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密集抛售物业,「木器大王」傅世彪加入沽货大军

Finet News ·  May 16 16:01

香港炒楼大佬们当年扫货阔绰,在楼市高位时赚得盆满钵满。现如今,香港楼价连跌几年,楼市风险警钟敲响,大佬们纷纷选择「保命」,近来频频沽货。

例如,被誉为「香港铺王」的邓成波于2021年离世后,据说其800亿遗产疑最终会「资不抵债」,其家族成员现时正密集卖楼回笼资金。而手持逾450个铺位的大鸿辉兴业创办人梁绍鸿去年放售港九新界15项物业,总叫价近35亿,其还在近日贱卖跑马地比华利山一伙遗产物业。

此外,有「磁带大王」之称的资深投资者陈秉志也不断抛售核心物业,其去年底以7.5亿出售的中环中心高层在近5年跌价了一半,不禁令人唏嘘。

本文的主角-「木器大王」傅世彪也加入了沽货大军,以应对香港楼市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

与邓成波家族接连亏损出货不同,傅世彪抛售的多个物业都是「小赚一笔」,当然也有部分物业损失惨重。

于去年12月,傅世彪家族以约8600万元抛售旺角弥敦道一个面积逾8000平方呎的三层铺位。不过由于傅世彪下手早,该物业是在2004年以3700余万元所购,意味着该物业在20年时间里为傅世彪家族豪赚逾130%的差价。

今年1月,傅世彪家族又以4131万元出售粉岭新宁中心低层全层工厦,有媒体指傅世彪家族在该物业上赚逾3700万余元。

但购入时间较晚的一幢大厦令傅世彪家族血亏,近日傅世彪家族以约1.5亿元「甩卖」位于尖沙咀的耀基大楼全幢。据悉,该大楼5年前买入价为3.2亿元,现转售账面损失1.7亿元,亏损幅度超过53%。

傅世彪家族于1969年成立瑞生集团,该集团初期业务以生产中国传统家具及木材贸易为主,故傅世彪有「木器大王」之称。除了经营木器制品外,傅世彪家族亦投资多项铺位物业,投资标的以尖沙咀区为核心,集中在黄金地段的商业零售房产投资上。2016年有媒体报道称,傅世彪家族持有的铺位市值达百亿元。

当下,香港楼市连续几年调整,即便香港政府于今年2月底「撤辣」刺激了楼市交易量,傅世彪家族仍选择出售重要资产,不免令市场困惑。

傅世彪家族频卖资产套现,或是由于近几年楼价下跌造成傅世彪家族浮亏较为严重,此举是为了回收资金及减少亏损,以规避潜在风险。

香港差饷物业估值署数据显示,于2024年3月,香港私人写字楼租金指数和私人零售业楼宇售价指数分别较历史最高点下跌15.5%及25.8%。此外,受外资撤离、居家办公趋势等因素影响,香港写字楼可谓「人去楼空」,空置率持续上升。戴德梁行的数据显示,香港2024年一季度季的写字楼空置率按年升2.5个百分点至19.6%,创8年新高。

由于商业物业市场低迷,物业持有者难言乐观,导致近两年降价卖楼个案频出,引发市场对香港楼市的信心不足。

另一方面,不少投行和物业运营商对香港楼市的未来持谨慎态度,原因包括宏观经济环境较预期弱、按揭贷款利率高、地产市场供过于求等,这些因素增加了香港楼市发展的不确定性,市场更是有声音担忧香港楼市泡沫会引发次贷危机。

不仅是傅世彪家族,长实集团(01113.HK)、新鸿基地产(00016.HK)等本地开发商纷纷劈价出货套现以去库存,长实集团更是坦言「蚀少当赚」,不难看出开发商将此次「撤辣」视为一扇逃生门。

中金公司近期在研究报告中认为,虽然香港「撤辣」后楼市交易明显回温,但要确认2024年是香港本轮房地产周期的拐点可能为时尚早。该行指出,房屋租售比和按揭贷款利率之间的不匹配以及库存水平修复需要时间。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