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年内涨120%,“英伟达概念股”新易盛喂饱了谁?

Laohu Finance ·  Jun 18 09:27

英伟达再掀AI热潮,这也“喂饱了”AI产业链上的一众企业。

6月14日,新易盛在二级市场延续了以往的强势,收涨13.4%。今年以来,新易盛成为资金趋之若鹜的对象。而这要归功于AI。

去年开始,AI就成为市场C位,而今年3月中旬黄仁勋的一场名为《见证AI的变革时刻》的主题演讲,直接让英伟达彻底引爆了资本市场。事实上,开年至今,英伟达股价一路上行,似乎早已预示着第二场AI热潮的到来。

值得注意的是,英伟达的火爆并非孤立现象,它的背后是整个AI产业链的蓬勃发展。从硬件制造商到软件开发者,再到终端应用提供商,每一个环节都在这场技术革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与此同时,投资者对英伟达的热情也蔓延至其所处赛道,这也为AI产业链上的不上企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新易盛便是其中之一。

年内大涨120%

开年至今,深耕光模块赛道的新易盛股价成功翻倍。

同花顺数据线是,今年以来新易盛的涨幅已经达到120%,截至6月14日收盘,新易盛报收108.5元/股,涨幅达13.4%。

这也让背后的一众资本收获颇丰。截止今年3月末,其前十大流通股东中,中型私募上海呈瑞投资旗下的65号基金新进成为新易盛的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数量为625.07万股。与此同时,小私募深圳展博以588.96万股在今年1季度成为该公司的第九大流通股东。

私募之外,公募基金也对其颇为偏爱。宏利转型机遇股票A、华夏行业景气混合、万家品质生活混合A、广发电子信息传媒股票A、东方阿尔法优势产业混合A、广发价值核心混合A等基金均重仓了新易盛,持有这家公司的股份数量分别为558.73万股、449.17万股、336.85万股、1838.52万股、292.64万股、276.6万股。

公开资料显示,新易盛主要从事高性能光模块的研发、设计、测试和销售。据悉,光模块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以通过光纤传输数据的电子器件,这些模块通常由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的发射器和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回电信号的接收器组成。

目前,公司的主要产品包含QSFP-DD800G单波200G、OSFP800G单波200G等,公司目前主要产品为点对点光模块和PON光模块。

值得注意的是,自成立以来,新易盛成功开发了不同型号光模块产品超过2800种,产品涵盖了多种标准的通信网络接口、光波波长、传输速率、传输距离等技术指标,运用领域覆盖了数据宽带、电信通讯和智能电网等行业,正因有着较为深厚的积累,新易盛成功抓住了这波AI浪潮。

事实上,新易盛在二级市场上的亮眼表现,或许离不开公司出色的业绩支持。新易盛财报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13亿元,同比增长85.41%;归母净利润3.25亿元,同比增长200.96%;扣非净利润3.25亿元,同比增长206.69%。

此外,报告期内,新易盛毛利率为42.00%,同比上升7.96个百分点;净利率为29.16%,较上年同期上升11.19个百分点。

对于一季度盈利能力超预期的原因,新易盛表示主要得益于持续通过多种方式优化成本管控能力,以及公司高速率产品的销售占比保持持续提升的趋势。

事实上,新易盛的加速发展,离不开公司所处赛道的潜力和热度。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全球AI计算市场规模将从2022年的195.0亿美元增长到2026 年的346.6亿美元。其中,生成式AI计算市场规模将从2022年的8.2亿美元增长到2026年的109.9亿美元,复合增长率高达91%。

此外,据调研机构 Dell'Oro 发布的最新报告《Ethernet Switch – Data Center 5-Year July 2023 Forecast Report》,到 2027 年,20%的以太网数据中心交换机端口将用于连接支持人工智能 (AI) 任务的加速服务器。

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的兴起将有助于推动数据中心交换机市场取得更多增长,预计未来五年该市场的累计销售额将超过1000亿美元。

在此背景下,新易盛选择扩产。

扩产迎接AI热潮

据悉,AI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应用需要海量并行数据计算,对AI数据中心的网络带宽提出更大的需求,因此,AI数据中心的发展也将加速高速光模块的发展和应用。

面对高速发展的AI赛道,若想获得足够的话语权,无疑需要足够的产能。5月31日,新易盛发布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8.8亿元,用于成都和泰国的高速率光模块扩建项目。

具体来看,其中9.6亿元用于成都高速率光模块扩建项目,剩下9.2亿元将用于泰国高速率光模块新建项目。新易盛期望借此把握行业机遇,扩大业务规模,优化产品性能及结构,进一步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事实上,新易盛曾尝过扩产的“甜头”。2020年12月,新易盛曾募资16.5亿元,其中有13.5亿元用于高速率光模块生产线项目,升级现有产品,扩大产能。正是凭借这波扩产,新易盛充分抓住了AI带来的这波机遇。

国盛证券也表示,海外AI需求持续旺盛,巨头加速AI硬件内卷,而海外日新月异的产业变化也将为国内的光模块龙头带去更多的发展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扩产的同时,新易盛还不断加大科研投入,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1.34亿元,占2023年营业收入的4.32%。借此,公司在高速率光模块、硅光模块、相干光模块、LPO光模块等新产品研发项目取得多项进展。

根据新易盛财报数据,2023年公司及子公司新增取得授权专利16项,均系原始取得,其中发明专利12项。截止2023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15项,其中发明专利43项,实用新型专利71项。

华丽转身的高荣光

事实上,新易盛的快速发展,同样少不了其创始人高光荣的布局。

1989年,20岁的高光荣中专毕业后,进入了乐山无线电厂光通信分厂,并在在1989年至1998年担任技术员。此后,高光荣辞职创业,创办了光通电子,担任了三年的执行董事、总经理。而在2001年至2008年,高光荣历任四川九州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采购主管、光盛通监事、光盛通信监事等职位。

2008年3月31日,经高光荣、胡学民、廖学刚、黄晓雷、韩玉兰、李江6名股东一致同意,决定成立“成都新易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0万元。其中,高光荣认缴出资人民币270万元,持有公司27%的股权。

由此,高光荣开启了新易盛的崛起之路,在高光荣的带领下,新易盛成功在2016年上市,公司市值一步步来到了770.3亿。

事实上,新易盛选择做好“一件事”的战略可以从高光荣曾经的表态中一窥。据悉,高光荣曾表示,让做芯片的企业专门去做芯片,这样可能会更有利于芯片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新易盛还为电信设备商客户提供5G前传、中传和回传光模块、以及应用于城域网、骨干网和核心网传输的光模块解决方案。

而5G作为国家战略制高点,无疑同样拥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根据爱立信此前发布的《移动报告》数据,预计到2028年底,全球5G用户预计将达46亿,这无疑会进一步刺激公司的发展。

对于新易盛来说,如何更好的把握住这轮机遇,无疑关系到公司日后的发展前景。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