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车企一哥”就要跌落王座?

wallstreetcn ·  Jun 16 08:40

当了18年国内车企老大,上汽集团的王座就快不保了。

近期,车企们5月销量纷纷放榜,上汽集团以33.2万辆的批发销量守在榜一位置,但攻擂者已经打到了家门口,比亚迪以微弱差距(33.05万辆)紧随其后。

这位新能源“霸主”仍在猛攻,机构预测其二季度有望在多个维度超越上汽集团。新王诞生在即,由合资称霸的国内汽车工业史将改写,留给上汽“迂回”的空间也不多了。

但上汽集团并不甘心。去年起,这位车企一哥按下转型和出海加速键,今年进一步从尖端技术的研发、到加码产品迭代,试图对后浪们“见招拆招”。

“自主一哥“与“合资一哥”鏖战背后,是老牌车企与新生代品牌争抢车市话语权的缩影。而最终,只有紧跟市场趋势的人,才掌握更大赢面。

巨变

对中国汽车市场老大宝座,王传福早已虎视眈眈。

五月销量逼近上汽之前,比亚迪的财务数据就已开启猛追。一季度营收录得1249亿,同期,上汽集团营收为1431亿元。

按照花旗等机构预期,比亚迪二季度销量环比增幅将超过55%,营收则有望超1874亿元,届时大概率会实现对上汽集团的全面超越。

放在6年前还很难想象,一家曾经的二线自主车企,会撼动车企老大的王位。

彼时手握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两个顶流合资品牌,上汽集团2018年年销量“破七”,以705万辆的辉煌成绩,傲视群雄。那一年,比亚迪体量还不足其1/10,全年销售额52万辆。

当年3月,上汽集团市值也爬到4399亿元的巅峰,是比亚迪的2.5倍。如今沧海桑田,上汽市值只剩下1632亿,不足比亚迪的1/4,仅和理想汽车相当。

短短数年间,上汽集团销量、市值上的不尽如意,背后是“顶梁柱”没能跟随时代顺利切换。

作为中国最大的汽车产销集团,二十年间,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这三大合资品牌扛起集团销量大旗,成为拉动规模与利润的“三驾马车”。

如今除了五菱勉强维持外,大众和通用都经历了断崖式下跌。去年三品牌销量合计361.9万辆,2018年这一数字是610.67万。

今年前5个月,上汽通用卖了19.9万辆,同比下滑44.25%;上汽大众销量卖出43万辆,虽同比增长5.5%,但和巅峰比还是接近腰斩。

规模波动之下,上汽集团的利润水平跟着共振,去年集团归母净利润为141.1亿元,不足2018年高点的四成;拆解来看,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两家曾经的“利润奶牛”去年贡献的利润同比缩水了五、六成。

集团的销量、利润回到十多年前水平,背靠合资“躺赚”的好日子不复返了。

面对挑战,它对“合资依赖症”下了猛药。财报显示,去年上汽大众与上汽通用的长期股权投资余额纷纷缩水,前者(102.08亿元)仅为2018年巅峰时期的一半;后者(95.04亿元)与2018年的水平相比,也减少约60亿元。

这意味着,上汽集团正调整资源分配的天平,转而向自主品牌、新能源、海外市场加码,这是上汽的“新三驾马车”。

不过它们暂时还没成功接棒。前五个月,上汽乘用车销量下滑了近两成录得28万辆,智己虽有着1.2倍同比增长,但基数低,去年整体销量不足4万辆。

同时,以名爵出名的海外市场也开始遭遇到了瓶颈。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上汽在行业整体出口增长的背景下略有下滑,来到36.6万辆,被奇瑞(43.5万辆)超越。

面对行业更迭巨变,上汽集团不得不加快“刮骨疗伤”的力度。

守城

商业史上,曾有很多纵横一时又归于沉寂的巨头,背后勾勒出的都是行业趋势的变迁。

上汽的困境不难理解,合资车称王的时代,业界一直有“三年小改款,七年大改款”的规律,但近年来比亚迪引领着新能源变革,华为、理想等又把迭代速度卷到了“半年一小改”的新高度。

这已然是电子产品、互联网公司的打法了,决策机制、业务反应相对迟缓的合资车企很难跟上这种节奏。

上汽大众总经理贾健旭就直言,“我们现在的开发还是串联关系,所以很多东西都慢。两年之后技术就迭代了,三年之后彻底更新,五六年就完全落后了”。

上汽集团总工程师祖似杰也向华尔街见闻坦言,消费电子的理念已经进入传统汽车行业。

在新赛制里,上汽缺的不止是速度,自主品牌们围绕成本、效率和市场的价格内卷更令这些老大哥们难以招架。去年,上汽集团的整车业务毛利率仅5.79%,降价应战的空间不大。

上汽被“船大难掉头”等问题掣肘着,但市场已经将它逼到不破不立的节点。

5月底,上汽祭出固态电池、动力总成、全栈软件架构、全新电子架构等新生代的技术“杀器”,紧抓“灵魂”,狂追华为、小米等玩家。

祖似杰指出,上汽跟消费电子产品学习了很多,“建立技术底座,就是要适应传统汽车向新赛道的转化,车型的开发速度也已经从48个月,降到目前的18个月”。

上汽零束CEO李君补充道,“我们研发体系、研发流程、研发工具链支持整车产品迭代接近半导体的摩尔定律。”

硬核科技的夹持下,上汽想要自主与合资一齐发起攻势,意图翻盘。

5月20日,上汽与奥迪、上汽大众签约,共研“智能数字平台”。祖似杰指出,这是上汽合资企业进入新阶段的标志。同时,原先作为上汽品牌冲高的智己品牌、“合资之王”上汽大众都表态要加快迭代步伐。

车市一哥彻底打响了反击战,其实它手中还有不少筹码,近两千亿元的丰厚“资金垫”,以及国企逐渐能够放开手脚布局新能源,都是这位巨擘重振自我的底气。

上汽也深知,这是一场长久之战。它精打细算起来,大刀阔斧地对内部品牌资源重新调配。

其中,合资与自主序列中暂时“掉队”的雪佛兰、飞凡等品牌,集团内部决定让其轻资产化运营,以集中更多精力投入主力品牌攻坚。此外,有上汽内部人士向华尔街见闻透露,集团还在筹备比智己定位更高的品牌,来重新抢占高端豪华市场。

这场“老钱”与“新钱”的功守道似乎正变得愈加精彩。双方之间的“你来我往”可能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短期的变化不代表行业终局,但可以确定的是,这场痛彻心扉的行业巨变已经让老大哥们改变心态,纷纷“躬身”向新生代学习,更加尊重市场和消费者。

曾经在全球市场,泯然众人的汽车品牌不胜枚举。想在日渐激烈的行业洗牌中留到最后,上汽也要掌握自己反攻的节奏了。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