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A股重磅!两大光伏巨头,突发大消息!

Securities Times ·  May 11 00:37

A股两大光伏巨头签订巨额合同。

5月10日,A股上市公司通威股份发布公告,公司旗下6家子公司近日与隆基绿能及其9家子公司签署高纯晶硅产品销售合同,约定2024年—2026年期间,隆基绿能合计向通威股份采购不少于86.24万吨高纯晶硅产品,此次合同预计总金额约为391亿元。

公告一经披露,便引发市场关注,通威股份与隆基绿能是目前光伏行业龙头公司,最新A股市值均在千亿元以上。不过,受行业景气度下行影响,光伏企业股价表现低迷,两家公司股价年内均出现下跌。

两大光伏龙头再次联手

5月10日,通威股份发布与隆基绿能签订高纯晶硅销售合同公告。公告显示,通威股份旗下6家子公司近日与隆基绿能及其9家子公司签署高纯晶硅产品销售合同,约定2024年—2026年期间,通威股份合计采购隆基绿能不少于86.24万吨高纯晶硅产品,采购价格按月协商确定,合同交易总额以最终成交金额为准。

如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最近一期(2024年5月8日)公布的国内N型料成交均价4.53万元/吨的价格测算,此次合同预计总金额约为391亿元(含税)。

通威股份同时表示,合同为长单销售合同,有助于公司高纯晶硅产品的稳定销售,对公司业绩有积极影响。合同的履行不会对公司业绩的独立性构成影响,不会因履行合同而对上述交易对方形成依赖本合同的签订有利于公司高纯晶硅产品的稳定销售,符合公司未来经营规划。

通威股份是“多晶硅料+电池片”的双龙头企业。2023年公司多晶硅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47.99亿元,电池片组件业务营业收入693.72亿元。

隆基绿能则是全球最大的单晶硅生产制造商。2023年公司硅片出货同比增长47.45%至125.42GW(对外销售53.79GW),连续九年保持单晶硅片全球出货量第一。

作为光伏行业龙头公司,通威股份与隆基绿能一举一动备受市场关注。实际上,为抵御产业链风险,实现光伏产业战略合作,早在2019年6月,隆基绿能就与通威股份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协议包括项目投资和供应链合作。此后,两家龙头公司又签订了相关采购合同。

2020年9月,隆基绿能与通威股份再次签订《硅片采购框架合同之2021年度长单合同》,就2021年度单晶硅片的采购数量等事宜达成补充协议,将框架合同项下的2021年度长单合同数量调整为26亿片。

2022年3月,隆基绿能披露了一则《关于签订重大采购合同的公告》,该合同是与通威股份签订的为期两年多的多晶硅采购协议,合同约定采购总量高达20.36万吨,按照当时市场价格预估,合同金额高达442亿元。

此次,通威股份与隆基绿能签订的巨额采购合同被认为是此前合作的延续。

光伏行业何时走出低谷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两年前,此次采购合作的产品数量有大幅提升,而合同金额却并无太多增长,其背后则反映出光伏行业愈演愈烈的价格战。

数据显示,光伏行业目前处于下行周期,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品价格持续大幅回落。

产品价格持续下滑,光伏产业链公司营收增长率、毛利率、净利润均出现大幅下滑。

今年上市公司一季报显示,通威股份第一季度总营收同比下滑41.13%至195.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09.15%至亏损7.87亿元。

隆基绿能同样公布了亏损的一季报。今年一季度,隆基绿能总营收同比下降37.59%至176.7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64.61%至亏损23.5亿元。

与此同时,光伏企业如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等公司业绩同样大幅下滑,如晶科能源净利润同比下滑29.09%至11.76亿元,天合光能净利润同比下滑70.83%至5.16亿元。

谈到造成一季度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时,隆基绿能在一季报中指出,2024年第一季度,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品价格持续下行,公司整体毛利率明显下滑,本期计提存货资产减值准备26.49亿元,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52亿元;由于硅料价格大幅下降,参股硅料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1.03亿元,同比大幅下降10.82亿元。

通威股份也指出,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等指标同比下降,均受光伏产业链价格大幅回落影响,公司主要产品价格相比上年同期大幅下降所致。

光伏行业目前正经历至暗时刻。中邮证券指出,2023年四季度开始,产业链进入全面过剩,各环节盈利承压,年初以来库存问题爆发,价格快速回落,基本触及现金成本,行业扩产步伐已大幅趋缓,存量高成本产能陆续关停,同时部分已规划项目相继终止建设。从上市公司业绩表现来看,2023年四季度开始进入普遍亏损状态,今年一季度经营性亏损进一步扩大,目前看二季度盈利压力仍然相对较大,全产业链长时间亏损状态不可持续,年内预期可以看到产能出清的信号。

基金经理减持光伏

光伏行业盈利压力较大,相关产业链公司股价也跌跌不休。数据显示,光伏指数年内下跌14.59%,是全市场表现最差的板块之一。

隆基绿能和通威股份今年以来分别下跌18.69%和9.75%,最新市值仅剩1411亿元和1017亿元。

曾为基金经理带来优异业绩的光伏,当下却不再获基金经理青睐。

从公募重仓数据来看,去年四季度公募基金整体减持1.3亿股,如刘格菘管理的广发创新升级、广发双擎升级、广发科技先锋、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去年四季度末已不再重仓隆基绿能。公募基金今年一季度再度减持隆基绿能超5700万股。其中广发基金减持最多,刘格菘管理的广发小盘成长、广发多元新兴均不再重仓,安信基金、东方基金、兴业基金经过减持已不再重仓该股。

截至一季度末,重仓隆基绿能的产品中,华泰柏瑞中证光伏产业ETF、天弘中证光伏产业A持股数量排名前二,均为被动式基金。

同样,通威股份也受到基金持续减持,继去年四季度整体减持3542万股后,公募基金今年一季度再度减持通威股份超148万股。今年一季度,招商基金减持最多,共计减持602.69万股,其次是富国基金,减持373.05万股后,一季度末已无产品重仓通威股份。

目前,重仓通威股份的公募产品中,傅鹏博旗下睿远成长价值、华泰柏瑞中证光伏产业ETF、天弘中证光伏产业A持股数量排名前三,分别持有4210.36万股、2775.85万股、2445.42万股。

何时探底回升?

光伏行业作为新能源重要赛道,何时能够企稳回升,备受市场关注。

华泰柏瑞中证光伏产业ETF的基金经理李沐阳曾在社交平台撰文,2024年待主材价格压到一线厂商的现金成本线时,行业就开始大规模出清了。硅料分会近日也公开表示,全产业链主材,从工业硅到组件均已跌破生产成本。其中,硅料价格已经抵达部分企业现金成本,甚至跌破部分现金成本。但如今是否跌破一线硅料龙头厂商大规模产能的现金成本,尚未可知。

国金证券预计产业链绝大部分环节今年第二季度盈利能力将开始呈现环比改善趋势。此外,预计后续“落后产能关停”相关事件发生的频率将显著提高,从而加深市场对“出清”进程的认知,并逐步吸引部分左侧资金入场布局,今年以来宏观层面的多次积极表态和密集配套政策也将对板块情绪和估值中枢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

国投瑞银基金经理施成认为,受到俄乌冲突和美国市场高价盈利的托底,光伏板块供需格局迎来系统性反转的时间点,预计将比锂电更为滞后,其投资机会仍然主要集中部分细分赛道,相对看好具有成本优势的辅材龙头和即将进入放量阶段的新技术。

在二级市场,不少光伏企业纷纷出手,通过回购方式拯救股价。

通威股份4月29日披露年报的同时公布了回购股份方案,拟以自有资金回购,回购价格为不高于36元/股,回购金额在20亿元至40亿元。5月5日盘后,通威股份披露了回购进展,公司于4月30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首次回购股份524.95万股,成交总金额为1.14亿元。

5月6日晚,晶澳科技、阿特斯、爱旭股份等企业纷纷披露回购进展。晶澳科技披露显示,截至4月30日,公司已回购股份2028.48万股,成交总金额为4亿元。

责编:战术恒

校对:李凌锋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