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爱奇艺们的“薅羊毛”困局

wallstreetcn ·  Jun 7 16:46

作者 | 黄昱

编辑 | 刘宝丹

去年凭借《狂飙》风光无限的爱奇艺,最近日子不太好过。一边爆款剧集断档,一边又因为综艺《种地吧》衍生演唱会“线下免费线上收费”被骂上热搜。

据华尔街见闻了解,由爱奇艺出品的真人秀节目《种地吧》第二届麦田音乐会于6月6日举行,部分观众此前通过官方活动抽取到线下免费门票,而线上观看的观众,即便是爱奇艺会员也需付费12元,且观看有效期限至6月14日。

这种差异化的收费模式,引发了不少观众的不满,质疑爱奇艺此举是在“薅羊毛”。对此,爱奇艺客服回应称:“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购票观看音乐会直播,后续音乐会剪辑版内容将会在正片上线。”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以爱奇艺为代表的长视频平台第一次被质疑“薅羊毛”,除了类似衍生节目额外付费外,近年来会员分级制度、超前点播、头品限制等都经常导致用户反感。

“套娃式”收费的背后,折射了“爱优腾”等长视频平台进入新发展阶段所共同面临的增长焦虑。

爱奇艺2024年一季度财报显示,爱奇艺一季度实现总营收79亿元,同比下降5%。主要原因在于营收占比超过一半的会员服务业务收入不及去年同期,同比下降13%至48亿元。

爱奇艺方面解释称,这一变化可能与去年同期推出的热门剧集《狂飙》带来的高基数效应有关。

十多年前,“爱优腾”等长视频平台开启了会员业务的试水,通过提供更丰富和高品质的内容,逐步培养起了用户付费观看的习惯,在这一阶段,会员数量成为各大平台竞争的重点。

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进入存量竞争、中短视频平台迅速崛起,长视频平台的会员数量增长和日均使用时长面临天花板,“爱优腾”都开始将更多心思花费在新盈利点的挖掘上。

一个明显的信号是,紧跟海外流媒体巨头奈飞的步伐,爱奇艺从今年一季度宣布开始不再披露会员数。

爱奇艺管理层在业绩会上表示,仅通过特定时间周期的会员数不能客观地反映会员业务进展,未来核心目标是实现长期会员收入的最大化。

数据显示,爱奇艺日均订阅会员规模已从去年一季度的1.29亿下降至第四季度的1.003亿。而今年一季度,腾讯视频付费会员数同比增长8%至1.16亿。

会员用户增长放缓背后,一方面有大环境影响,另一方面也有爱奇艺自身爆款断档的原因。

2022年和2023年算是爱奇艺比较风光的两年。2022年,爱奇艺共有5部剧集热度值破万,要知道,在此之前爱奇艺仅有两部剧集热度过万。截至2023年底,爱奇艺热度破万的剧集已经达到十二部。

然而,今年以来,爱奇艺在爆款剧集上显得有些后继乏力。腾讯视频今年凭借《繁花》《庆余年2》接连两部爆款影视剧,坐在了高位。而爱奇艺紧急上线的对垒《庆余年2》的《狐妖小红娘》则“扑”得悄无声息,今年唯一热度破万的只有第二季度收官的《追风者》。

根据云合数据,今年一季度新剧集均30天有效播放TOP20中,爱奇艺独播剧占据6席,《南来北往》跻身第二,4部排在10名以外。4月至5月初,爱奇艺剧集《哈尔滨一九四四》《我的阿勒泰》《追风者》《城中之城》正片有效播放位列前茅。

一季度爱奇艺表现稍显平淡,市场对爱奇艺的期待也更多放在了第二季度。

中银国际分析师卢翼指出,第二季度多部重点剧集表现回升,品牌广告有所恢复。2024年爱奇艺将继续打造稳定的制作体系,更加注重利润和现金流表现,而非会员数量增加;新增长点有望来自海外业务、IP衍生付费和AIGC。

长视频平台的竞争进入下半场,各大平台要守住市场地位,必然需要从单纯的用户增长转向提高用户粘性、提升内容质量和服务体验等方面。

“套娃式”收费固然是长视频平台挖掘新增长点的重要尝试,但如若过于激进,或许将得不偿失。

要成为中国的奈飞,爱奇艺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