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GEM改革后首家公司登陆港交所创业板!港股IPO市场望开启反弹

GEM改革後首家公司登陸港交所創業板!港股IPO市場望開啓反彈

券商中國 ·  05/23 20:33

來源:券商中國 作者:楊慶婉

昨日,優博控股披露通過聆訊後的IPO招股書,這是港交所GEM改革三年半之後,首家通過上市聆訊擬登陸創業板的企業。目前,遞交GEM掛牌申請的排隊企業還有兩家,分別是元續科技控股、廣東集信國控檢測。

今年1月1日,香港GEM上市改革措施正式生效:重新推出簡化轉板機制,符合資格的GEM發行人轉主板,不需重新委任保薦人盡調等;增設“市值/收益/研發測試”的上市標準,支持從事研發活動的高增長企業;縮短控股股東上市後的鎖定期至12個月;取消強制公佈季度業績規定。

時隔三年半重啓

昨日,一家半導體企業優博控股,披露了聆訊後的招股書,這是港交所創業板GEM改革三年半之後,首家通過上市聆訊的企業。該企業首次遞交招股書是在2022年4月28日,此後又進行了5次更新。

此前,香港啓動GEM改革,支持優質中小企業上市融資,因此對主板之外的創業板塊進行上市規則改革。改革前,最後一家在港交所創業板掛牌的IPO企業是裕程物流,2020年12月23日通過聆訊,2021年1月13日掛牌上市,至今已經有接近三年半時間。

優博控股,是一家總部位於香港的半導體產業鏈公司,從事工程塑料鑄件精密製造的後段半導體傳輸介質的製造,主要客戶是IC組裝及封裝測試公司和IDM公司,前五大客戶銷售合作超過10年,銷售市場覆蓋東南亞、中國臺灣、中國內地、香港本土等。

從盈利情況來看,優博控股近三年的淨利潤(經調整)分別爲2640萬港元、2180萬港元、504萬港元,2023年全球經濟低迷,半導體行業總體市場規模減少8.1%,該公司相關產品銷售放緩,另外在中國內地業採用低價的競爭策略,相比海外售價相對較低。

香港GEM改革生效

今年1月1日,香港GEM上市改革措施正式生效。目前,除了優博控股已通過聆訊之外,還有兩家遞交GEM掛牌申請的企業:元續科技控股、廣東集信國控檢測,分別於2023年12月8日、2024年3月27日遞交申請。

GEM改革之後的上市規則,重新推出了簡化轉板機制,符合資格的GEM發行人轉主板,不需重新委任保薦人盡調等;增設“市值/收益/研發測試”的上市標準,支持從事研發活動的高增長企業;縮短控股股東上市後的鎖定期至12個月;取消強制公佈季度業績規定,其他持續責任與主板發行人一致。

此前,港交所主板上市規則的改革,相當大程度爲中概股回歸和生物科技企業,以及特專科技公司的上市打開IPO募資渠道。據了解,目前新經濟公司佔港股的總市值超過三分之一,佔成交額的比重超過40%,而5年前當時尚不足20%。

而香港創業板的改革近年才開始,相比於中國內地的多層次資本市場,港股市場只區分創業板和主板,GEM改革重新爲創業板企業提供轉板便利。

Wind數據顯示,2015年以來,港交所創業板上市公司一共206家,平均募資規模6978萬港元,其中半導體與半導體生產設備的企業只有3家,更多的企業來自建築業、旅遊服務、耐用消費品與服裝等。

港股IPO市場有望反彈

不久前,中國證監會公佈5項對香港資本市場的政策,包括支持內地行業龍頭企業赴港上市,拓寬滬深港通機制,助力香港鞏固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等,港股IPO市場有望反彈。

Wind數據統計,2023年香港市場只有72家IPO企業上市,融資規模創下10年新低。而今年以來香港已有16家IPO企業上市,目前已遞交IPO申請書並等待上市的已達101家,包括美的集團、曹操出行等。

其中,等待聆訊的擬IPO企業中,還有13家制藥、生物科技與生命科學行業的企業,以及13家醫療保健設備與服務行業的企業,印證了“香港已成爲亞洲最大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中心”這一說法。

編輯/lambor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