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昔日“恒大债主”广田集团“摘帽”复牌,重回主业能否助力业绩修复?

Yins Finance ·  Jun 18 20:04

A股上市公司的“摘帽”行动还在持续,这一次是昔日作为“恒大债主”的深圳广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田集团”)。在复牌的首个交易日即6月18日,股价收跌3.55%,报1.9元/股。

作为建筑装饰设计领域的老牌上市公司,广田集团(002482.SZ)在地产高增长时期飞速发展一度成为百亿营收的企业。随着行业市场的变化叠加恒大集团债务危机的爆发,在业绩下滑与债务危机等多重压力下,广田集团最终通过司法重组才改善公司基本面并解除退市及警示风险。

往期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2023年广田集团累计扣非净亏损达135.72亿元;最新的2024年一季度,总营收仍下滑近52%、扣非净亏损5893万元。在“摘帽”复牌之后,修复盈利能力将成为其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

以司法重整破局:化债、引新投资人

根据复牌公告,广田集团此前被“戴帽”的原因为:2022年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主要银行账户被冻结;2020年、2021年、2022年三个会计年度扣非净利润均为负值,且2022年年度审计报告显示经营持续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具体来看,在2022年末时,广田集团期末总资产约为107.88亿元、总负债却为158.19亿元,已“资不抵债”;2020年~2022年的总营收则呈现“三连降”的态势,从122.5亿元的规模降至35.64亿元。同期,三年累计扣非净亏损达115.791亿元。

在此背景下,广田集团股票于2023年5月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紧接着的2023年,公司实现总营收10.0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1.27亿元、期末净资产约为7.76亿元。

“截至公告日,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共开立银行账户159个均未冻结,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序。”基于此,广田集团在自查后向深交所申请复牌并审核通过。

银柿财经不完全统计发现,今年6月以来已有包括东方海洋(002086.SZ)正邦科技(002157.SZ)等8家公司解除风险警示并复牌。就广田集团的“摘帽”历程来看,司法重整是其成功复牌的关键。

广田集团于2022年5月被公司债权人申请重整直到2023年12月才结束重整程序,在重整中,其引入深圳市国有独资大型建工产业集团作为产业投资人,4家多元化背景的企业作为财务投资人。

重整后,特区建工集团成为广田集团的第一大股东,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持股比例为22%;原公司创始人叶远生及旗下的广田控股,累计持股比例被降至20.41%。

经过重整,广田集团共计收到投资人重整投资款14.14亿元,主要用于现金清偿债务、支付破产费用等,剩余部分将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加上债转股的94亿元,合计可支付债权108.43亿元,债务问题得以解决。

此外,通过重整广田集团还剥离了如应收恒大集团工程款、亏损子公司股权等非核心资产,仅保留公司旗下如红岭北建工数智大厦、货币资金、优质项目应收款项等资产。

就“流动性”而言,广田集团目前已有明显改善。截至今年3月末,公司账面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1070万元、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为1.97亿元;同期,在手现金约4.84亿元。

未来聚焦主业,加强与控股股东协同

“流动性”改善的广田集团,实则还未摆脱亏损的局面。今年1月~3月,公司实现总营收约7342.99万元,同比下降51.16%;归母净利润仍亏损5994.50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约1.42亿元有所收窄。

回望广田集团的发展脉络,过度依赖单一大客户是导致其被恒大债务危机连累的重要原因。其在2018年时就达到了144亿元的营收规模,但当期仅来自恒大集团的收入占比就达到了48.65%。此后恒大债务危机爆发,大额应收账款计提叠加主业下滑等多重压力,公司最终走向重整求生之路。

未来如何发展?广田集团给出两条路径:聚焦主业,持续提升建筑装饰业务的能力;加强与控股股东特区建工集团的产业协同,推进建筑工程领域工业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型。

根据《2023-2028年国内建筑装饰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2012年至2019年,我国建筑装饰(含设计)行业的市场规模(按收入计算)从1.52万亿元增长至4.49万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6.73%;建筑装饰装修行业市场规模仍将持续增长,到2025年将达到6.7万亿元。

面对广阔的市场,广田集团可以成功回归吗?其在公告中给出的说法是,“公司经营有序恢复。”根据其在对深交所关注函的回复公告中披露的数据:公司恢复了深圳市工务署的投标资格及A+排名;今年以来承接了深圳机场T3站前综合配套保障用房项目幕墙工程等项目;一季度新签订订单金额为1.52亿元,同比增幅为137.5%。

在与特区建工集团的协同方面,自去年重整进场至今,双方还未有业务上的合作消息放出。官网信息显示,该集团系深圳市国资系统中唯一具有城市基础设施全链条服务的企业,承担了深圳全市超65%道路、桥梁、隧道管养任务;作为广东首家5A级设施维修养护单位,其也拥有建筑科技、综合开发等业务。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