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未名医药:营收增长经营日趋向好 低负债率强化企业抗风险能力

Securities Times ·  May 6 10:13

4月30日,未名医药(002581.SZ)披露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随着以现任董事长岳家霖为首的管理层2022年下半年入主公司后,未名医药旗下各项业务经营情况均持续改善,2023年及2024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均重回增长,营业总收入分别实现4.30亿元及8380.48万元,同比增长20.36%及10.85%。与此同时,管理的改善也帮助公司降低了负债规模,2023年末资产负债率已降至6.99%,2024年一季度末进一步下降至4.56%,企业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业绩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表现并不亮眼,2023年亏损主要因为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及资产减值损失共约3.15亿元,致使公司净利润亏损明显。但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减值中有2.08亿元,主要因为合肥子公司向山东未名生物医药产业园整体搬迁所致,短期虽对公司业绩产生负面影响,但一般而言此类搬迁长期将利于产线降本增效,有助于企业发展。

北京科兴相关诉讼落地 疫苗业务经营改善

纵观未名医药2023年的经营管理,市场最为关心的无疑是围绕参股子公司北京科兴股权展开的相关诉讼进展。而在现任管理层的积极推动下,时至今日围绕北京科兴的诉讼已基本落幕,疫苗业务后续的稳定经营,以及参股子公司对未名医药的分红,均已得到保障。

据公司披露,2023年三季度,北京科兴董事会通过议案分配截至2022年末的累计可分配利润,扣除相关费用后公司已于9月到账约2.54亿元分红。2024年2月公司再度披露收到参股公司分红的公告,北京科兴分配截至2023年末的可分配利润,未名医药收到现金分红款约5382万元。

分红机制恢复,北京科兴相关经营管理在2023年也已逐步“回归正轨”,尤其在研发方面持续优化,长期有望为股东带来更大的业绩贡献。据披露,2023年北京科兴新增5个国际注册证书,国际注册证书数量达到59个。研发管线方面,北京科兴正重点推进能较快贡献收入利润的品种,2023年内,五人份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Vero细胞)获得注册批件;二价肠道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获得临床批件并已进入I/II期临床试验;四价流感(儿童)疫苗已至III期临床试验阶段。此外,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实现了全国首批通过批签发证明,并已上市供应。

而聚焦诉讼本身,在管理层积极推动下,2023年已有多项显著进展。一方面,前董事长潘爱华借杭州强新“隐秘增资”而获得的26.91%北京科兴股权,已通过一系列股权变更与过户顺利交由上市公司直接持有,北京科兴副董事长也由未名医药委派现任董事长岳家霖担任。而后,未名医药及审计机构已进场北京科兴进行相关的审计工作。据公司日前披露的公告显示,2022年度审计报告中保留意见所涉及对北京科兴的长期股权投资及投资收益的确认事项的影响已消除,标志着相关事项已取得重大进展。

另一方面,据2024年2月公司收到的《刑事判决书》,一审判决下,前董事长潘爱华等3名被告的职务侵占罪及挪用资金罪已坐实,判决追缴杭州强新非法占有的厦门未名34%股权,返还被害单位山东未名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责令潘爱华对厦门未名承担返还人民币1275万元的责任。山东证监局于日前也结束了对案件的相关调查,相关公告显示,山东证监局拟对潘爱华采取10年市场禁入措施,对罗德顺、杨晓敏采取5年市场禁入措施。随着原管理层潘爱华等人的违法行为被坐实,厦门未名34%的股权也已重回上市公司,未名医药即将迎来发展的新篇章。

新药研发稳步推进 产业园建设打造增长新动能

北京科兴股权问题基本解决,业务经营重回正轨,与此同时2023年公司其他板块的业务经营也呈现向好发展态势,企业经营管理整体表现良好。

据披露,在神经生长因子板块,2023年公司已按计划完成恩经复产品的生产任务,2023年8月顺利完成GMP符合性检查。在此推动下,2023年公司的鼠神经生长因子营业收入同比实现74.22%的增长,达到1.23亿元,毛利率也实现了9.23%的同比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自从以董事长岳家霖为首的一批新管理层入主后,公司在研发领域的重视逐步凸显。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同比增长119.13%,达到5979.91万元,研发投入的营收占比提升至13.91%,有望为公司未来产品线的扩充及业绩的可持续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据披露,公司目前主要的研发项目,即全资子公司山东衍渡生物在研的神经生长因子系列第二代产品——重组人神经生长因子的相关研究,对应产品重组人NGF滴眼液已进入Ⅱ期临床研究阶段,目前患者正按计划招募入组。据了解,该产品是国内首款重组人神经生长因子滴眼液,可用于眼科适应症,有修复眼表神经的潜在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公司另一核心品种干扰素在2023年也实现了收入的稳步增长,2023年贡献营业收入3.03亿元,同比增长6.80%,为公司业绩表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除制剂产品外,医药中间体板块2023年也有所突破。年报披露,公司全资子公司天源生物依托参股公司营新化工积极推进各项工作,2023年6月年产8500吨羟基乙腈和10000吨肌氨酸钠技改项目已完成环评并公示报批,截至2023年底项目已开始试生产;2023年10月,公司年产38500吨药物中间体项目也已完成环评及第一次公示。

此外,公司2023年内与淄博市张店区合作的山东未名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项目,目前正稳步推进。项目完工并实现投产后,不仅主要产品产能规模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各产业布局也有望得到完善,从而为公司长期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打造新的动能。

对于未来发展,公司在年报中也明确指出,2024年公司将深入开展行业及自身经营系统分析,完善公司合规管理体系,以提升上市公司发展质量效益为落脚点,稳中求进、稳中求变,扎实推进科学的、可持续的业务布局及合理的产品矩阵构建,同时加强内控制度建设,不断完善风险防范机制,保障公司健康、稳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