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马斯克承认特斯拉FSD功能开发存在“跷跷板问题”!目前最大的限制是测试AI模型效率【附自动驾驶行业前景】

近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特斯拉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上谈到了困扰特斯拉完全自动驾驶 FSD 系统的重大难题。他说,FSD存在“跷跷板问题”,即改进一个模型可能解决一个问题,但同时可能引入新问题。

两年前,就已有分析师和观察家指出特斯拉FSD系统可能存在的这种风险,即随着系统不断修正和优化,新的漏洞或问题可能悄然出现,从而阻碍了整体性能的提升。

马斯克透露特斯拉正在采取一系列创新措施来应对。包括仿真测试和影子模式,同时特斯拉还利用其数百万辆汽车进行测试,比较AI模型的预测行为和实际驾驶行为之间的差异,从而判断哪个模型表现更好。

马斯克坦言“目前最大的限制并不是训练数据,而是测试 AI 模型的效率,”他解释说,当AI模型在数千英里的行驶过程中仅出现一次需要人工干预的情况时,如何迅速而准确地评估新模型的优劣就变得尤为困难。“例如,我们知道一些特定的路口非常复杂…… 所有模型在没有复杂路口的良好道路上行驶时都表现良好。因此,我们在美国选取了几千个复杂路口,专门用来测试新模型的性能。”

特斯拉FSD持续研发升级

作为自动驾驶纯视觉方案的引领者,特斯拉一直专注于FSD的算法研发。到2023年上半年,FSD已经更新至V11.4。目前,CEO马斯克表示FSDV12已推出,以更好地实现L3能力,持续引领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在硬件方面,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方案从2014年的HW1.0硬件系列发展到了HW4.0硬件系列,共经历了五次迭代。这些更新不仅实现了算法不断升级对感知层和决策层要求的提升,还保障了硬件成本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

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表现优于对手

为了考察市面上自动驾驶汽车的可靠性和完善度,IIHS(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于2018年8月选择了特斯拉、梅赛德斯、宝马和沃尔沃的五种车型进行测试。

在车道保持测试中,特斯拉Model 3在所有测试期间都保持在车道上,而特斯拉Model S在一次行驶中过度校正,导致其越过转弯的内线。梅赛德斯-奔驰E级轿车在17次测试中有9次停留在自己的车道上,一次行驶中系统失灵,两次越过内线。沃尔沃S90八次越过内车道。宝马5系在16趟中只有3趟停留在车道上,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系统失灵的。

百度、华为已经布局自动驾驶L4/L5技术

目前相关企业切入自动驾驶业务的方式各不相同:传统车企采用“渐进式”路线,从相对基础、难度较低的辅助驾驶入手,逐步实现L1/L2/L2+的辅助驾驶功能。而谷歌、百度、华为等互联网企业则选择“跨越式”路线,“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瞄准L3阶跃式发展,百度、华为等科技公司剑指变革式引领。

“车路云一体化”加速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

从项目落地能力角度来看,百度、蘑菇车联和华为各有其特点。华为更注重构建智慧交通体系并在多个城市进行项目落地;蘑菇车联强调“车路云一体化”,提供自动驾驶、车路协同和智慧交通AI云平台的整套解决方案,以协助城市打造智慧交通体系,同时加速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同打造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而百度则专注于“单车智能+网联赋能”,以广州黄埔区开发区的智慧交通项目为代表。

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5G、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自动驾驶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感知、决策、执行等关键技术方面,未来,自动驾驶技术将实现更多的突破和市场应用,不断向着更高效、更安全、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路线2.0》预测,搭载L2+和L3自动驾驶功能的新车销量在2030年将达到70%以上;搭载L4级自动驾驶功能新车销量占比2030年将达到20%。

海通证券研报指出,随着辅助驾驶技术的不断普及和汽车软硬件技术的发展,L3级别的智能驾驶汽车即将实现量产。同时,发布的《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为高级别自动驾驶的上路提供了政策支持,有望加速高级别自动驾驶的上路进程,推动自动驾驶软硬件供应商的业绩持续增长。此外,高级别自动驾驶对道路基础设施的要求也提升,相关基础设施提供商有望从中受益。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自动驾驶汽车)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