的增加,测量精度也随之提高。

尽管自动驾驶的快速发展为激光雷达行业创造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激光雷达产品存在许多问题,限制了其在自动驾驶汽车上的应用。因此,短期内激光雷达难以在汽车领域大规模应用。然而,未来激光雷达将成为L3-L5阶段自动驾驶中最关键的传感器。

特斯拉CEO马斯克在2024年年初公开表示,特斯拉将积极推进全自动驾驶在中国的落地。在今年4月底访问中国时,马斯克的言论进一步引发了外界的猜测。与此同时,特斯拉发布了数据安全检测通报,表明国产Model 3/Y均符合汽车数据安全合规要求。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认为:“特斯拉全自动驾驶在解决数据安全问题后,已经做好了入华的准备。”

美国学者在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发表了一篇技术研究论文,指出在大多数情况下,自动驾驶车辆发生事故的概率较人类驾驶更低。该论文介绍了自动驾驶车辆配备了精密的传感器和算法,能够精确导航交通,通过减少人为失误创造更安全的驾驶环境。而人为失误是目前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然而,要充分发挥自动驾驶车辆的安全优势,了解在哪些条件下自动驾驶车辆的表现优于或劣于人类司机至关重要。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自动驾驶汽车)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