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大摩:WoA AI PC来袭,AI个人电脑时代已到来?

华尔街见闻 ·  05/16 20:32

来源:硬AI
作者:李笑寅

AI个人电脑时代的节能趋势推动下,基于x86架构的“Wintel”正转向基于Arm架构的“WoA”,上游的高通、联发科可能为受益者。

即将于今年6月初举办的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上,Windows on Arm(WoA)AI电脑(PC)料将成为一大焦点。

摩根士丹利在5月14日发布的研报中指出,预计基于Arm架构的CPU供应商$高通 (QCOM.US)$$英伟达 (NVDA.US)$及联发科将在会上推出集成度更高、更节能的芯片,WoA AI PC趋势可能会重新洗牌全球PC半导体供应链。

虽然尚未形成明确定义,但目前,业界对AI PC有较为一致的认知:AI PC是指AI运算可以直接在电脑端进行运算,无需通过云平台或计算中心,因此电脑出厂支持生成式AI功能。

WoA AI PC则是在AI PC的技术上叠加了一个基础条件,即采用了基于Arm架构设计的CPU的AI PC。

为什么要采用Arm架构?

大摩在报告中指出,Arm架构的关键优势在于低能耗。因此,预计随着AI PC落地并迅速普及,WoA将凭借更低的功耗成为主要的增长驱动力。

AI PC之战的关键:节能

报告表示,凭借更强的性能和更好的AI兼容性,预计在AI PC市场,WoA能向基于x86架构的$英特尔 (INTC.US)$CPU发起挑战,后者目前在苹果以外的PC芯片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不过,大摩指出,芯片的节能效率才是决胜的关键,而这正是$Arm Holdings (ARM.US)$的优势所在。

报告预计,2025-2026年,AI PC的渗透率将从2024年的8%分别增至30%/50%。

我们预计,到2027年,WoA AI PC的芯片出货量将达到5000万件,较市场预期高出60%。

据报道,$微软 (MSFT.US)$也加大了对软件开发的力度,以便于芯片制造商更好地转向Arm架构芯片:

“我们认为,2025年的Windows 12可能比当前的Windows 11更好地支援Arm架构,具有更好的虚拟化技术(emulation)或软件适配性。”

上下游的潜在受益者是谁?

从上游芯片供应商来看,大摩看好高通和联发科。

报告称,高通和联发科目前是主要的智能手机SoC(System on Chip,系统级芯片)供应商,多年来一直在其基于Arm架构的SoC中加入AI计算单元以增强功能,因此在WoA AI PC趋势中将会占据优势。

大摩预测,到2026年,WoA PC有望给联发科贡献5%的营收。

报告预计,高通将在2024年开始出货约200万件WoA PC芯片,英伟达和联发科共同设计的PC芯片紧随其后,将在2025年出货。

从下游应用端来看,微软或成最大受益者。

对微软来说,要想继续迭代部署Copilot等AI服务,那么确保Windows操作系统在PC市场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这点将至关重要。

考虑到微软在PC操作系统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苹果——早已在其MacOS中采用了基于Arm架构的自研新品。因此,AI PC就成了微软再度发力WoA的重要切入点。

此前有报道称,英伟达和$美国超微公司 (AMD.US)$都计划与微软合作,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提供基于Arm架构的设计、支持Windows操作系统,并计划在2025年推出面向客户端PC的Arm处理器。

横观整个芯片市场,尽管WoA有望带来PC芯片市场“大洗牌”,但英伟达“芯片一哥”的地位可能没那么轻易被撼动。

报告解释称,要想将英伟达的显卡和联发科基于Arm架构的CPU集成在同一芯片,$台积电 (TSM.US)$的CoWoS封装技术和英伟达的NVLink接口将是关键技术。

并且,WoA还属于边缘AI领域的范畴,尚未成为AI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不足以对英伟达产生显著影响,反倒是英特尔和AMD——二者在Windows PC市场上的份额可能会有所萎缩。

编辑/jayden

以上内容仅用作资讯或教育之目的,不构成与富途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富途竭力但不能保证上述全部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