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在拼多多和买家“斗图”后,我的店火了

Pingwest ·  Jun 17 09:59

当电商平台们把“无理由退款”卷成了“基操”,有一批商家决定另辟蹊径。

有人决定领先一步,替买家申请“仅退款”,顺便把售后现场变成斗图比赛,靠“搞笑人设”俘获了买家的心。

有人和买家唠嗑,因为爽快地采纳了对方的设计建议,聊天记录直接被买家搬到了社交平台上,带火了一整个店铺。

还有用户发疯式催发货,商家在线陪飙戏、有求必应。

斗图、唠嗑、互相飙戏......这些精神状态遥遥领先的商家,把“用户体验”卷到了新高度。

“话痨”厂二代,在拼多多开店创业

顾原,29岁,一个开拼多多店的厂二代,每天都泡在拼多多和买家聊天。

此前,他的家中一直在经营画框生意,在义乌有自己的制造工厂,主要销售到哈萨克斯坦等国外地区。2020年,因为大环境原因,出口生意基本停滞,顾原就借助家中的供应链资源,开起了拼多多店铺。

“过去几年,因为地方快递经常受到影响,就需要和买家沟通当地情况,也彼此互相加油打气解解闷。”他把自己形容成了一个“话痨店主”。

有一次,一位顾客买了1m*1m的超大画框,是顾原店里毛利最高的款。“那天我特别开心,但是没几天他找我退单,我原本是很郁闷的。”他回忆道。但对方告诉顾原,家里的狗狗马上就要10岁了,为了庆祝才买了这个超大全家福画框,但到货后狗狗意外去世了,不想挂了。

“我特别理解,因为我也养狗,然后我给他换了一个小相框,用作留念。”生意不成买卖在,顾原觉得这是规则之外的人情。

除了卖画框,后来顾原也开始上架其他品类,例如老年广场舞华服,单件60块左右,毛利比较高,而且大姨们都很爽快、很好说话,基本一买就是一个舞蹈队,也没有退货。”

顾原告诉硅星人,这些中老年阿姨特别热衷于聊天和评价,评论区各种高清的舞蹈视频、摆好队形的照片,把买家秀变成了朋友圈现场,甚至还会互相评论聊天。

而之所以顾原能够随心所欲地唠嗑,也是因为这个小店只有他一个人经营,兼任着老板、运营、客服,独揽大权,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

像顾原这样的个人店主,在拼多多有很多。

例如去年年底裸辞的娜娜,同样在拼多多经营了一家女装店,一开始只是小打小闹,没想到客户源源不断。

“我挺能聊天的,有时候也会帮顾客选衣服,‘多买几件试试,反正可以退换货’是我的口头禅。” 在一群工厂店之中,娜娜的优势在于自己会穿搭,她会自己去选款,还擅长给客户建议。

有一次,有个女孩咨询娜娜店内衣服适合的体重尺码,不知怎么和她讨论起了身材焦虑,然后对方把两人之间的对话发到了社交平台,帖子就火了,基本每天都有人看到这个帖子,然后来找娜娜买衣服。

娜娜自己也没想到,一次小小善意对话,引来了这么多的热情回报。

在千篇一律的商家之中,这些充满个性化的店铺,正在脱颖而出。从这些被夸赞的商家之中,或许我们能描绘出用户对商家的期待,是1V1的个性化服务。

以前,电商客服强调的是“专业”“标准”,淘宝的那句“亲,给个好评”火遍了大江南北,背后是通过好评给店铺增加评分,从而影响流量权重的反馈机制,但在层层规则之下,客服们变得越来越“官方”,为了避免纠纷,店家们要警惕每一句话都可能是“呈堂证供”,特别是AI客服的加入,让用户和商家的对话越来越艰难。

而顾原和娜娜所代表的是白牌工厂、个人商家,他们没有复杂的团队,没有死板的规则,在交易中充满了简单而真诚的“人情味儿”。

充满人情味儿的交易,需要平台率先投入

这些非职业化的、非团队化的商家,甚至是非标准化的商品,例如卖个人手工产品、卖玩偶填充棉花等等,离不开平台对于生态的建设。

首先,是平台对于入驻门槛的放宽,让各类商家都能加入进来。

顾原是一个典型的“一个人就能起店”的拼多多商家。刚准备开店的时候,他先是测试了多个平台,最后发现在拼多多开店是最简单、限制最少、投入最少的。

“因为我们家的画框没有款式,只有尺寸和颜色之分,SKU很少,在其他平台开店第一件事是要上15个链接,直接就把我难倒了。”他解释道。

过去的工厂店因为流水线设备限制,以及精力有限,本身所制造的产品价廉量大,但SKU很少,要求不断上新、铺货,就相当于把这部分卖家限制在了门外。

选定了平台之后,很快,顾原就直接操作手机开了一家网店,“ 只有我一个人操作,新店有100块的流量补贴,跑完立刻就成交了24单。”

紧接着,顾原一口气就开了十个店,他发现每个店都能跑出成交,才确认了这个平台是有很大空间的。

秉承着“真诚、爽快”的原则,顾原的拼多多店一直保持在品类优先水平,做得最好的是第一个店,日销最高3000多单

其次,则是需要平台建立起一个用户为先的规则保障,并让商家感受到好处,例如百亿补贴、退货包邮费等等。

以农产品为例,由于农产品的上游十分分散,此前没有电商平台能够攻下这个难题,农户们不懂如何运输,也不懂什么用户为先营销推广,是平台率先投入,搭建起了链路和规则,让农户们参与进来。

比如建立坏果包赔的机制打消消费者的疑虑,确定好物流链路并预估好时效......在种种措施的保障之下,用户满意而不断复购,农户也因此赚到了钱,而拼多多也建立起了护城河,通过三者共赢,形成了一良性的生态

如果消费者给每个电商平台建一个“信用储蓄罐”,低效、不智能的售后服务会给平台信用值-1,那么精准、简单、高效的售后服务就能为平台信用值+1。长此以往,消费者对各个平台的信任度和依赖度就会有明显差异,下单频次与信用值息息相关。

在一次次快速售后、厂家直供的订单里,整个平台在消费者“信用储蓄罐”的信用值不断提升,源源不断地流量涌进平台,反哺于整个生态,才能帮助商家提高生意复购率。

十几年前,电商平台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让用户养成线上购物的习惯;十几年后,电商平台们需要思考的是,用户为什么在这个平台购物。

当平台对用户的竞争趋于激烈,平台们对用户的关注不只停留在消费政策整个平台生态都要呈现出“用户友好”的价值观和具体措施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