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银行业绩筑底?招行时隔3年净利再下滑,11家上市行一季度少赚百亿

Time Weekly ·  May 9 07:00

文|记者黄宇昆

今年一季度,A股上市银行归母净利润下滑的队伍进一步扩容,多家银行是时隔3年再度出现下滑。

Wind显示,在42家A股上市银行中,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的银行有5家,2024年一季度已增至11家,归母净利润合计减少超过100亿元,其中,5家国有大行和招商银行归母净利润时隔3年再度出现下滑。

净息差承压、中收业务下滑,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大幅增加,成为拖累这些上市银行一季度净利润的主要因素。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去年四季度以来,上市银行业绩表现的边际走弱,主要是“降息”与“降费”因素的滞后影响,而资产质量总体在平稳区间运行。展望来看,预计2024年一季度为上市银行年内业绩低点,后续伴随负债成本改善和年末年初因素的弱化,板块盈利有望企稳。

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在经济触底回升背景下,从全年来看,2024年大概率会成为银行板块近年来的业绩低点。

净息差持续承压,中收不振

今年一季度,上市银行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全行业的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增速持续回落,11家银行净利润出现下滑。

据Wind统计,一季度42家A股上市银行中,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的银行达11家,较去年一季度增加9家。这11家银行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05万亿元,同比减少255.7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4086.55亿元,同比减少106.81亿元。

净利下滑的上市银行中,以国有大行为主。6家国有大行中,除交通银行外,其余5家大行的归母净利润均下滑,而中行、农行、工行、建行4家大行营收、净利润均出现“双降”。一季度,中国银行归母净利润降幅最大,同比下降2.90%;工行、建行、农行、邮储归母净利润降幅分别为2.78%、2.17%、1.63%、1.35%。

全国性股份行中,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均同比下降。其中,招商银行营业收入为864.17亿元,同比下降4.65%;归母净利润为380.77亿元,同比下降1.96%。这也是招行2020年三季度之后归母净利润再度出现负增长。

一个月前,在招行2023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该行行长王良表示,今年一季度的经营压力不仅没有比去年好转,反而呈现出进一步加大的态势。

整体来看,中小上市银行一季度的业绩增速表现要优于全国性银行,但也有部分银行业绩承压。一季度,郑州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8.57%;贵阳银行、重庆农商行营业收入分别为36.45 亿元、71.28亿元,同比下降2.51%、2.8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49亿元、35.24亿元,同比下降3.65%、10.81%;重庆农商行是唯一一家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负增长的A股上市农商行。

备受关注的净息差方面,上述11家归母净利润下滑的上市银行一季度净息差进一步收窄。 其中,中行、农行、工行、建行、邮储一季度净息差分别为1.44%、1.44%、1.48%、1.57%、1.92%,分别同比下降26BP、26BP、29BP、26BP和17BP。

相比于国有大行,部分地方性银行的净息差下降幅度更大。今年一季度末,贵阳银行净息差为1.77%,较上年末下降34BP。中金公司研报认为,该行在城投化债背景下资产端收益率降幅较大,而负债成本具有刚性,导致息差大幅收窄。

对于净息差持续收窄的情况,贵阳银行首席财务官李云在5月7日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主要受信贷需求偏弱、LPR持续下行和存款定期化等因素影响。在贷款收益率持续下行的趋势下,该行将继续坚持“量价协调”发展理念,持续加强负债成本管理,压降付息成本,逐步修复净息差。

国信证券研报认为,受2月份LPR下降影响,银行净息差仍有下行压力,但随着基数降低,若后续LPR不再大幅下降,则全年净息差对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的不利影响或减弱,银行业绩有望筑底

另一方面,中间业务收入被视为银行业绩的“第二增长曲线”,但上市银行中收仍持续承压。Wind显示,2023年,42家上市银行合计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7576.90亿元,同比减少634.02亿元,仅8家银行实现中收增长,今年一季度,情况并未得到好转。

在归母净利润下滑的11家上市银行中,仅重庆农商行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微增0.19%。一向以中收业务见长的招商银行,一季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202.04亿元,同比下降19.44%。招商银行称,主要是受部分产品降费叠加客户投资意愿偏弱影响。

薛洪言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称,在经济触底回升背景下,年度层面,2024年大概率会成为银行板块近年来的业绩低点。季度层面,一季度未必是业绩低点,未来央行有可能继续降息,银行息差仍面临进一步收窄风险,从基数角度看,去年四季度银行业绩明显下滑,基数效应下,今年四季度银行板块业绩增速反转的可能性更大。

加大减值损失计提力度,夯实业绩基础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一季度,部分上市银行加大了信用减值损失的计提力度,这也对利润增速造成了一定的拖累。

据兴业银行一季报,一季度该行实现净利润243.36亿元,同比下降3.10%,主要是该行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减值计提同比增加。数据显示,一季度兴业银行信用减值损失为160.56亿元,同比增长46.03%。

“计提减值同比增加,主要是充分考虑潜在风险,均衡计提拨备,夯实业绩基础,避免集中计提造成经营业绩的大幅波动。”兴业银行行长陈信健在业绩会上解释称。

重庆农商行一季度归母净利润降幅超过10%,该行解释称,主要是由信用减值损失变动引起。

具体来看,重庆农商行一季度信用减值损失为13.3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2.03亿元,主要是由于上年同期该行实现大额不良资产处置收回,金额占全年比重为70.76%,因此,该行上年同期信用减值损失比较基数较低,净利润比较基数较高。

重庆农商行副行长张培宗在业绩说明会上回应称,2024年一季度主要是受上年同期实现大额不良资产处置收回、减值损失基数较低影响,当期计提减值13.33亿元,与2022年一季度、2021年一季度计提10.82亿元、14.30亿元相比较为平稳。同时得益于该行前期有序出清潜在风险,近年来资产质量下迁压力逐步缓解。

从资产质量来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兴业银行、重庆农商银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07%、1.19%,均与上年末持平,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45.51%、367.54%,较上年末分别提升0.30个百分点、0.84个百分点。

中信证券研报显示,今年一季度上市银行减值损失同比下降3.63%,延续释放利润,而空间有所收窄;拨备覆盖率环比下降3.1%,但总体维持306%的高位;其中,个体拨备政策分化,国有大行和股份行减值计提继续贡献盈利,城农商行则有所多计。

广发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倪军认为,从不良前瞻指标和不良认定指标来看,银行业资产质量存在边际走弱的可能,这将导致信用成本继续压降的空间有限,从而给净利润增长带来压力。未来各家银行业绩相对趋势的分化,主要来自资产质量暴露和债券市场收益兑现的差异。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