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中国AI新欢”要提防苹果的无情

TechWeb ·  Jun 17 10:36

美国东部时间周四,苹果公司取代微软,重夺全球市值最高公司宝座。

今年上半年,由于在生成式AI上布局缓慢,加上iPhone销量乏力,苹果的股价连续下跌,本周一,苹果公司市值还排在英伟达之后,位居全球第三。

然而过去三天,苹果股价连续上涨,累计创下约11%的涨幅。这是自2020年8月以来,苹果最大的三天涨幅。这三天的大涨使苹果市值增加了3239亿美元——几乎是英特尔市值的三倍。

现在苹果公司市值达到3.285万亿美元,略微超过微软公司3.282万亿美元的市值。让投资者重拾对苹果信心的,是AI,是当地时间6月10日,苹果一年一度的WWDC发布的iOS18的AI能力。

正如外界预测的一样,在WWDC上,苹果将重点放在了AI上,推出了面向苹果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的个人智能系统“苹果智能”。

发布会伊始,库克就花了大篇幅介绍了苹果在过去数年里对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探索 。库克一再表示,苹果认为做AI产品最重要的是需要懂得用户需求,AI要以个人使用情境为基础,真正整合到产品的使用体验中。

“生成式 AI 从未被排除在计划外,只是我们一直以一种深思熟虑的方式追求它。”库克为苹果在AI领域的姗姗来迟“挽尊”。

虽然迟到,但在这份AI答卷上,苹果还是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资本市场显然对这个答案相当满意。

01

Open AI倒贴

虽然在生成式AI领域动作速度慢了一点,但苹果毕竟是苹果,只需要靠着自己的招牌就能让走得更快的公司心甘情愿合作,成为装备齐全的“后进生”。

在WWDC上,苹果宣布与OpenAI构建合作伙伴关系,苹果用户通过呼唤Siri语音助手就能使用ChatGPT,无需支付额外费用就可以在全系统的写作工具中调用ChatGPT,实现聊天机器人、图像生成等功能。

“当红炸子鸡”OpenAI创始人奥尔特曼也出席了WWDC24现场活动。

不仅如此,苹果还特意强调了一番自身对用户隐私的重视。“当通过Siri访问ChatGPT时,已内置隐私保护功能。OpenAI将不会存储用户请求,并且用户的IP地址也将被隐藏。”

据外媒爆料,苹果依靠渠道优势得到了合作的主导权。知情人士透露,现阶段合作不会给双方带来“有意义”收入,苹果不会向OpenAI支付合作费用。

在苹果看来,将OpenAI的品牌和技术推广到数亿台苹果设备上的价值远高于OpenAI给苹果创造的效益。

鉴于苹果庞大的设备数量,集成完成后,在苹果上使用ChatGPT的人越多,OpenAI要负担的算力成本也会水涨船高。目前,OpenAI在Azure云计算系统上托管ChatGPT需要微软付费。甚至可以说,OpenAI为了搭上苹果系统不惜倒贴成本。

做出了如此之多的退让,奥尔塔曼还是在社交媒体上兴奋地表示:“非常高兴能与苹果合作……我想你一定会喜欢它。”

OpenAI的低姿态让同为创始人的马斯克怒不可遏,他几乎是破防一般地怒喷苹果忽略用户的信息安全。马斯克放出狠话,自己旗下公司员工上班时必须将携带的苹果设备存放在能够屏蔽电磁场的法拉第笼中,确保公司内部信息安全。

当然,一向言行谨慎的库克自然不会回应爱出风头的马斯克,让OpenAI自愿合作已经证明了苹果在AI时代的地位。

苹果牵手OpenAI,资本市场迅速给出了良好的反馈。苹果的股价立马连续上涨,超越微软重新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02

苹果的平衡术

需要强调的是,OpenAI所提供的应用只是苹果智能大框架下的一小部分。苹果智能的模型架构有三个部分,包括自研的端侧模型、云端模型和GPT-4o等第三方模型,发布会的重点仍是苹果自研AI模型。

正如在Safari浏览器中关联多个搜索引擎选项,苹果希望能够给用户更多AI服务选择。

发布会上,苹果公司软件工程高级副总裁克雷格·费德里吉表示,未来可能引入更多的人工智能模型,开展更广泛的合作,他在发言中提到了谷歌的Gemini。

据美媒报道,苹果和谷歌有望在今年晚些时候达成协议。如果双方携手,iOS和安卓的边界线或许会在AI时代变得模糊,这无疑有助两大生态系统之间的资源共享。

此外,苹果还在和Anthropic等新兴人工智能公司洽谈类似合作。

按照官方消息,苹果智能的测试版将于今年秋季作为iOS 18等系统的内置功能在北美市场推出,目前仅支持英语,部分功能、软件平台和其他语言支持将于明年陆续推出。

知情人士透露,苹果认为AI工具可能会逐步侵蚀其从谷歌搜索协议中获得的巨额收入,要求和包括OpenAI在内的合作伙伴在未来协商出新的分成模式。

其实,从技术含金量的角度来说,苹果在WWDC24上拿出的东西并不够份量。

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就指出,苹果是在展示自身在生态整合与界面设计方面的优势,但投资人期待看到的是苹果拿出在AI领域原创且用户非用不可的实力产品。

平心而论,苹果和OpenAI为代表的各家大模型的合作只是苹果智能在发展期的过渡选择,是一段短期到中期的关系,苹果的终极目标是建立完全独立自给的AI能力。

所以在此期间,苹果会施展平衡术,让各家都雨露均沾,不至于让自己受制于人,并且争取时间,最终用成熟的自研AI替代。

如同其在A系列芯片上所做的策略一样。

03

哪位是苹果的“心上人”?

作为一家面向全球的公司,苹果智能不会在全球每个市场都和OpenAI深度绑定。苹果希望的是设备上融入尽可能多的符合本土化用户需求的AI工具。

中国是苹果的第二大市场,中国市场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市场。IDC预计,2024年中国市场上搭载AI功能终端设备将超70%,AI终端占比将达55%。

从现有经验来说,直接把美国的AI服务搬进中国市场在短期内无法实现,可行的做法还是直接找到合作伙伴,在设备上用中国公司的产品,然后参照云上贵州的例子,通过数据本地处理开放运行更多AI功能。

发布会上,苹果表达了对AI工具进入中国的渴望。“虽然目前没有具体时间表,但这肯定是我们想要做的。”

所以,选择哪家本土AI合作伙伴,无疑是苹果关注的重点之一。

目前来看,深耕AI领域多年的百度是苹果在中国市场最有可能的AI合作对象,此前坊间已传出了苹果要和百度正在谈判的消息。

1月,百度宣布和三星达成AI生态战略合作伙伴,百度文心大模型深度集成到Galaxy AI中,打造多个AI应用场景,提供了端侧赋能通话、翻译、智能摘要、排版等功能。三星Galaxy S24系列的国行版均搭载了相关服务。

和三星的合作经验或将帮助百度进一步撬动苹果。

中文语境是国产大模型差异化竞争的优势,国产大模型在广泛的中文语言任务处理中展现出了较好的自然语言生成能力与较高的准确性。

6月12日,IDC发布了《中国大模型市场主流产品评估,2024》。此次评估从七大维度对百度、OpenAI、阿里等11家大模型厂商的16款市场主流产品进行实测。

从测试结果看,文心一言和文心一格在问答理解类、推理类、创作表达类、数学类、代码类的基础能力,toC通用场景类、toB特定行业类的应用能力等7大维度均具备领先优势。

据百度透露,文心一言APP月活已超千万,调用量超14亿,核心用户群体汇聚在中国的一、二线城市,超过半数在35岁以下,主要是年轻的学生和繁忙的职场人士,文心一言的用户画像和iPhone在国内的核心消费者高度一致。

从现实和用户规模来看,苹果选择百度可能是当下最优解。综合各方信息来看,双方显然已在密切接触中。

但除了百度,苹果在中国市场也有其他选择。近两年,国内市场是“百模争霸”,王小川笑称:中国企业度过了AI大模型的恐慌期和投入期,现在已经是迭代期。

考虑到苹果的独特地位,多数公司都会愿意和其达成合作。有报道称,苹果和阿里云通义千问也有实质性商讨。

在全球电商市场的多年深耕让阿里云看待AI大模型的目光并不局限于中文世界。

5月,阿里云宣布在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墨西哥投资新建数据中心,布局AI基础设施。根据官方消息,阿里云大模型服务平台百炼国际版即将上线,提供一站式、全托管的大模型定制与应用服务,阿里云最新版基座模型通义千问2.5也将通过百炼平台提供API。

2023年底,阿里达摩院就推出了首个基于东南亚语言训练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版本SeaLLM以及名为SeaLLM-chat的聊天机器人。该AI大型语言模型包括130亿参数和70亿参数两个不同的版本,能够处理的语言包括越南语、印度尼西亚语、泰语、马来语、高棉语、老挝语、他加禄语和缅甸语。

或许,苹果有意和阿里云达成合作并非为了中国市场,也有在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加速提供本土化AI服务的考量。

此外,字节跳动近期也在加速探索基于手机的大模型软件解决方案,希望提供给手机厂商参考使用。考虑到Tik Tok在全球的影响力,苹果也有可能将其纳入考虑范围。

但从苹果在美国市场所施展的平衡术、以及其对供应链“扶弱锄强”的做法来看,苹果选择哪家作为在中国市场的AI合作伙伴,对于那个幸运儿来说,既是好事,也会是鞭策——必须跟上苹果进化的步伐,必须有让苹果离不开的本事,否则它会另觅新欢。

被苹果踢出供应链的公司,甚至包括英特尔,它们都是前车之鉴。(何伊然)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