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燕郊传奇李福成:福成股份转型阵痛,营收净利双降的背后故事

JRJ Finance ·  Jun 20 13:47

十几年前,李福成凭借肉牛养殖起家,福成股份也因此成为A股首家以此为主业的上市公司。然而随着市场环境和消费习惯的改变,福成股份不得不寻求转型之路。

肉牛养殖亏损严重,殡葬业务难挽颓势

2013年,福成股份通过收购李福成旗下的餐饮公司股权,开始进军餐饮行业。紧接着在2014年,公司又斥资15亿元收购宝塔陵园100%股权,一跃成为A股"殡葬第一股"。然而好景不长,2014年至2017年,福成股份的肉牛业务连年亏损,虽然殡葬业务能够贡献利润,但也难以支撑起整个公司的业绩。

2018年,面对业绩持续下滑的困境,李福成一度打算转让福成股份的控股权套现65亿元,并将肉牛业务剥离给旗下其他公司。同时,公司还花费1.8亿元收购湖南韶山天德福地陵园项目60%股权,希望能进一步做大殡葬业务。然而,天德福地项目连年亏损,不仅未能完成业绩对赌,反而进一步拖累了公司的业绩。

周期波动加剧风险,多元化布局难奏效

作为一家深耕燕郊多年的企业,福成股份在地产、餐饮、殡葬、预制菜、商贸等诸多领域均有布局。然而,2017年燕郊限购政策的出台,让整个房地产行业从高点急转直下,这无疑给李福成的商业帝国带来了沉重打击。

面对内忧外患,福成股份在2021年选择重启肉牛养殖业务。公司在各地大肆收购活牛,并宣布投资数亿元建设两个万头规模的养牛场。然而,牛肉价格持续走低,再加上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等黑天鹅事件频发,让福成股份的业绩雪上加霜。2023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同比下降23%,净利润更是暴跌超过60%。而在其2023年的财报中,殡葬业务的营收占比甚至还不及预制菜业务。

从肉牛养殖到餐饮,再到殡葬,福成股份频繁转型折射出李福成对于企业未来发展的焦虑。然而,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以及周期性行业的巨大风险,福成股份的多元化布局能否奏效仍未可知。78岁高龄的李福成,此时恐怕也在思考,他曾经引以为傲的商业帝国,该何去何从。

据福成股份财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6亿元,同比下降2.57%;实现净利润9858.94万元,同比下降10.21%。2024年一季度,其营收为2.33亿元,同比下降23.43%;净利润为2318.64万元,同比下降60.6%。

福成股份称,营业收入下滑的原因在于,随着社会经济生活开始复苏进入正常状态,消费旅游等民生基础行业竞争愈加激烈,公司食品加工业收入同比减少22.41%。

肉牛业务方面,2023年,福成股份共投资3.36亿元竣工两个万头养牛场(兴隆庄和刘家河养牛场),总建筑面积43.17万平方米,活牛存栏容纳能力超过3万头,存栏活牛数量可增加肉牛育种养殖业务能力,为公司进一步推荐育种工作奠定良好条件。业绩方面,受由于海外牛肉大规模进入国内市场及2022年度国内库存牛肉释放双重影响,国内活牛及牛肉价格走低,导致公司肉牛销售增收不增利,利润同比大幅减少。

餐饮及食品加工业务方面,2023年餐饮营业收入和利润较上年同期均有增加,福成股份餐饮服务直营店数量达到31家,包括18家火锅店、13家烤肉店。不过,预制菜市场竞争态势直接加剧,加之受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改变等影响,公司食品加工业务消费者端的客户收入与利润有所降低。——看来兜兜转转几年,强如李首富,也不断有商场失手的时候。

福成股份近年来面临多起负面舆情事件:

实际控制人李福成因涉嫌行贿、虚开发票等违法犯罪行为被判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并处罚金五十万元,同时退缴违法所得三千万元及行贿款六百万元。

李福成还因涉嫌短线交易被立案调查,并被河北监管局给予警告,处以8万元罚款。

2022年初,福成股份财务总监因拒绝签署年报并失联,暴露了公司内控问题,最终监管机构对相关责任人作出处罚。

公司业绩近年来持续低迷,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下滑。

殡葬业务受政策变动和合同诈骗影响,业绩不达预期。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