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港股概念追踪 | 公用事业迎弹性调整窗口 价格上涨或成红利资产新支撑(附概念股)

港股概念追蹤 | 公用事業迎彈性調整窗口 價格上漲或成紅利資產新支撐(附概念股)

智通財經 ·  05/15 14:46

智通財經APP獲悉,近來公用事業漲價消息頻繁,國內多地上調水電燃氣價格,此外,武廣高鐵、滬杭客專、滬昆客專、杭甬客專4條高鐵票價將於6月開啓漲價窗口,漲幅在19%~20%左右,同時今年以來公用事業指數大漲逾12%。

水價方面,據中信證券不完全統計,2022年以來已有24個市級城市(地區)進行自來水調價,水價調整正在持續推進。其中進入2024年後,上海、廣州兩個大型城市已相繼出臺水價調價方案。供水價格政策調整的不斷推進,有助改善多年來行業回報持續偏低的痛點,並減少行業對於政府補貼的依賴。

燃氣方面,2023年初,發改委向各省市下發《關於提供天然氣上下游價格聯動機制有關情況的函》,將天然氣價格聯動事項視作重點工作推進。2023年以來多省市優化天然氣上下游價格聯動機制,對價格聯動條件進行一定放寬。隨着居民氣順價工作穩步落實,2023年以來第一檔階梯價格平均約上調0.259元/方(+9.76%,不完全統計)。

華創證券表示,截止2024年3月15日,燃氣Ⅲ(申萬)指數PE(TTM)僅爲16.89,位於2021年以來12%分位點處,燃氣行業估值或有較大修復空間,在順價及成本趨穩等售氣毛差改善預期下,城燃行業估值或有望提升。

高鐵方面,中國鐵路12306官網發佈四則調價公告:6月15日起,武廣高鐵、滬杭客專、滬昆客專、杭甬客專4條高鐵線路將調整客運票價。申萬宏源指出,高鐵票價市場化是我國高鐵產業長足發展的重要舉措;以杭甬客專調價方案爲例,二等座公佈票價較現行票價漲幅達到20%左右;高鐵票價市場化機制逐步完善,利好高鐵運營企業及高鐵線路資產擁有企業。

電價方面,華泰證券此前表示,2019年,35個可獲得公開數據OECD國家的居民電價平均爲工業電價的1.53倍;我國居民/工業比價爲0.85倍,在36個國家中處於倒數第二位。根據該行的測算,居民電價每上漲1分/度,降低交差補貼,工商業用電成本可以得到至少3厘/度的下降。

對於公用事業及高鐵漲價,華創證券表示,首先,公用事業和高鐵調價並不是一件新鮮事,市場對近期其調價的關注較多,主因目前我國通脹偏低。其次,公用事業和高鐵調價對通脹影響相對較小。公用事業和高鐵調價主要針對居民端,兩者在CPI中的權重相對較低。即便按照全國普漲的強假設估算,若水電燃料和高鐵價格均上漲5%/10%,對CPI合計拉動爲0.26/0.52個百分點。最後,對公用事業和高鐵等政府定價類價格的調整,不宜從“提升”物價視角去思考,而應立足於深化價格機制改革、優化地方政府財力的角度去理解。

從估值角度看,公用事業板塊估值普遍偏低,整體估值19.22倍,處於歷史百分位的24%以下。個股中估值低於20倍的有55只,福能股份、寧波能源、申能股份等20多隻個股市盈率低於15倍。

從股息率角度看,以分紅比例來看,廣西能源(維權)、國新能源、桂冠電力等個股去年分紅率超100%,藍天燃氣、建投能源、東方環宇等20餘股分紅率超50%。股息率方面,百川能源、藍天燃氣、佛燃能源、寶新能源等20股去年股息率超3%。

華泰證券此前稱,短期國內CPI/PPI不高,該行認爲公用事業在居民端可能迎來彈性調整窗口。根據該行測算,2022年電費/水費/燃氣費佔到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不足2%,尤其是燃氣和水費。建議關注水務和燃氣。2006年6月至2022年1月我國居民用水費用複合增速2.3%,污水處理費複合增速4.4%,按照成本監審3-5年週期水價上調窗口期出現。截至2021年底,我國36個重點城市水費支出佔可支配收入比例介於0.21%-0.67%之間,遠低於用水戶承受範圍(1.5%-3%)。

浙商證券認爲,公用事業和高鐵票價上漲目前正處於初期,隨着我國經濟進入新發展模式,公用事業類企業後續可能逐步向市場化方向過渡,價格可能也會持續上漲。浙商證券表示,以公用事業爲代表的紅利類股票可能迎來估值系統性提升,由於該類行業整體價格彈性較小,消費量受提價影響可能相對較小,價格上漲邏輯或將成爲紅利資產超越“高股息”以外的新支撐。

相關概念股:

廣深鐵路股份(00525):廣深鐵路公司主要經營鐵路客貨運輸業務及與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合作經營過港直通車旅客列車運輸業務,併爲國內其他鐵路公司提供鐵路運營服務,近年,廣深鐵路公司致力於轉型高鐵運營商,從自有基礎設施資產的轉型到客運產品的“提檔升級”,力求提高高鐵客運板塊收入佔比的提升。

中國水務(00855):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城市供水經營及建設的投資控股公司。該公司通過三個分部經營業務。城市供水經營及建設分部從事提供供水之經營及建設服務。目前,集團在中國大陸的業務已超過40個縣市。綜合水處理能力近每天六百萬噸。

北控水務集團(00371):北控水務集團有是一家主要從事水務的香港投資控股公司。該公司通過三個部門運營。污水及再生水處理及建造服務部門從事污水及再生水處理廠的建造及經營、海水淡化廠建造及提供綜合治理項目的建造服務。供水服務部門從事自來水的分銷及銷售以及提供相關服務。

新奧能源(02688):目前的增長重心已經轉爲非LNG貿易業務。其中,泛能業務收入上升32.5%至145.13億元,毛利佔公司總毛利13.2%,推出的“泛能微網”模式實現了荷源網儲一體化,涉及清潔能源、分佈式儲能、智能服務等多個領域;智家業務收入爲37.02億元,同比增加18.9%,毛利達25.17億元,同比增加21.1%,且成本端呈改善趨勢,得益於城燃主業積累高粘性存量客戶群體,未來滲透率有望繼續提升。

崑崙能源(00135):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89.2%的LPG上游資源來自大股東中國石油。公司主要營收來源爲天然氣銷售業務(佔比約八成)與LPG銷售業務,雖然還有佈局LNG加工與儲運、勘探與生產業務,前者目前擁有唐山和江蘇兩座接收站,後者於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阿曼蘇丹國等地勘探開採原油及天然氣,但兩者收入規模尚小。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