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谁能拯救上海家化?

PE Daily ·  Jun 13 18:33

近日,上海家化完成工商变更,潘秋生卸任法定代表人,由平安系成建新接任。至此,上海家化四年一度的“换帅风波”落下帷幕。

此前上海家化公告,潘秋生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董事、董事长、首席执行官等职务。同时,有阿里、高鑫零售、宝洁背景的林小海,自6月1日起被聘为上海家化首席执行官兼总经理。

外界对这样的人事变化并不惊讶。在平安系入场的十一年光景中,上海家化董事长已经历四度变迁,公司也陷入了“原地踏步”的怪圈中。

财报数据显示,2023财年,上海家化的归母净利润远不及10年前水平,由2014年的8.98亿元下降至5亿元。

曾有业内人士对36氪直言,上海家化错失了中国化妆品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面对消费环境的快速变化、营销渠道的不断迭代,上海家化始终是“跟随者”而非“引领者”。

在该名人士的观点中,无论是线上渠道的改变、消费升级的趋势还是国货美妆的崛起,上海家化近乎错失了每一个风口。疫情放开后,大众消费市场更是“换了人间”。

这也意味着,林小海能否成为白武士,尚不得知。上海家化想要真正完成企业内部变革,仍在于大股东“平安”能否下定决心。相较于强势的资本,管理层的战略能否真正落地,不确定因素更强。

上海家化2023年财报截图

01 “上海名片”易主

上海家化算得上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企业之一,也是上海的一张名片。其前身可追溯到成立于1898年的香港广生行。

1905年,广生行推出“双妹牌”雪花膏,这款源自中国古代宫廷秘方的高端日化品,曾在1915年的世博会斩获金奖。

1956年,广生行上海分厂与香港总部完成切割,更名为“公私合营广生行制造厂”,后又与上海明星香水肥皂制造有限公司、东方化学工业社等合并,组成了上海明星家用制造品厂。

此后的光景里,这家“明星家用制造厂”相继推出了“美加净”“友谊”“雅霜”等品牌,成为一代上海人的记忆。

1967年,上海明星家用制造品厂改名为上海家用化学品厂。计划经济时代,国有工厂的发展按部就班,“美加净”却脱颖而出。

据上海家化官网介绍,20世纪80年代,美加净创造了中国化妆品市场多个 “*”:*瓶头蜡、*支手霜、*瓶护发摩丝等。80年代末期,美加净的年销量已达3亿元,在全国化妆品市场的占有率超过10%。

随后,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葛文耀成为上海家化的新厂长,开启了这一百年集团的辉煌时代。

1990年,上海家化推出“六神”花露水,迅速抢占细分市场,成为国民个人护理用品的*。伴随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上海家化又先后经历了与美国庄臣公司合资、回购美加净品牌等关键时刻。

按照全球*的市场管理模式,葛文耀始终推动上海家化转变为优秀的现代化企业。2001年,上海家化再次改制为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国内美妆日化行业的首家上市龙头。

资本加持下,上海家化加强研发投入,在“医研共创”的模式下,诞生了佰草集、玉泽等高端护肤品牌。至此,上海家化的多品牌布局已基本完成。

图片截自上海家化官网

2011年10月,上海家化成为上海*家启动国有股退出的企业,平安、海航、复星三大集团争相竞购,最后由平安集团旗下的平安信托胜出。

至此,上海家化正式开启“平安时代”。然而,一年的“蜜月期”转瞬即逝,葛文耀与平安系在股权激励、品牌投资、企业发展战略上产生冲突。这场企业管理权的争夺战争,最终以葛文耀的“被罢免”终结。

02 艰难的渠道改革与品牌重塑

“葛文耀想借助资本的力量,推动上海家化的深度变革,不过事与愿违。”

在日化美妆专家白云虎的观点中,中国平安对于葛文耀的定位有一定偏差。种种原因导致上海家化未能在“灵魂人物”任职期间,建立行之有效的决策及传承机制。

上海家化股权结构图,图片截自爱企查

梳理平安在此后任命的三位职业经理人,都有相似的命运轨迹。先是被上海家化高薪聘用,宣布一系列改革措施后,业绩或有短期提振,但随即下滑,CEO再因个人原因辞职。

2013年11月,曾担任强生医疗中国区总经理的谢文坚接任上海家化董事长。

尽管没有日化行业的经验,谢文坚仍不乏雄心壮志。他曾称,要在五年内把上海家化的销售收入从45亿元提升至120亿元。

2016年,上海家化的营收和净利润双下滑,其中营收同比下滑8.98%,扣非净利润同比大降74.95%,仅为2.05亿元。在交出这样的成绩单后,谢文坚主动请辞。紧接着,主角换成了来自维达国际的张东方。

张东方任期内,打出了“研发先行、品牌驱动、渠道创新、供应保障”的经营方针,使上海家化业绩回归增长。此外,上海家化还花费了20亿元,收购了英国品牌汤姆星的母公司,加码母婴市场。

但上海家化的增速仍在放缓。2020年4月,张东方因个人原因辞职,潘秋生成为继谢文坚、张东方后的第三位接棒人。

更早前,潘秋生曾被誉为“救火队员”,其主导了巴黎欧莱雅、美宝莲在中国市场的线上渠道转型。在潘秋生即任的消息公开后,资本市场也给予了极大的期望,上海家化股价一度大涨30%。

履新后,潘秋生也提出了新的战略方针,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助推器”,以消费者为中心,抓住品牌创新和渠道进阶两个基本点,把握企业文化、系统流程和数字化三个助推器。

遗憾的是,上海家化在2021年业绩短暂反弹后,2022年遭遇特殊环境,业绩再度下滑,2023年营收继续下滑。

某种程度而言,上海家化的CEO频频陷入“KPI”难以完成的困境中。公司的具体问题仍在于:传统的渠道结构,高溢价的产品布局不足。

上海家化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年末,主营业务收入线上、线下渠道分别占比42.66%、57.34%。同年,珀莱雅的主营业务收入线上渠道占比为93.07%;上美的营收线上渠道占比达到85.6%。

上海家化2023年财报截图

实际上,十一年来,上海家化的历任CEO都很重视线上渠道的发展。谢文坚在任职期间,曾大手笔赞助双11晚会,却因没能平衡好线上线下的价格,引得经销商抱怨。张东方任期内,也进行过内部架构调整。

白云虎认为,上海家化的产品结构并不适合线上的快流量打法,比如六神花露水类的低毛利产品,甚至还有一些季节性产品,很难在线上玩出花样。

值得提及的是,2023年末,潘秋生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并确定了未来几年向高毛利、高增速、高品牌溢价的品类进行聚焦的战略。

03 能扭转“危难”的只有平安

那么,具有阿里背景的林小海,能持续原有的道路深化改革吗?

谈及此问题,上海家化曾对“时代财经”回应——“公司战略仍在稳定推进中,未来会根据市场的发展变化、消费者需求的更迭、公司阶段性发展需求等动态调整,以获得更高水平的发展。”

在接任上海家化之前,林小海更多被提及的是在高鑫零售的三年。在此期间,林小海曾为大润发梳理出一条差异化的思路——即重构大卖场,放弃全客层定位,重仓生鲜等模式。然而,高鑫零售的业绩也是每况愈下。

2023年4月至今年3月的2024财年,高鑫零售营收同比减少13.3%,亏损16.68亿元。也正是在该年度,高鑫零售关闭了20家大卖场,还出现了大面积的裁员的现象。

有近高鑫零售人士对36氪透露,此前,大润发的人员也是不服从管理的。“比如高层去大润发巡场,管理人员就会临时组织人员到卖场乱逛,乍一看人还挺多,实则都是虚假的。管理不顺畅的原因,还是在于上层的指令无法落地执行。”

更多场合下,潘秋生也曾坦言上海家化面临的挑战,譬如“系统异常落后、供应链异常复杂、企业冗员严重”等。

资深零售专家王国平认为,从管理层面来看,上海家化明确知晓问题出在哪里,但很多概念没有办法落地,导致经营层面走下坡路。“理论都对,操作上都没有效果。”

问题的关键或许出自核心管理层。

“坦率而言,平安入主以来,对上海家化的总体发展并非‘正面和积极’的。”

白云虎告诉36氪,作为定位在金融和科技领域的巨头,平安无论是在品牌“收并购”,还是在“科研开发”层面,都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也因此,他认为上海家化的问题是“主帅”的问题,不是以CEO为代表的“主将们”。

在白云虎的观点中,上海家化想重回*,*的路径是“金融加科技”。即通过投资并购扩大品牌架构、持续性扩充“中国成分”,同时增加高毛利率产品比重,再用数智化的手段创建全新的营销和零售逻辑,用中国文化重新塑造品牌,提升全球的竞争力。

王国平始终认为,作为资方,中国平安没有真正沉下心去布局日化或彩妆领域。

他举例,与平安同为金融公司的RBI,在收购汉堡王后,先是有人员去门店洗厕所、炸鸡,发现真正的问题后才开始改革。反观珀莱雅,先是收购彩棠、后入股熊客电子商务,都是非常重要的战略部署。现如今,彩棠已成为珀莱雅的第二增长曲线。

平安系没有人员下探到基层,只能对管理层发号施令,也无法对人员形成真正的管控。”

同时,王国平还补充道,电商仍是上海家化必须做的选项。在他看来,尽管市场对618等大促普遍悲观,但上海家化缺少爆品,以抖音、快手、小红书为代表的新型电商渠道仍有增量空间。

线下渠道方面,上海家化也急需升级。王国平表示,其早期重仓的传统商超渠道已完全老化,部分化妆品专柜则出现衰退,甚至是死掉。当然,在重新构建渠道的过程中,拥有势能更强的产品才是关键。

白云虎则认为,能够提升其产品势能的关键人物,或来自上海家化自身。

一个插曲是,因卷入恒大审计案身处“窘境”、不断丢单的普华永道,却获得了上海家化的力挺。

6月5日,上海家化公告称,董事会审议通过了续聘公司2024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的议案,公司拟支付普华永道及部分子公司财务报表审计报酬396万元。

现如今,上海家化已迎来第126个年头,高光时刻却仍停留在上市后的十年。新掌舵人林小海,能否在深化变革的同时,平衡好大股东与员工、业务与市场、产品与消费者的关系,仍需等待时间的验证。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36氪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