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新品开拓及海外布局加持 平台化企业璞泰来有望实现稳健增长

Time Weekly ·  May 29 16:33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雨辰

新品开拓及海外布局加持 平台化企业璞泰来有望实现稳健增长

近年来,我国在全球锂电产业的多个核心供应链中已稳固地占据了优势地位,成功构建了一个产业链最全、规模最大的产业体系。在储能型、消费型、小动力型锂电池等领域,我国均已成为全球供货的绝对主力军。

然而,在2021至2022年间,锂电产业链中上游厂商为应对市场需求激增而大幅扩张产能,随后新增产能集中释放,导致市场在2023年面临下游需求增速放缓与行业产能结构性过剩的双重挑战,进而使得锂电中上游材料价格下滑,相关企业业绩普遍承受压力。

面对国内市场增速放缓的挑战,锂电产业链企业正积极寻求新的增长点。一方面,链接产业上下游,积极进行新业务及新产品的拓展,如璞泰来、先导智能已率先提出“平台化”发展战略;另一方面,加速国际化布局,抢占海外更广阔的市场机遇,如宁德时代、远景动力等多家企业均已扬帆出海。

以锂电产业链上游负极行业龙头璞泰来为例,公司为行业中较早提出平台化发展的企业。近年来,璞泰来在负极业务保持龙头地位的基础上,定位于打造“材料+设备”平台化企业,其膜材料及涂覆、自动化设备等业务多点开花,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据了解,璞泰来积极前瞻布局潜力新产品。其中,复合集流体等新型锂电池集流体材料,已成为业内企业的重点探索方向,东风集团、英联股份、重庆金美等多家企业已争相布局。璞泰来作为国内较早进入该领域的企业之一,其复合铝箔产品已在消费领域实现小批量销售,复合铜箔有望在下半年实现量产,预计将迎来快速发展。同时,璞泰来的复合集流体业务已与宁德时代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表示将在该业务上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共同开拓海内外市场。业内人士推测,璞泰来或为宁德时代在复合集流体领域的重要供应商,其工艺技术方案受其认可程度可见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璞泰来在新品开发上还实行“多条腿走路”策略,不仅布局复合集流体,还在固态电池、快充负极等热门领域积极探索,并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未来,璞泰来平台化发展下布局孵化的新产品均有望贡献新的盈利增长点。

近年来,国产锂电企业出海步伐加快,锂电出口表现出色。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2023年1-12月我国锂离子电池累计出口额为650.07亿美元,同比增长27.8%,创下新高。

从国际化布局来看,国内大型电池厂商如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已在欧美建立生产基地,以抢占海外锂电市场供应链机遇。多家锂电企业2023年年报也显示,在国内市场有所放缓的情形下,海外市场带来巨大增量。例如,宁德时代2023年海外收入达到1309.92亿元,同比增长70.29%;国轩高科2023年海外地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亦达115.69%。

璞泰来亦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特别是欧洲市场,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下游客户纷纷在欧洲市场布局,璞泰来现有的欧洲客户订单需求明确。为此,璞泰来在瑞典启动了锂离子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研发基地的建设工作,该项目预计将成为欧洲最大的负极材料产能建设项目,到2025年将具备5万吨负极材料产能,到2026年底或2027年初将进一步提升至10万吨。此外,鉴于自动化设备业务在海外市场的快速增长,璞泰来还在德国设立了设备业务子公司,旨在为欧洲市场提供销售、安装调试及售后服务。

针对海外市场布局,璞泰来表示,公司计划将负极材料的海外业务占比做进一步提升。未来,公司也将在确保与下游客户产能需求相匹配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海外产能布局,实现海内外产能联动。

从全球视角来看,锂离子电池的需求增速整体仍保持增长态势。行业普遍预测,2024年全球锂离子电池行业需求仍将维持约20%的增速,进而带动产业链上游需求增长。作为新能源锂离子电池上游的领军企业,在平台化理念,以及新品成果转化和海外布局落地的共同推动下,璞泰来有望在2024年继续保持稳健的增长态势。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