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瑞浦兰钧抢占电池市场先机,有望扭转亏损局面

中金在線 ·  May 16 16:28

“亏损”,可以说是2023年锂电池行业不少企业的真实写照之一。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2月31日电池级碳酸锂国内混合均价为103000元/吨,与2023年1月1日均价525000元/吨相比,下降了80.38%。锂电池的其他原材料,包括三元正极材料、电解液等材料的跌幅也高达60%以上。受锂电池原材料价格下跌的影响,2023年多家锂电池行业的企业出现了利润下滑的情况,甚至还有企业出现了亏损。甚至,在2023年中国企业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排行榜单中排名第四的瑞浦兰钧,也遭遇到了这种情况。

实际上,瑞浦兰钧在2023年公布的招股书中就已经表示将在2023年继续亏损,并预测公司到2025年会实现盈利并产生经营现金流入。

2023年还是亏损状态的瑞浦兰钧,2025年就能实现盈利?那么,它的底气是什么呢?

背靠青山集团,瑞浦兰钧原材料成本占有优势

背靠青山集团,可以说是瑞浦兰钧最大的底气之一。

据了解,青山集团在2023年《财富》中国500强榜单排名第76位,其是全球第一大不锈钢生产商、第一大镍生产商。2023年,青山集团不锈钢、镍产量双破纪录,2023年产量分别达到1628万吨和112万吨。

而镍金属,则是锂电池的重要原材料之一。为了更好地利用现有的镍金属,自2017年起,青山集团开始布局新能源产业,打造“镍钴矿产资源开采-湿法冶炼-前驱体-正极材料-电池应用”新能源全产业链。

在青山集团的支持下,瑞浦兰钧在原材料采购、供应方面会更有优势,这也为其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开信息显示,瑞浦兰钧2020年1月的产能为2.3GWh,到2023年年底设计产能已经达到的62GWh,年产能在三年半内增长了25倍多。按照计划,2025年底前,瑞浦兰钧产能将达到150GWh以上,5年内实现产能增长超过60倍。

同时,销量与营收方面,瑞浦兰钧也实现了突飞猛进般的增长。2020到2023年,瑞浦兰钧锂电池产品销量从1.55GWh增至19.48GWh,营收从9.07亿元跃升至137.49亿元,销量、营收分别增加了11.6倍、14.2倍。

动储双赛道布局完成,未来可期

除了背靠青山集团之外,瑞浦兰钧在产品布局、市场战略方面,也有一定的领先优势。

在动力电池产业迎来爆发期、储能市场尚未兴起之时,瑞浦兰钧便一早确立了动储结合的市场战略。因为提前布局的优势,瑞浦兰钧在储能市场的排名已经非常靠前。从储能领跑者联盟(EESA)公布的数据来看,瑞浦兰钧2023年中国企业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第四。至于动力市场,瑞浦兰钧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2023年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也已经位居国内市场第六。

作为一家成立于2017年的企业,瑞浦兰钧取得这样的成绩,其实力可见一斑。这里面,除了市场战略驱动之外,当然也离不开瑞浦兰钧自身技术、产品的加持。

瑞浦兰钧最广为人知的电池技术是2022年8月推出的问顶电池技术。该技术的亮点在于缩短了电池极耳长度,并采用一体化焊接技术,将电池顶部空间由15mm缩减到了8mm,内部空间利用率有效提升7%以上,实现了高达450Wh/L的体积能量密度。

进入2023年之后,应用了问顶电池技术的产品陆续量产,目前产品矩阵包括问顶158Ah&175Ah&200Ah动力电池、问顶320Ah&345Ah储能电池、问顶R300&R600长电芯,以及专为PHEV车型研发的148系列、194系列和220系列电池新品,覆盖了动力、储能两大主流市场。

其中,单单是问顶320Ah储能电池,在2023年就为瑞浦兰钧带来了接近20GWh的海外订单,这使得瑞浦兰钧间接、直接出口量达到了60%的份额。而最新发布的问顶345Ah储能电池,在今年2月份已经获得德国莱茵TüV Rheinland颁发的UL1973、UL9540A、IEC62619三项国际权威认证,同时还通过了UN38.3认证。

一次性拿下四大国际权威认证,这说明了问顶345Ah储能电池获得了通往国际市场的通行证,这将会进一步助力瑞浦兰钧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获得新的利润增长,从而达成2025年实现盈利,并产生经营现金流入的目标。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